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齐秀娟 《现代交际》2014,(9):223-224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并且基于秦皇岛的基本情况,指出了驻秦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冲突。以秦皇岛市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相吻合;理顺地方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积极主动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制度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兴洲 《科学发展》2010,(10):13-32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一些与服务经济发展特征一致的发展趋势,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势头,为我国服务经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距离服务经济形成还有一定差距。影响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和问题是:服务领域多元化市场主体发育和企业制度建设滞后;要素和服务市场发展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作用不强;监管体制和方式亟待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法治环境亟待完善;服务标准体系缺失或落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方式亟待改革创新等。  相似文献   

3.
服务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以提供服务产品为核心的经济形态。"服务化"、"融合化"、"网络化"、"高端化"、"两极化"是服务经济的形态特征,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是服务经济的结构特征,稳定增长是服务经济的运行特征,集聚发展是服务经济的布局特征,对制度环境和综合配套环境要求更高是服务经济发展的环境特征。当前服务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从初级向高级发展,从传统向现代发展,从非生态化向生态化发展。体验经济可能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4.
李小年 《科学发展》2010,(10):52-61
与工业经济形态不同,服务经济形态下的生产要素是信息、智慧和知识型劳动力。因此,服务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科技、信息、教育、金融、航运、保险和旅游业方面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服务经济专业化、规模化与网络化的要求对法律法规体系的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种创新科技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消费者权益及小股东和公共投资者的保护是服务经济时代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旅游法、航运竞争法和物流法,制约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上海应借"四个中心建设"契机,在金融、工商、税收、投资、航运、邮轮旅游和物流的地方立法方面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5.
李万 《科学发展》2014,(10):74-78
上海以科技创新促进服务创新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破除各类制度藩篱,全面优化和重构城市创新体系,培育和造就各类服务主体,推动服务经济、服务型社会和服务型城市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即,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服务型社会组织发展,加快服务型社区的示范与推广,造就一代具有服务意识的城市新居民。  相似文献   

6.
雷鸣  石森昌  雷盯函 《城市》2016,(3):38-42
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上保持较协调的状况.主要问题是社会发展指数增长相对较慢;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有待加强;经济效率水平提升较慢制约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北部区域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受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土地承载功能日趋多元化,土地管理和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必须着眼长远,创新理念,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更加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8.
关于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半个世纪以来,服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且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服务经济加速发展的新态势,服务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前,服务业结构升级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征,知识与创新等高级生产要素成为推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服务产出成为经济发展与运行的关键要素,城市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完善制度环境是服务经济形成和加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上海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构建体制创新载体、政策实践载体、成效检验载体;沿着政策引领、创新转型、环境优化的发展路径,注重服务经济与服务贸易协调进步,增强体制创新的辐射引领能力,集聚全球高端人才,提高创新能力、集聚能力、辐射能力;以体制优势、创新优势、环境优势、服务优势、人才优势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经济核心城市、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此过程中,宏观经济要实现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要实现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要实现尽快转变,发展服务经济是重要环节之一。服务经济发展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上海能否实现两个“率先”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须从增加值、就业、投资、贸易和消费等角度全面审视服务经济的发展态势,以便认清形势、面对差距、群策群力,加快服务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最终要服务的是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上海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了金融、贸易、航运"三个中心"的建设,但不能说上海的制度创新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建设,因为金融、贸易、航运都是服务业,把信息技术加进去就是现代服务业;上海要成为"四个中心",还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而发展实体经济,更要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发展智能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产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必须围绕改革的主线,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战略思路和发展方式;要基于需求分析明确发展方向,基于市场机制推进专项行动,基于分类管理推进改革创新,促进上海产业经济走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握价值规律,建立市场规则,完善价格机制,使市场供给能满足、适应和创造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化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打造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升级版,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Korea has shown rapid grow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services ove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The Korea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have developed broadband services as a new business model, and the country has emerged as the world's undisputed leader in broadband services. Many media scholars, government telecom official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experts around the world are interested in how Korea has so quickly embraced broadband technology. They are also enthusiastic about seeing the fulfilment of their own vision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through the example of broadband service in Korea. This article explores key aspects of broadband services in Kore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It examines why and how Korea has developed broadband service by examining sever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It also analyses whether government ICT policy frameworks have contributed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n, it investigates how the government neo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 have influenced the transnationalization of the broadband service market and the impact on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王振 《科学发展》2014,(8):33-38
在上海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健康经济作为上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以最具优势的医疗服务业为主导,以医疗器械、药品食品制造业为两翼,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医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三大支点,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两大助推,加快打造健康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塑造健康经济城市品牌.争取在四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释放三级公立医院能量.二是激活医疗服务市场,加快引进外资、培育民资.三是促进健康经济与新产业革命融合发展.四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培育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改革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立改革愿景的目标。上海顶层改革的愿景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全面服务化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50年,基本建成与有中国特色全球城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十二五”期间,上海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推进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法治政府。重点在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子系统的体制与制度上突破,突出制度创新,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改进城市管理为关键环节,建立以市场竞争有序、资源配置合理、社会公平正义、政府高效廉洁、文化包容开放为特征的体制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是上海产业发展应遵循的总方针。行业比重处于扩张期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大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行业属于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行业。上海未来产业发展要关注: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的能级;进一步做强上海高端制造业品牌;提升金融、贸易、航运、信息等服务业水平;发挥旅游业对上海经济的带动作用;调整、转型,发挥重化工业在上海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建筑业、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Commodities in action: measuring embeddedness and imposing valu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 approaches in political economy look at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and social values on economic action. Combining these approaches with those of economic anthropologists, this article poses that the way the economy is instituted can be understood by looking at reasons actors have for participating in actor‐networks of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Using the author's research on American recycling, this article first shows that much of the‘making’or instituting of the economy happens outside the market, through political machinations, contracts and standards. Second, it suggests that these relationships impose value upon goods differently than do market relations. The details of the recycling‘chain’show the ways actors shape the network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social values that add‘economic value’to goods are not uniform, but are highly contextual. Starting from Mark Granovetter's notion of 'social embeddedness', the article explains that the measure of social embeddedness is not as important as the values imposed upon other actors through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economy. It calls for a close observation of economic action in the locales within which production takes place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actions‐at‐a‐distance’where the politics of technology, social movements and power create the empirical, instituted economy.  相似文献   

18.
杨晔 《科学发展》2014,(7):9-18
中国式"新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增长与实体经济背离,也未能完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当前政策的出发点,不应仅出于控制金融风险而对"新金融"加以限制,更多的还是应考虑如何加大力度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上海"新金融"政策定位,应借助"新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并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为重点,以活跃和繁荣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体系为抓手,构建上海"新金融"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