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文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妇女观。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妇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父权时期之初的妇女虽不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其在社会生活中仍是不可忽视的。奴隶制时期的妇女则完全成为贞操观念的牺牲品。古希腊社会经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再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一再降低。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9,(5):65-65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下王岗遗址仰韶时期的文化性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基本研究方法,从陶器研究入手,综合分析下王岗遗址仰韶时期遗存的特点。通过与仰韶文化核心区——陕西关中地区的典型遗存对比,认为其与典型仰韶时期文化有所联系但总体特征不同。因此应将下王岗仰韶时期遗存性质定位为仰韶时期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4.
周民族自后稷封于有邰,至武王翦商建国,成为中国第三个奴隶制统一的国家.从历史的历程来说:约历千年左右.从社会发展史说:自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自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自国家的产生,进入文明时代.周民族相传是帝喾后裔弃的子孙.有邰氏女姜嫄生弃.弃在原始社会时期做农官.开始种稷和麦,尊为农神,号称后稷,子孙世袭.公刘迁豳,改善农业,部落随着兴旺起来.从公刘到古公亶父,十代都居于豳.《诗·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姜嫄的儿子弃始为农官,子孙世袭.这段历史意味着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后稷传至公刘.《史记·周本纪》说:“公刘,后稷之曾孙也.”但据《史记·刘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上下五千年,在最早的部落文化中,母系宗亲文化已经出现,伴随历史的变迁和科技文明的进步逐渐又由父系宗亲文化所取代。早在夏朝时期,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出宗法制,这一制度随之在商朝得到发展,并在周朝形成完备体系。可见,中华民族的家族宗亲文化发展和传承已经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悠悠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家族宗亲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艰难困苦所阻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宗亲文化在家族迁徙过程中传承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吉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劳动和繁衍,“金牛山人”与北京人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吉林地区的土著氏族与从山东地区迁入的华胥裔族,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相当于中原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仰韶文化。古代“五大族团”形成后,吉林地区的氏族泛称“东北夷”(包含着土著、北狄、东夷及华夏氏族),又创造了相当于中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的龙山文化。夏、商、周时期,吉林地区的民族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增多,华夏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乔秋、战国时期,吉林地区的民族迁徙和融合加快,经济、文化呈现出初步兴盛局面,燕国文化直接传播或影响了部分地区。吉林地区诸民放为中国先秦优秀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在原始时期的早期社会组织、家族的起源、形态和发展等问题,中外学者历来看法不一,各持己见,至今尚未彻底解决。本文仅就海南岛黎族在文化遗存上的一些遗迹,说明黎族的父系氏族制是由母系氏族制发展而来,兼及黎族的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史前时代希腊人的妇女观经历了由"女神"至"女人"再至"女奴"的衍变过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在生产、战争、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婚姻状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在社会中受到尊崇;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男子在经济上跃居统治地位,他们要求改革继承制度,女性地位下降;文明时代之初,妇女完全被排斥于社会生产活动之外,被锁闭在家庭中进行生育和家务劳动,女性地位沦落到社会的底层。  相似文献   

9.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宗教,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其完备的自然宗教形态形成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和金石并用时代的父系氏族社会。蒙古族进入奴隶社会后,萨满教亦从自然宗教向主神教过渡,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萨满教也步入了兴盛的顶峰时期。萨满教宇宙观包括宇宙形成或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天地万物的解读等内容。探讨分析萨满教宇宙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当代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再论大溪文化时期城头山住民所处之社会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北方、南方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与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相比,后者在房屋的面积、形状、墙面、地面、基槽、柱洞、建筑构件以及灰沟等方面,与前者均有明显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高于前者.父系氏族特征显著.由此表明:大溪文化一期时城头山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末期,二期时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三期时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地区.已经早于我国史前任何文化遗址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多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华东沿海地区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是因为在这片广阔地带,先后发现了早于仰韶、大汶口文化,与老官台文化、磁山一裴李岗文化时代相近的青莲岗、河姆渡、罗家角和北辛文化一类的较早遗存及其一大批后续文化。在这些遗存中,最先发现的是位于苏北淮安的青莲岗文化。虽然在发现青莲岗遗址之  相似文献   

