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峰 《江海纵横》2008,(5):39-43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南通市在普查的农村户籍人口为580.1万人,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4。其中,60岁以上人口126.8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21.9%。在60岁以上的人口中,60—69岁的占50.9%,70—79岁的占34.1%,80岁以上的占15%;其中男性占45.8%,女性占54.2%。我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达到2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列全省各市之首。这表明南通市农村老年人问题正在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京警方前不久组织开展了代号为“秋风行动Ⅲ”的全市治安大检查,共出动警力1.4万余人次.查处违法经营单位32家,整改安全隐患97处.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10余名.有力维护了南京社会治安稳定。其间,警方共检查部位、单位7400余处(家);清理登记房屋出租户830余户,登记暂住人口3200余人。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国建制镇稳步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建制镇发展现状(一)总体规模与分布建制镇是我国一级基层政权组织,也是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建制镇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全国建制镇为18709个,比1997年农业普查的16126个增加了2583个,增长16%;建制镇总人口达60220万人,平均每个镇32187人。建制镇镇区户数为2958万户,占全国乡村总户数的19%,平均每个镇区1581户;人口为10781万人,占全国乡村总人口的17.2%,平均每个镇区有5763人;镇区总占地面积为765万公顷,占全国建制镇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的比重为2.8%,平均每个建制镇镇区占地409公顷。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控制人口数量为核心的人口政策推行多年以后,人口问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河南是农村人口居多的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农村人口问题,统筹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从而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5.
万户侯作为古代爵位,曾引无数英雄志士竞折腰。不过到了现代,一个小小居委会也达到了万户标准——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广州市天河、番禺等新城区人口激增,导致社区膨胀,出现万户居委会,目前番禺已知户数最多的社区是洛浦社区的丽江居委会,一个居委会辖内竟有12088户46000余人。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足基本国情农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农村人口转变与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未来农村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到2035年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将不足6 000万人;到205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总量与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20%~22%之间,农村16~64岁劳动力与农村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50%以下。农村人口转变将影响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深刻改变传统的人地关系格局、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偏向路径以及加速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在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要根据农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小春  刘甫林 《社区》2001,(11):21-22
宁波市镇海区后大街社区是近两年来在宁波市发挥社区功能较为典型的社区。这个社区有5000多户居民、13000多人口,是宁波市城区管辖户数、人口最多的社区。这几年来,后大街社区踏踏实实为居民办了很多事,社区的面貌也在一天天地改变。  相似文献   

8.
《今日南国》2009,(12):F0002-F0002,1
贵港市位于广西东南部,行政区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辖港北区、港南区、蕈塘区、平南县和桂平市,全市有74个乡(镇)1143个村,是一个人口大市。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489多万人。其中,育龄妇女90多万人。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控制人口增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基本特点及其走向;农村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对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实现人口正态分布的社会意义。认为“民工潮”现象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是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契机,只能疏导,不能压抑和堵截;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提供了大思路和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北京海淀区四季青蔬菜生产合作社于今年七月初在成立托儿所和缝级组的同时,举办了公共食堂.迄至八月上旬,已建立起以生产为单位的公共食堂三十一个(全社只有两个生产队因设备未购置齐全尚未建立),参加公共食堂的户数共1354户,占全社应入伙农业户数2039户的66%,入伙人口5762人,占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对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农村劳动力外流会使农村留守人1:7中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比重偏大,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失衡,严重影响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推广。因此,应从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转变、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农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口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人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为了推动社会各界对农村人口问题的学术研究,由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支持,本刊拟从2009年第4期开始。开辟“农村人口研究”栏目,专门刊发一批研究农村人口问题的学术文章。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农民工问题、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乡土中国的人口弱化和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人口优化视角剖析乡土人口发展的弱化及其对农村发展带来的影响,对“无农不稳”给出双重意义的新解读;并尝试对三农问题作出新的诠释.无农不稳的新含义是没有新的农民人口,农业将缺乏人口保障,城市将缺乏农村的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无序、过度转移导致农村的凋敝与衰退;人口萎缩、人口亏损和人口断层的新“三农”问题导致农村人口发展脆弱化.文章同时提出兴农、助农、安农、福农的“四农”主张,以优化农村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而过多的农业人口滞留在农村则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症结所在。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农业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0年“五普”和2005年上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上海市内部人户分离对实有户籍人口和登记户籍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其反映在户籍人口迁移上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实有户籍人口和登记户籍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程度相似性,但内部人户分离对户籍人口迁移的影响程度在城市不同区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问题,目前连云港市农业人口尚未实现长期性转移,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结合连云港市农业转移人口现状,对推进连云港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客家入迁原由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明后期江西农村的经济凋敝,明末清初战事对闽粤赣三省的破坏,明中叶初露端倪、清中叶渐趋严峻的人口过剩,明清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对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的刺激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明清时闽粤移民客家由南而北入赣的原由。并以三表一图具体分析了客家的原籍,统计了他们在各市县的建村总数及人户数,展示了他们在全省的分布大势。  相似文献   

18.
刘显仁 《社区》2011,(25):9-9
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广州市天河、番禺等新城区人口激增,导致社区膨胀,出现“万户居委会”,目前番禺已知户数最多的社区是洛浦社区的丽江居委会,一个居委会辖内竟有12088户46000余人。而广东省规定社区规模达2000户可设1个社区居委会,3000户以上为大型社区。随着“万户社区”的出现,居委会将面临怎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清代湖北的人口增长极为迅速,其速度居于全国首位,尤以农业人口为著。但各时期表现方式不同。清前期移民运动是带动人口增长的主流,中期以后渐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它有力地维护了湖北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但也阻碍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变迁规律,基于2003~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跟踪调查数据,以山西10个村的样本为例考察了近10年来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和轨迹。研究发现,农村人口10年来平均年龄增长了4.3岁,而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增长5.6岁从性别和在家居住时间看,46岁及以上女性和6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力军从工作时间和就业方向选择看,尽管农村劳动力仍以家庭农业经营为主,但外出就业和受雇用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手段从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看,滞留在农村的农业人口质量较差。研究认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已发生巨大变迁,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农业“女性化”和“老年化”特征突显,这些问题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新农村建设与户籍制度改革应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关注农业生产的“老年化”和“女性化”特征,以及关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