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旻 《人才瞭望》2017,(16):171-172
劳动用工管理对提高企业员工管理水平及降低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是推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深度解决企业用工不规范及风险过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以劳动用工风险规避为核心,对劳动用工的深化管理进行明确阐述,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意见,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管理及规避劳动用工风险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相关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如何采用更加灵活的用工模式以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挑战。灵活用工,作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模式,凭借帮助企业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缩短招聘周期、转移用工风险等优势,正在加速发展壮大。《2019中国灵活用工及灵活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高于23%,到2025年,国内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的制造企业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而其中以珠三角地区最为严重,用工紧缺问题已严重制约着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基于此,以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造成珠三角纺织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掌握漯河市郾城区企业用工情况,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郾城区人社局组织专人会同淞江产业集聚区、工信局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36家重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企业用工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人社部门的做法以及下步的思考和建议报告如下:一、漯河市郾城区企业用工基本现状本次调查的36家区定重点企业中,有22家企业不存在缺工现象,占企业总量的61%,有的企业如方汇药业、众益达还进行了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5.
调查结果显示,77.0%的企业已经建立了招聘制度,但24.4%的企业是执行不力的:83.0%的企业实行劳动合同用工管理,但也有18.1%没有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6.
尧禹 《人才瞭望》2015,(2):120-121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出台后,企业原有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模式面临法律风险和挑战,亟需改变。笔者就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一、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及《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灵活的  相似文献   

7.
最新《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主要从用工范围以及用工比例、同工同酬无法切实落实的法律风险、人事成本增加等方面影响高校用工管理,可是劳务派遣制度的优势促使其仍然应用于高校中。劳务派遣指的是派遣机构通过与劳动者签订有关劳动合同的形式,派遣劳动者去第三方用工单位,可是劳动者在用工单位进行具体劳动,同时受到用工单位的  相似文献   

8.
王洪俊 《人才瞭望》2014,(11):27-29
随着江苏省金坛市大建设、大招商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批投资数亿元和数十亿元的大项目将落户金坛,这将为金坛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但产业产能的不断扩张,必将带来用工结构、用工需求的改变。为了提前预判和及早谋划下一步人力资源的供需问题,就缓解和应对用工难提出以下分析与建议:一、金坛市企业用工情况和需求分析金坛市现有各种纳税企业5975家,其中工业企业3458家。全市可用人力资源包括本地人33.6万人,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覆盖面积越来越广,我国积极出台相关文件适应新环境,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仍面临许多的劳动用工风险,笔者主要从岗位风险、规章制度风险、劳动者管理风险与法律风险四大风险入手,提出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要想有效的规避劳动用工风险,实现健康良好发展,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义务.  相似文献   

10.
李军  王保莲 《人才瞭望》2014,(10):40-42
一、劳务派遣用工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年底.南阳市劳务派遣用工企业有20家.职工人数56678人.劳务派遣工10202人.占用人单位总人数的18%.劳务派遣用工呈稳中有升.逐年扩大的趋势。劳务派遣用工主要集中在岗位人员流动快、工种危险度高的行业,如:通信、电力、银行、烟草、石油化工、高速公路、物业管理等.其中通信3910人.中光学集团1923人、电力356人.高速公路234人、防爆集团280人、中行94人、二胶厂39人.占用工比例分别为52%、38%、11%、26%、9%、12%和1%。  相似文献   

11.
杜丘 《人才瞭望》2017,(10):214-215
在国有企业构建组分中,用工制度是其重要组分.当下,经济革新速度较快,国企用工制度也随之革新,相关用工路径时代性较强,与市场要求契合度较高,但是,由于陈旧化用工模式较顽固,因此,在相关路径中,仍旧存有较多漏洞,这对国企相关转型产生束缚.根据该情况,笔者在文中对国企用工状况进行分析,对相关路径漏洞进行讨论,并针对于此给予科学性弥补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工模式,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在各个行业中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基于此,分析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战略视角下对外派员工的创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派员工有效管理的三大障碍 由于人才派遣是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尚不能被社会普遍接受,人力资源派遣发展的制度环境仍不完善,各企业对外派员工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刘缨  刘云 《人才瞭望》2000,(1):27-27
以往的用工制度让我们吃了很多苦头,该尝试新的用工制度了国有企业固定工制弊端是众所周知的,逐步取消固定工制势在必行。取消固定工制后,企业应采取何种用工制度?很多人主张吸取欧美国家的做法采取“全员合同制”和“尾数淘汰制”。目前我国国企用工制度改革正在走这条路。那么,“全员合同制”和“尾数淘汰制”真能取得政府决策部门所预想的效果吗?从欧美实际情况来看,在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国家,工人消极怠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弊端显而易见。而“尾数淘汰制”对工作表现越好、业绩越突出的职工,激励效应就越小。因此,在我国,应该…  相似文献   

15.
曹晓星 《人才瞭望》2008,(11):106-107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和出现原因 首先,笔者认为研究之前要先明晰劳务派遣的概念,劳务派遣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遗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由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之间,但劳动力给付存在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开发》2011,(11):5-5
近年来,上海市劳务规范用工规模增长较快,有关部门透露,工商注册营业经营范围内注有“劳务派遣”的企业有1.5万家,但经过仔细排摸,只有近千家真正从事劳务派遣的业务。同时,上海使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已达到4万余家,劳务派遣工有132万人,相比2008年大幅增加,其中使用劳务派遣工最多的三类依次是外企、私企和国企。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作为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配置手段,成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是,劳务派遣用工给高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主要就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利弊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给高校用工方式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蒋运钧 《人才开发》2009,(11):31-34
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数量日益增长.既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合理数量的人员编制支撑.又反映了事业单位用工方式和管理模式需进一步规范的要求.如何处理好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与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增长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张璇 《人才瞭望》2017,(14):182-183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执行,将直接影响企业自身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缺乏合法舍规、行之有效的劳动用工管理,随意损害员工合法劳动权益的问题较为突出.笔者阐述了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意义,针对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中应加强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方勇 《人才瞭望》2007,(4):108-109
在单位用工过程中,如何正确区分并妥善处理好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关系,往往成为困扰劳资双方的问题,也是劳动行政部门、司法系统比较难以界定的两个概念。笔者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单位用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和劳动者解决些许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