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是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从国家与个人也可以成为该犯罪主体;该犯罪构成要件也应当包括客体要件;主观方面应包括不可预见的目的;客观方面包括国家的不作为行为这四个方面加以认定以及从加强多边反恐条约法律规制和反恐刑事合作两方面来完善对该罪的惩治机制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与法学界亟待解决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今社会恐怖主义发展越来越多,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并且有着向高校发展的趋势。虽然我国各高校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对于高校反恐防恐教育却是相当的空白,只是近几年内,国内高校发生了一些恶性事件才让民众和教育界开始对高校反恐防恐进行关注,为了维持校园和谐的学习环境,对高校反恐防恐方法进行研究是目前高校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虽然在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依旧面临诸多难题,恐怖主义活动并没得到理想的治理,甚至个别地区出现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的状况。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在反恐方面已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宗教名义进行社会动员,是当代全球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动员下的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代恐怖主义的主导势力,并经历了三重路径,且每条路径中都表现出国际“安全阀”遭到双重的破坏和挑战。梳理当代国际恐怖主义因“宗教动员”而泛滥的路径,可以为国际反恐提供某种思路,从而消除恐怖主义进行“宗教动员”的不良后果,并优化良好的宗教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以宗教名义进行社会动员,是当代全球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动员下的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代恐怖主义的主导势力,并经历了三重路径,且每条路径中都表现出国际"安全阀"遭到双重的破坏和挑战。梳理当代国际恐怖主义因"宗教动员"而泛滥的路径,可以为国际反恐提供某种思路,从而消除恐怖主义进行"宗教动员"的不良后果,并优化良好的宗教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东突”问题发展演变与中东恐怖主义相关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东突"问题、"东突厥"、"东突厥斯坦"、"泛突厥主义"等概念为切入点,对"东突"问题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阐述了"东突"恐怖主义的实质与国际因素.研究发现,"东突"问题受国内和国外因素的双重影响,是21世纪全球恐怖主义网络化、跨国化和全球化的一部分."东突"问题与中东恐怖主义存在内在关联,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恐怖主义与"东突"分裂势力之间在人员、资金和技术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反恐工作客观上要求它与南亚、中亚和中东国家合作,建立长效反恐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东地区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地区有持续不断的恐怖主义活动。中东恐怖主义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广泛,几乎没有地区和大国幸免。分析中东恐怖主义外在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探究其内在和本质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持续性、国际性、宗教性、巴以冲突为核心、三大目标、与战乱相伴生、现代化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东突”问题、“东突厥”、“东突厥斯坦”、“泛突厥主义”等概念为切入点,对“东突”问题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阐述了“东突”恐怖主义的实质与国际因素。研究发现,“东突”问题受国内和国外因素的双重影响,是21世纪全球恐怖主义网络化、跨国化和全球化的一部分。“东突”问题与中东恐怖主义存在内在关联,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恐怖主义与“东突”分裂势力之间在人员、资金和技术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反恐工作客观上要求它与南亚、中亚和中东国家合作,建立长效反恐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东地区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地区有持续不断的恐怖主义活动.中东恐怖主义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广泛,几乎没有地区和大国幸免.分析中东恐怖主义外在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探究其内在和本质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持续性、国际性、宗教性、巴以冲突为核心、三大目标、与战乱相伴生、现代化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作为制造和扩散恐怖的一种国际势力,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恶,这种恶不仅在于它能引起死亡和毁灭,而且在于它对整个社会结构会产生广泛的不良影响——当人们感到不安的时候,他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就必然会改变。 也许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即美国能带领世界削弱恐怖主义。然而,更大的  相似文献   

11.
