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合理授权激发员工活力是组织实现扁平化,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以往研究大都以领导为中心,探讨领导授权行为的影响效应,忽略了员工是否期望授权在授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基于关系认同理论,探讨了员工授权期望-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性如何通过塑造领导关系认同影响工作绩效。本文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282份两时间点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员工授权期望与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情境下的员工领导关系认同水平高于两者不一致时;(2)员工授权期望与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时,两者的水平与员工领导关系认同正相关;(3)员工授权期望与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性通过领导关系认同对任务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以上结果深化了学界对授权过程的认识,对关系认同理论、追随力等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消极情绪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远未达成共识, 本文采取权变的观点, 将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调节作用引入到消极情绪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分析框架内, 以472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对象的调查研究显示: (1) 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 消极情绪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2) 无论是组织认同, 还是职业认同, 都增强了消极情绪对员工创造力的负面影响.即高度认同自己的组织或职业的员工, 在消极情绪体验下, 更倾向于减少创新行为表现. (3) 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交互作用对消极情绪和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也具有调节作用, 在“双高” (高组织认同高职业认同) 条件下, 消极情绪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两种“一高一低”条件下, 消极情绪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不显著;而在“双低”条件下, 消极情绪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将引入组织认同、职业认同的调节作用, 有助于厘清消极情绪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 增加理论模型的解释力, 为员工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422名核心员工的纵向问卷调查,从员工与组织关系的视角,探讨个性化契约通过组织认同对核心员工建设性偏差行为的影响过程,以及同事获得个性化契约的机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契约对核心员工建设性偏差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在个性化契约与核心员工建设性偏差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同事获得个性化契约的机会在个性化契约与核心员工组织认同之间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同事获得个性化契约的机会调节了个性化契约通过组织认同对核心员工建设性偏差行为影响的中介过程,从而表现出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分别研究内部和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内部和外部社会责任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感,而内外部社会责任影响员工组织认同的路径却是不一样的。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知,从而影响其组织认同感;而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会通过员工的道德认同来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这为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而其主要工作环节包括绩效计划的制订、绩效目标的设置等;在绩效计划当中,核心内容就是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置。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工作情况都要在此方面表现,确定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合理,制订的绩效标准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企业员工是否认同等,关于绩效考核的一系列工作都要表现在这些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绩效指标的分类、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职场排斥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以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研究员工组织认同和集体主义倾向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以两家石化企业中的258名员工和102名主管为研究对象,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匹配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组织认同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职场排斥与员工组织认同之间的负向联系就越强.  相似文献   

7.
探析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及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以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的混合模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工具软件对获取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自我效能感及员工创新行为的得分都较高;变革型领导、组织认同及自我效能感均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变革型领导不仅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还能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调节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黄云生  于榕 《经理人》2006,(3):24-25
富有个人魅力的经理人能吸引员工的认同及追随,也具有与老板讨价还价的资本无论你是否承认,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都确确实实地存在,即便是最优秀的企业、最开明的老板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CSR)会对员工态度、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已有研究还缺乏讨论CSR与员工态度、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机理。本研究根据组织认同理论(OI)和归因理论,通过23家企业的447份员工样本(有效回收392份)研究了CSR为什么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CSR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CSR与员工组织认同会被员工组织自豪中介的研究假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CSR Attributions)会调节CSR和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履行CSR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自豪,但是CSR与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却依赖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  相似文献   

10.
赵珊 《管理学报》2014,(4):541-547
员工行为受到他们在组织中如何定义自我身份的影响。中国情境下具有双重组织身份的劳务派遣员工的组织认同形成过程具有复杂性。鉴于此,通过剖析"面子"、"身份差距"等中国元素对劳务派遣员工组织认同形成过程的影响,构建劳务派遣员工组织认同动态发展模型,提出若干命题。研究表明,用人组织单方面追求用工效率,在员工投入上依据雇佣类型区别对待,损害了劳务派遣员工的归属感,是引发劳资关系对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常涛  周苗  刘智强 《管理学报》2017,(8):1172-1181
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将内在认同不对称的理论探索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相整合,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考察"领导低估型"内在认同不对称对员工主动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低估型"内在认同不对称对员工主动行为有负向影响;员工心理资本完全中介了"领导低估型"内在认同不对称与员工的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程序公平在该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即程序公平感越高,"领导低估型"内在认同不对称通过心理资本对员工主动行为所产生的作用越弱,反之越强。该研究拓展了内在认同不对称这一新兴领域在组织情境的应用,并在实证研究方面做出率先尝试,以期能为现代企业的员工行为管理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伶  聂婷  黄华 《管理学报》2014,(5):683-690
基于对中国大陆1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550份主管-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了家庭亲善政策、员工工作压力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提供家庭亲善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员工工作压力和提高员工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来显著提高员工的创新行为;组织认同能够调节家庭亲善政策中的工作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组织认同在家庭亲善政策中的亲属照顾政策与工作压力之间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偏差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方式对335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数据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组织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道德身份认同调节了自我牺牲型领导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相对于高道德身份认同员工而言,自我牺牲型领导对低道德身份认同员工的道德推脱影响更大;道德身份认同调节道德推脱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研究探讨了谦卑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对78位领导和293位员工的匹配数据分析显示,谦卑型领导通过领导认同对员工主动性行为有间接的正向影响.此外,员工权力距离倾向是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边界条件.当员工权力距离倾向低时,谦卑型领导通过领导认同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积极影响会增强;反之,当员工权力距离倾向高时,这一积极影响不显著.研究从社会认同的视角为谦卑型领导的有效性及如何提高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罡  程鹏  张水英 《管理学报》2012,(6):831-836
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三者之间的研究模型,并基于员工视角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员工、消费者和环境3个维度,将组织认同分为认知、评价和情感3个维度,发现企业对员工和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对工作投入均呈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履行环境责任对工作投入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可通过情感性组织认同对工作投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非负担,而是提升员工工作投入度和向心力的重要内部行销工具。企业亦有必要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宣传,这样既可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从文化情感上吸引员工,又可提升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  相似文献   

16.
在对激励及补偿机制中重要因素的论述基础上,结合其建立的效用模型,用经济学方法将身份认同进行量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将员工效用进行量化,建立身份认同和员工效用的量化模型,将身份认同和员工效用量化表示,为今后团队建设衡量激励作用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选择企业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245套员工与其直接上级的配对数据,探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重点分析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牺牲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组织认同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自我牺牲领导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差序性领导作为根植于我国文化情境中的一种领导理论,对职场中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解释意义。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将组织认同和内部人身份感知进行有机整合,探讨差序性领导对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差序性领导对员工离职倾向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组织认同在差序性领导和员工离职倾向关系间起中介作用,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了差序性领导与组织认同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尽管建言行为对于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意义重大,然而现实中许多员工的建言行为通常并不尽如人意,管理者领导行为的辱虐方式应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旨在研究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并以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及价值观为基础,研究组织认同和组织自尊在以上关系所起的中介作用,员工权利距离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以广州一家大型制造型企业中302名员工和78名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分析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匹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的建言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和组织自尊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员工的权力距离感越大,辱虐管理对员工的组织认同和组织自尊的负面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他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对这项工作产生认同,这项工作就是“要我工作”;如果产生了认同,这项工作就会变成“我要工作”。员工价值体系管理是对员工的高层次管理,管理的目的是让员工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