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俄两国之间有互相交流合作的关注和兴趣,也有很好的文化交流基础,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希望中俄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3日访问俄罗斯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我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6年,现在在中国工作。我非常关注习近平主席到母校演讲。虽然我不在现场,但我还是激动地看完整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一个月后,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除了需要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问题,另外也肩负着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头和国家安全的强化这几个重要的战略使命。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以"中国梦"为主题,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人民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  相似文献   

4.
1997年,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会面,双方同意要加强中美法律领域的交流。作为领导人会面的成果之一,美方4所大学法学院的院长应邀于次年访问中国,同中国的法学界展开交流。我当时是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有幸成为那4所获邀的大学法学院院长之一(其他3所分别是耶鲁、哥伦比亚、斯坦福)。  相似文献   

5.
首次出访的中国新任第一夫人彭丽媛,俨然已经成为全球时尚偶像。彭丽媛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妻子,日前她随习近平主席开始了首次正式国事访问。优雅的彭丽媛女士如今已经成为了时尚象征,给中国国内的时尚博主和全世界的评论家带来了不少惊喜。彭丽媛抵达此次外访的第一站俄罗斯莫斯科市。现年50岁的彭丽媛女士从专机上优雅地走下来,她身着一件黑色系腰带双排扣外套,手上提着的是中国时尚品牌生产的女士提包。这样的装扮搭配上精心盘起  相似文献   

6.
曹任何 《人才瞭望》2013,(10):60-61
新一届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和李克强,展现的新型领导风格,可以称之为"平民领导风格",它的形成与中国当前发生的政治转型密切相关。从十八大到今年全国"两会"以来,新一届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和李克强,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领导风格,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领导力,究其本质而言,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或从宽泛的政治角度说就是民众,所能施加的影响力,它只能在双方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3月17日,继3个多月前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实现"中国梦",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释。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了中国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成为2013年海外热议的话题。"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它也属于全世界"、"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正3月17日2013年3月17日,继3个多月前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中国梦"后,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释。他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了中国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成为2013年海外和外国专家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正家族传奇:与中国领导人的不解之缘1978年,阿兰·梅里埃首次来华寻求合作,30多年来,他作为政府官员、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积极促进了中法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今年9月,他再次来到中国,接受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今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期间,专程到访了位于法国里昂的梅里埃生物研究中心,并发表了演讲,希望梅里埃集团为促进中法卫生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一个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告别2021年,迎来2022年. "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回顾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点赞"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习近平主席铿锵...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坐落于此。在纪念馆序厅,墙上最突出位置刻印着两段红色文字,吸引人们纷纷驻足凝眸。这是201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
热点声音     
《人才瞭望》2016,(3):93-93
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
  中国是亚太大家庭一员,中国发展起步于亚太,得益于亚太,也将继续立足亚太、造福亚太。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相似文献   

13.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走亲民路线,并以坚持群众基础观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多数人们的认可。根据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靠近群众,坚持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地在执政的过程中,依靠人民群众解决前进中碰到的各大问题,从胜利走向胜利。本文主要是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庆丰包子店吃午饭为例,揭示新任国家领导人的群众观点,让世界发出更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顺利举行。会议审议了政府过去五年的总体政策,并对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作出了展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第三次当选国家主席,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内部形势的稳固、党员的信心以及他们对习近平主席的支持。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带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全面脱贫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工程。它的基础是中国政府提出并寻求实施的“双赢”政策——实现所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2016年12月31日19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7年新年贺词,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传向大江南北,飞向大洋彼岸.历览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四篇新年贺词.大国领袖的胸襟和情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中国故事的传奇和绚丽无不凝结其中,而奋斗与实于是其不变的底色.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上午10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国家“友谊奖”自1991年正式颁发以来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友谊奖”的前身——原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1986年颁发《关于对国外技术管理专家实行奖励的暂行办法》,并于当年邀请格里希等8位作出突出贡献的海外专家来京参加国庆活动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十九周年。这一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不仅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外国专家的热烈欢迎,也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本文围绕“友谊奖”颁发前后发生的故事作点滴介绍,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8.
正"大飞机梦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里,就是为了实现大飞机梦。"中国商飞的美国专家谢里(Cyrille Beard)在参加了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后说。在5月22日的座谈会上,有7位外国专家来自中国商飞,商飞的特聘专家鲍盼麒(Patrick Power)还在座谈会上发言,他结合自己在中国商飞的工作经历,就打造中国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正>大道致远,海纳百川。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同时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亦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三喜临门,可谓喜事连连。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的友好互助、互惠互利、务实合作,造福于民,成效斐然。  相似文献   

20.
5月的莫斯科,春风拂面,气候宜人。5月8日,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之际,习近平主席专门安排时间会见了40余名原苏联援华专家、在华工作过的俄罗斯专家以及他们的亲属代表,带去了中国人民的诚挚谢意和美好祝愿。
  这是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海外与外国专家座谈交流,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工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彰显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政府“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崭新人才观,集中体现了全球化时代中国政府更加开放的战略眼光和文明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