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证人拒绝作证已成为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证人拒绝作证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亦有外在的制度原因。我国文化传统形成的心理层面的因素对我国证人拒绝作证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属根源性因素。其次的外在制度层面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对证人拒绝作证原因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为我国法学界寻找此难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在三大诉讼中,证人和证人证言对查清案件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功能。但在法律实践中,由于历史、社会和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导致证人拒绝作证是常态,而证人作证,尤其是出庭作证成例外。证人拒绝作证有时会导致整个诉讼制度无法运作,法律正义无法实现,但有时强迫证人作证则同样会失去公平。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有关证人作证立法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从法律制度上防范证人拒绝作证。  相似文献   

3.
刘国强 《南都学坛》2004,24(6):96-99
我国当前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立法缺陷,如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尚未得到确立,证人的拒证权也未从立法上予以明确,对于证人出庭作证费用的补偿和对证人及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缺乏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等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对传统旧法认识上的偏差;整体传统思想文化被发展到极致;程序正义的法文化底蕴极其孱弱等等。  相似文献   

4.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关系到庭审方式改革成功与否.本文探讨了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弊端,从立法的、制度的、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参考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确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英国证人制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英国证人资格、权利义务制度设置等有关方面的考察得知:英国证人制度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而我国的证人制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针对此,提出应借鉴英国经验完善我国的证人制度,即建立证人作证权利义务对等机制,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证人权利保护,确立证人作证豁免权等。  相似文献   

6.
证人保护制度是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对证人保护制度进行了专门的立法。近年来,随着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刑事证人保护制度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立法和司法实践上仍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我国构建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刻分析我国刑事庭审中证人不出庭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在此制度上的良好设置,为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证据自始至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官只有借助于证据,才可以正确查明案件事实、确保案件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证人作证制度效果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因此,若要充分发挥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应有的证据功能,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就一直存在证人基于一定亲属关系可拒绝作证的法律制度,现代国外许多国家也有证人在涉及自身利益、家庭关系、职业秘密、公共利益四种情形下享有拒证权的法律规定,而我国现行立法却否定证人享有拒证权。构建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习惯和法的最大价值追求,也有利于特定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结合我国国情,证人在自己有受刑事追诉危险、特定身份关系和特定职业关系时可享有拒证权,但这一权利不是绝对的,在特定情形下会丧失或被取消。  相似文献   

10.
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证人发问规则的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度层面上,我国证人发问规则存在配套制度缺位、逻辑不自洽问题;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庭审证言的地位及处理庭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建议在比较英美法系交叉询问制度与大陆法系发问规则的基础上,对我国交叉询问规则进行本土化调整,提升庭审发问规则逻辑自洽性,增加控辩证人区分,允许有条件的诱导式发问;在发问规则配套制度上,厘清证言笔录与当庭证言的关系,充分发挥庭前会议的分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也论赵姨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应忽略的女性形象。本文从《红楼梦》文本入手 ,阐述了赵姨娘的性格特征、性格成因及其对塑造其他人物所起的作用 ,从而指出赵姨娘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的受害者 ,她的“每每生事” ,乃是对不合理的等级制度的反抗 ,她是《红楼梦》妾妇中一个多少有点反抗性格的女性。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民事证据证明力制度则是民事证据制度的核心。我国学术界对民事证据证明力问题关注较少,理论的匮乏导致了我国民事证据证明力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简单且缺乏合理性,使法官在判断民事证据证明力方面拥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司法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为防范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有必要重新构建我国的民事证据证明力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而给消费者带来侵害,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在对历史上"行滥"现象和现实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就如何遏制"假冒伪劣"现象,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用伦理道德制约技术和生产活动的有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建立监督、揭露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社会保障系统,改进科技道德评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总体战略的核心部分,有其实行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的紧迫性。通过回顾我国依法行政的历程,并结合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依法行政难的原因所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的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依法行政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共犯制度以"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为参与犯设定了统括式的处罚条件,对参与犯的处罚则采取了"在共同实施的犯罪的刑罚限度之内,根据各共同犯罪人的参与性质及其对于犯罪事实的作用个别化确定各自所应承受的刑罚"的原则。上述处罚条件设定导致了实践中的逻辑困境和刑事政策困境,而上述处罚原则设定也可能因为"共同所犯的罪名难以确定"和"诸参与犯之间主从关系不明"的情况存在而难以贯彻。  相似文献   

16.
透视农民工在城里务工所遇到的工资、人身伤害、社会权益、社会阻隔等多方面的工作和生存环境问题,揭示出社会转型期"二元制"经济结构的严重滞后性所导致政策的普遍价值的缺损;反映了在经济体制转轨之后,随着权力的转移,部分权力运用的失控,市场与法制难以兼容,市场对法律条文的挑衅;显示出农民工在被边缘化的状态下权益及利益难以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与伦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劳动伦理从源头上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中国劳动力迁移行为具有与他国不同的典型特征,仅从经济因素的视角来解释是不足的,需要诉求于劳动伦理因素。中国乡土社会中经商逐利、勤勉耐劳、艰苦奋斗、安分守己、服膺现世等内化于心的劳动伦理,为劳动力迁移提供了强大的内在伦理支撑。当前,中国乡村伦理正在经历冲击和瓦解,一方面,要强化乡村伦理重建,重塑乡村道德秩序;另一方面,要进行社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通过提高工资水平、逐步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等途径,实现社会政策与伦理道德、经济行为的相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争议日益突出。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必须改革。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 ,比较我国学界的几种观点 ,选择和重建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形成注重调解、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新体制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MBA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模仿、自我改造、再创新的艰苦过程,为培育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企业家,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本文力图从北京、天津市三部属高校MBA教育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发展中国MBA教育的战略方针应是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MBA教育规范体系与案例库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信息传播、制度安排、市场监管、道德意识等方面深入分析我国股市败德行为产生的基本原因.信息不对称,使我国股市难以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资本市场,这为败德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机会;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与市场监管的不力,这是股市败德行为大行其道的客观的、深层的、根本性原因;而道德意识的淡漠,则是诱发股市败德行为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