中东恐怖主义和国际反恐合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东是当今世界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恐怖主义问题与国家主权、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等纠缠在一起,虽然各国都在反恐,但成果非常有限.只有促进经济合作,增加中东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宗教、民族和政治事务转移到经济议题上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较完备的地区反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美国全球反恐战略调整、国际恐怖活动快速升级和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反恐战争正在经历一轮渐进的转型过程。全球反恐战争转型不仅意味着美国单边主义反恐政策的弱化、联合国和其他国家作用的加强,还意味着国际社会反恐理念的进步,反恐领域的拓展,以及反恐斗争的长期化和机制化。全球反恐战争转型是国际反恐斗争从"9·11"事件以来早期的"应激式反应"逐渐过渡到理性、成熟阶段的客观进程。在全球反恐战争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反恐战略也应顺势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反恐话语体系、道义优势、国际规范与合作机制,既要为中国未来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的国内外安全环境,也要为推动国际反恐领域的全球治理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青年既是意识形态的主要承载者,也是恐怖主义的主要参与者。从意识形态视角来看,青年之所以参与恐怖主义,主要源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国内意识形态冲突这两方面动因。作为当前恐怖主义的中坚力量,青年参与促使恐怖主义呈现出智能化、年轻化和动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东是当今世界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恐怖主义问题与国家主权、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等纠缠在一起,虽然各国都在反恐,但成果非常有限。只有促进经济合作,增加中东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人们的关注点从宗教、民族和政治事务转移到经济议题上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较完备的地区反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国际恐怖主义阴霾笼罩全球。其“魔爪”所向之处,万千财富付之一炬,众多生命化为云烟。不久前发生的“9·11”事件,使美国遭受了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严重打击,至少有5000人死亡,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国过去20年死于恐怖主义活动人数的总和,成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恐怖事件。因此,许多西方媒体都将国际恐怖主义称为“21世纪的政治癌症”  相似文献   

17.
中东恐怖主义问题的多层治理机制已初步形成,主要包括国家、地区和全球等层面上的治理及层面间互动所形成的治理网络。治理机制的构建速度、规模、层面和治理力度与中东地区恐怖活动出现的地缘范围、发生频率、攻击烈度等基本上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治理建制的制约因素仍然突出,主要包括治理中的大国因素、现存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对称性以及缺少全球性协调、管理和制裁的机制。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参与治理的行为主体在中东恐怖主义问题的治理上难以形成一致的单项问题治理联盟,中东恐怖主义的治理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后,面对恐怖主义跨境威胁加剧、国家形象恶化、反恐能力薄弱、同盟友美国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挑战,阿卜杜拉时期的沙特政府将反恐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理念上,沙特政府秉持多域融合的综合反恐理念,多措并举实施国家反恐战略。在模式上,沙特政府建立了以提升国内反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金融反恐和去极端化为双翼,符合本国国情和地区实际的“刚柔并济”的反恐模式。在实践上,沙特政府积极开展反恐国际和区域合作,签署、批准或加入反恐国际公约与区域公约,提升金融反恐的机制化水平,应对宗教极端主义风险和推进去极端化战略。在成效上,沙特的反恐战略有效遏制了境内恐怖主义蔓延扩散,但也存在反恐对象和反恐主体错位,反恐工具化和功利化色彩浓厚,去极端化计划成本过高、路径偏差和范畴狭隘等局限。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是世界上首个公开使用"定点清除"并将之合法化的国家。面对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活动,以色列将秘密报复式的"定点清除"行为转变为公开的预防性反恐行动。虽然以色列通过"以色列反对酷刑公共委员会诉以色列政府"案判例赋予"定点清除"行为以合法地位,但"定点清除"在有效性与国际法层面仍存在争议。作为反恐手段,学界对"定点清除"在打击"恐怖主义"有效性和提升以色列国内安全程度方面评价不一。"定点清除"的国际法框架适用尚缺乏共识;规范"定点清除"行为的上述判例对"直接参与"、"在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时间里"等条件的解释和在具体情形认定上也较国际人道法原则更为宽泛,成为"定点清除"在实践上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海盗与君主     
最近在读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诺姆·乔姆斯基文集中的《海盗与君主——现实世界中的国际恐怖主义》,感触颇深。我从事以色列研究也有些年头,时常感到,越研究越感到目前巴以冲突乃至西方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是不公正的。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是一个“自恨”的犹太人,就像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