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一种为未婚男女提供电视相亲平台的节目类型,电视相亲节目不仅创造了收视奇迹,为两情相悦的男女嘉宾提供配对成功的良机,而且在中国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还延伸到婚恋观念、个人价值、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话题,甚至涉及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成为中国电视文化50多年来的一个较有特色的节目类型。在一种比较研究的视野下,结合历史研究、作品研究、类型研究、文化研究等方式,研寻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同质化与异质性,从而透析它们在产品定位、叙事规则、营销手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同质化倾向与差异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电视媒介与传统相亲的融合,电视相亲节目自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之上就一直备受关注。在经历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婚介为主的试水期以及新旧世纪交替以综艺娱乐为主的探索期之后,以2010年《非诚勿扰》为标志的繁荣期到来,一时间各种相亲节目充斥荧屏。热闹背后,电视相亲节目也需要从发展的历程中追寻,在比较中发现“同”与“不同”之处,并从同质化与特征化的比较中得出保持长久生命力和维持较高收视率的发展之路,即不仅要克服盲目同质化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并坚守内蕴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3.
《非诚勿扰》的成功,一方面在电视相亲领域迅速催生出一股拷贝风潮,不可避免地导向同质或趋向同质的结局;另一方面,《非诚勿扰》始终占据相亲栏目收视霸主的现实则昭示出“差异化”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来源。以《非诚勿扰》为切入点,梳理相亲栏目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试图解析其“差异化”生存策略的具体所指。突出情感并强化服务意识的目标定位,通过媒体光环透视社会百态的话题效应,点评嘉宾的出色表现及有效的引导和规约,将经典叙事纳入相亲环节、设置并铺设悬念,优秀的主持人及嘉宾的“差异”组合,突破常规的舞台设计,极富画面感、情境感的音响等多方面的创新,最终令《非诚勿扰》成为“相亲”领域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细数目前国内各类型的电视相亲栏目,大大小小不下20个,各电视台为了保证收视率,都挖空心思大做文章,力争在同质化的现状中突出其特色。以目前最具人气的相亲栏目《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为研究对象,从栏目包装、模式、主持人和嘉宾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它们的同与异,进而肯定电视相亲节目同质化中的差异性竞争策略,认为这是电视相亲节目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从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完成了从纯服务类节目到娱乐性节目的演变。出于电视节目的商品性和电视观众"人性弱点"之合力的作用,进入娱乐阶段的相亲节目出现了"拜金""炫富"等低俗化倾向,造成了放大错误的价值观念、制造浮躁文化、引发纠纷、践踏社会公德等负面影响。为使相亲类娱乐节目健康发展,政府应强化监管,媒体应严格自律,也可借鉴国外实行的电视分级模式,以削弱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当今“视像转向”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相亲节目.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该节目通过显性的视像把24位女嘉宾及男嘉宾的隐秘情感世界在主持人孟非以及点评嘉宾乐嘉、黄菡的参与下,尽量以自然、轻松、幽默、睿智的方式呈现,以达到美与真、美与善的视听觉联动;并巧妙地借助于叙述学即讲故事的方式、方法,来促进观众与节目的“零距离”,从而获得节目的最大审美接受效益.  相似文献   

7.
现在各大频道的相亲节目非常火爆,赢得了观众,伴随着较高的收视率,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本文以<非诚勿扰>节目为例,分析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8.
电视同质化,主要表现在节目形态、主题、风格和节目的运作方式等方面的模仿或沿袭。本文拟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顺从与规避、受众的视听两个方面,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娱乐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和电视剧来对此加以分析,试图解密出现电视同质化现象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9.
电视字幕作为电视节目的标题出现较多,通常是一个节目的点睛之笔,对节目内容起到强调、解释、说明的作用。同时,它作为一种构图元素,还可以美化屏幕,突出视觉效果。电视字幕是视觉语言的一种,它以文字与图像符合的方式传递着信息,是对声音与图像所表达的强化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陈霞 《理论界》2010,(6):162-163
多年来科技节目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那么怎样才能使科技节目既叫好,又叫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观众喜闻乐见呢?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科学的实验、借助高科技手段,对科技节目的创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帕森斯的"单位行动"模型我们可以呈现出电视相亲运动的行动逻辑: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提供的手段和条件以及娱乐主义和物质主义文化语境的铺垫为电视相亲运动得以形成提供了情境和规范性因素,主办方、男女嘉宾、其他谋体、受众四个方面的行动者在动态的博弈关系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努力展示自由意志,最终企及各自的行动目的,形成"利益共赢"的格局,使电视相亲运动一经出炉,就得以迅速扩散.  相似文献   