12.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大约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炎帝神农氏教民农耕,以解决时政,使生命得以延续;又品味百草,为民治病,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毅力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厚重。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珍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3.
“沂源猿人”是活动于山东大地上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约有四十万年至五十万年,与“北京猿人”是同时代人。“新泰智人”距今约二万年至三万年,其时氏族制度开始萌芽。“北辛文化”是山东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其时不仅物质文明较为发达,其精神文明程度也颇高,发现了原始艺术品。“大汶口文化”是山东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距今约六千年到四千年前,其时已有象形文字出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标志着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达到一个新阶段。在山东的原始文化系统中,胶东原始文化是一个有其独立的系统和特点的文化。在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山东大地上的东夷人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它的历史加以研究,不仅有利於山东史志的编写,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研究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制转化为父系氏族制是通过怎样道路的問題,去年《考古》上的一些論爭已經涉及,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意見:(一)石陶《黄河上游的父系氏族社会——齐家文化社会經济形态探索》(《考古》,1961年第1期)和考古研究所《庙底沟和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引用恩格斯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指示,认为是通过畜牧业的道路;(二)批評这两篇著作的文字,认为是通过农业的道路,当时的畜  相似文献   

15.
彝族民间认为在神话传说中的石尔俄特时代之前 ,人类社会还处于一个原始愚昧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也仍然处在一个纯自然的群体群婚生活时代。当人类己发展演进到石尔俄特这一时代时 ,人类社会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进入了一个较为文明的历史时期 ,即从母系氏族社会为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正逐步向父系制社会形态的转化或过渡。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水岭、里程碑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从考古看闽越人的农耕经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两汉时期闽越人的农耕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其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刀耕火种型的农耕经济始占主导地位,西汉早期仅在靠近内地的闽北和政治中心的福州才发展为锄耕和犁耕农业。闽地在先秦两汉时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立的地理单元,导致了闽越人的农业经济长时期落后于周边地区,直至六朝时期随着北方汉人的迁入,闽越人的农耕经济形态才逐渐缩小与内地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图腾崇拜的产生与发展是同原始人的思维能力及社会生产的发展及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构成了史前人类文化最核心部分之一。史前人类的图腾崇拜的社会基础应该是以氏族产生为前提的。根据考古发掘的红山文化遗址分析,红山文化早期、中期已处于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氏族社会在红山文化中晚期得到了充分发展,红山文化时期存在着图腾崇拜,并由此形成图腾制度和文化。红山文化时期已完成原始的自然崇拜向图腾崇拜的转变。在红山文化的中晚期图腾崇拜已达到鼎盛阶段。  相似文献   

18.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普遍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 ,曾对当时乃至后世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文章结合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演进的历史 ,就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信仰崇拜作了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鸟龙"纹彩陶盆,专家们认为其对中华文明、中国史前文化和传说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石兴邦先生称其为"中华第一飞龙";王仁湘先生称其为"彩陶之光";刘庆柱先生称其为"龙之传人之魂";张朋川先生称其为"华夏之徽";郎树德先生称其为"中国史前彩陶重器";王先胜先生认为其对炎黄传说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意义";许顺湛先生称其为"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年来的又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玄鸟生商商族的起源,神话谓之为鸟生。《诗经·商颂》篇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史记·殷本纪》也说商的始祖契,是其母简狄吞玄鸟卵所生。史家对这一神话传说的解释,撮其有影响的,大体为下列几说: 商族以玄鸟为图腾,故尊其祖先为天降玄鸟所生; 简狄吞玄鸟卵因孕生契,是有娀氏女简狄为了生育而求祷于通婚氏族的玄鸟图腾: 简狄吞玄鸟卵生契,表示契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人物,因而契之前是母系氏族社会,自契起才有男子世系。从契起商族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人叙述传说时代的父系世系,到这时期不能再追叙上去,便发生“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的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