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公共性是评价政府和公共机构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公共利益是公共性的核心。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使得教育的公共性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共性正处于一个曲折发展的阶段,因而必须以公共价值为导向,构建符合时代诉求的公共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决策》2012,(7)
“两会”代表参与政事的能力,是行政绩效和公共产出的具体化,也是执政能力和执政形象的具体化,当慎之又慎。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是一种“五政”模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人大“律政”,政府“行政”,政协“议政”,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政”。在这样一种政治结构中,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是以人为核心的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人是城市建设的主体,政府在城市建设的决策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在公共决策中要体现出公共性、公平性、科学性和法理挂,要建立一套严密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中的主体格局是由政府一企业一社会形成合作互助、优势互补的三维立体架构。基于公共管理的视域,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的公共性进行探析,重点对国有企业承载的社会功能展开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国企的公共性缺失会影响企业品牌力建设,以及国企强化社会功能有利品牌价值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秦德君 《决策》2004,(2):26-28
领导者公共形象策略,作为政府“行为艺术”,在今天公共资讯极为发达的条件下,与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效率、政治动员、政府合法性、公民政治参与、社会政治口味等,都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杨继 《决策探索》2010,(14):22-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行政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这场改革有着不同的称谓,如“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等,标志着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式出现。“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了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即新公共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丰富发展,越加注重公共管理体制的公共性能发挥,通过公共管理实现集体利益实现的最大化。我国政府直接对公共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不断完善创新我国公共体制改革。公共性是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发展内容,创造以人为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观。本文就针对公共经济管理公共性的偏失与矫正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公民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与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科学性、合法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以学界对社会公共性的阶段性理论研究和现实探索成为产生理论和实践基础,以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其物质支持基础,公民之间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的历史传统和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构成了网群参政产生的公共政治心理基础。从机制运行方面分析,网群参政系统具有双中心输入和输出渠道,包括以政治体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和以普通网群为中心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公共性实现方式的历史。公共行政对公共性的追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所代表的形式公共性追求阶段,二是新公共行政理论、黑堡学派、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民主行政理论的实质公共性追求阶段。无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是新公共行政等民主行政理论,由于它们赖以实现公共性的组织基础都是官僚制组织,所以公共行政的实质公共性追求难以成为现实。服务型政府理论认为,在高度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变官僚制组织为合作制组织,把服务价值作为社会治理的中心价值,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才能实现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达成实质公共性与形式公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申所表现出采的一种社会属性,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性。新农合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新农合是一项准公共产品。因为它是部分由公共资源直接和间接投入而形成的.新农合的公共性要求政府应尽可能实现公平分配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它强调以农村居民的基本利益为出发点,其管理目的具有公益性。  相似文献   

12.
刘海涛 《决策》2006,(1):22-23
2005年,政府决策由科学性指向公共性.我们从"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评选结果中感受到,一项政府决策如果缺少了公共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公众的质疑、挑战以致最后宣布决策失败.  相似文献   

13.
"公共悖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通过对国内地方政府在简政放权改革中的实践活动表现与公共行政理论和人民期待之间的反差进行分析,从公共行政自身、政府权力运行逻辑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对"公共悖论"的成因展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处在转型期的地方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性与公共性的协调统一;尽快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积极承担公共责任;鼓励塑造健康的公民精神,迎接公共性价值理念的回归,从而帮助地方政府走出"公共悖论"的怪圈。  相似文献   

14.
陶焘 《领导科学》2023,(3):101-104
算法已嵌入社会各领域,算法与社会的互构过程使其演变为算法权力。算法的初衷在于解决问题,算法权力涉及民众信息、政府行政与新型公共空间多个领域,因此算法权力具有应然层面的公共性价值。但在实然层面,算法权力出现了执行偏差困境,在市场、政府与社会层面上都存在着算法失灵的问题,表现为企业自我利益凌驾、政府权力滥用与公共空间风险。基于算法权力趋于广泛的运用情境,政府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规制,重塑算法权力公共性。在完善算法权力规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保持算法权力的行政工具性,依法强化算法权力市场监管,构建协同算法权力规制网络,真正发挥算法增进公共福祉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秦德君 《决策》2006,(9):50-51
各种“免费型”行政大多率意而行。基本特征是把某种公共物品或公共利益,“恩赐”于特定对象,大有一种过去皇上一时高兴,就对叩首的臣子说“免了”的气度。这是政治与行政过程中一种充满变数的“人治”行为,与现代法治精神不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马驰 《经营管理者》2011,(23):73+62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彰显着民主、公平、参与及责任的公共精神。作为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它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但是转型期制度设计不完善使得我国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共性流失严重,产生了明显的社会负面影响,需要在政府利益、政策制定体系、公民参与、行政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防止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共性流失。  相似文献   

17.
秦德君 《决策》2010,(1):12-12
人类21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走过。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一个个十年、在一天天日出月落的交替中,积累和完成的。 政府管理有悠久的历史,但本质上,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命题。它是“现代性”的一个标识。至少它从形式上表明,一个社会是由“公众”参与管理的。20世纪公共管理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由管制到管理、再由管理到治理的过程。而21世纪“政府再造运动”、“政府企业化”、“政府绩效评估”等业项的兴起,表明在新的历史时空中,公共管理又面临着新的革故鼎新的议程。  相似文献   

18.
秦德君 《决策》2007,(11):58-59
在现代政治--行政流程中,领导者公共形象、政府形象、国家形象是相互紧密关联的.领导者公共形象是政府形象的一种标识、一种代表,是领导力的组成部分;政府形象则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有时则代表了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所谓“行政”,即在传统政治中,政府凭借对社会政治资源的垄断,扮演着绝对控制的角色。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纯粹的管理、被管理关系。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政府大包大揽。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办事,因此,致使少数机关养成了衙门作风;更严重的是,政府行政能力衰减,公共政策无力应对大量社会诉求,无法裁决某些矛盾性的公共问题,导致出现一系列不和谐现象,例如发展的结构失衡、公共政策的偏颇、政治制度安排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20.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部门领导是由公共组织授权其公共性和权威性,这决定了其不存在被评估的必要,而公共领导所应该具备的公共领导力在界定公共问题、制定公共政策、提高公共组织创造力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风险社会的来临,政府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和严峻,对公共领导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本文对公共领导力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论述,对于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和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