12.
很多关于儿童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都偏重于如何制作儿童新闻节目等内部研究,该文与众多的研究者不同,选择了对我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发展更有决定意义的外部研究视角。首先分析指出了儿童电视新闻节目与其他儿童电视、普通新闻节目存在的区别,从儿童电视新闻自身的特点和客观的外部发展环境角度论证了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天然的脆弱性;然后从儿童新闻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我国儿童电视应有的品质和努力目标出发,论证了支持儿童电视新闻类节目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国家应加大对少儿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投入,应建立保障儿童电视新闻类节目良性运作的有效机制,以及保证儿童电视新闻人才稳定发展的政策性规定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电视纪实文本的“秀叙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下,真人秀节目风靡电视荧屏,成为电视纪实叙述的典型样式.围绕“秀叙述”这一概念,透过叙述学视野考察真人秀以及电视纪实文本,能够深入解析电视真人秀“文本身份”的建构与转换、“普遍隐合作者”的确立与变异、“作秀”和“反秀”叙述的关联等重要问题.总体而言,“秀叙述”是纪实型的:文本发出者与接受者达成了纪实体裁的“叙述规约”.原创力不足导致某些特定类型的“秀叙述”拥有面目雷同的“隐合作者”,从而共同建构出了“普遍隐合作者”.“作秀”与“反秀”在“秀叙述”中同时存在,带给受众混杂性的认知体验.为了建构文本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任链”,伪饰的“反秀”叙述应该避免.  相似文献   

14.
闪避作为交际策略的一种,在访谈节目中倍受嘉宾亲睐。在此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来探讨访谈类电视节目中,闪避策略的变异性。经过研究发现,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主要运用的闪避策略能从以下三个特征来体现顺应论的变异性:改换问题的语境;有意地改变谈话的主题;有意地违返格莱斯的方式准则。在实际的访谈中,三者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交织,它们的交织更多地体现在后两个特征的互相贯穿使用上,而且它们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5.
表演学为电视真人秀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路径。在真人秀节目的表演学解读中,可以将自我呈现作为逻辑前设,把自我实现作为目标诉求,考察节目选手、主持、评委、观众、电视媒体乃至政府等主体的行为。分析真人秀表演的自我呈现、规范向度、审美旨趣和中介化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电视真人秀其实是一种表演范式,它既是一种审美表演(舞台表演),也是一种社会表演,还是一种媒介表演。  相似文献   

16.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随着电视节目类型发展而出现的,这种新兴的节目形态给现有的一些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逐渐发展起来,满足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众化、多元化的需求。它的独特叙事特征迎合了当下后现代主义的环境。本文通过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特点的分析,从而解读其后现代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电视散文以其更丰富多样的叙述方式和戏剧视角赢得了空前的观众,散文的写作和阅读日益走向大众化,电视散文的繁荣为不同层次散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电视散文对传统散文模式的超越,可以从叙事学文本叙述方式的改变入手,从叙述主体、叙述人称和叙述话语等三方面解读。戏剧表现手法的借用作为叙事策略的另一方面,从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戏剧悬念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为电视散文的生存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的基本话目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话目在不同话步中作用的不同,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的话目,可总分为三大类:起始类、应答类、附和类,其中起始类、附和类是主持话语中的主要话目类别。起始类话目包含提名、补充、陈述、提问、请求、建议六种类别;附和类包含了反馈、帮助、评论、重述四种分类。研究各话目的组合规律及出现语境对主持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广播业的发展,谈话类节目以其风趣幽默的特点愈来愈受到观众的喜爱。谈话类节目成功的关键在于主持人。优秀的主持人能带给观众轻松的享受和情感的宣泄。在总结国内外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