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言语交际策略,语用模糊常被文学大师们用于文学作品中.语用模糊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个性、折射文化规约、推进故事情节、揭示人物心理有着独特的艺术功效.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有助于读者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学研究会及鲁迅的文学作品常被认定为中国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至今无人质疑。其实,这种广为认可的观点不仅忽略了现实主义作为文学思潮的本质内涵,而且忽视了文研会及鲁迅之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归其本质是对五四文学的错误定位。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现代性角度切入、挖掘现实主义的本质内涵,并剖析文研会及鲁迅之文学作品的深层文化内涵,再通过两者之间的细致比较找出本质差异,从而推翻“中国五四时期产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已有成见。  相似文献   

3.
海洋文学的概念,至今尚无明确、统一的界定。我们认为,如果从取材的角度看,凡反映海洋、岛屿以及沿海地区生活的文学作品,均可称为海洋文学。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由于长期闭关自守,似乎被一般人目为“大陆国家”。实际上,中国幅员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绝大多数江河东流入海,人民的生活与海洋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现实生活反映的海洋文学作品,也是从古至今没有中断的。  相似文献   

4.
论近年来文学中的“底层”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的文学作品中,底层有时被描述为现代性规划的被抛出者,有时作为"被观看者"沦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品。这种对底层的"他者化"和"非人格化"处理导致的是对其伦理关怀的丧失。要改变这种境况,知识分子应坚守道德良知,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语有意真实歧义的语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英语歧义分为无意真实歧义和有意真实歧义 ,着重从语用角度探讨了作为一种重要修辞手段和独特言语技巧的有意真实歧义被运用于文学作品及日常交际中所产生的积极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人本精神 ;作为西方文学作品创作主体的作家的经历 ;西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批评是解读西方文学作品时应予把握的三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7.
英、汉数词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瑞英 《云梦学刊》2002,23(3):117-118
英、汉数字作为各自语言文字的一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记数 ,表实指。但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 ,很多情况下 ,数字仅表示数量的象征或抽象意义 ,是虚指。数字具有修辞功能 ,常被用于夸张、比喻和借代。  相似文献   

8.
针对外国文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社会学文献,也不是思想史资料,文学作品有其作为"艺术"的一面.因此我们在编写外国文学教材的过程中,应努力把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山水文学作品总是作者以心灵之爱乐,审美观照山水景物之后创作出来的,是作者山水情致的表现.许多山水文学作品之美,即美在情致.但是不同作者的审美情致有各种差异存在,就形成了山水文学作品有不同面貌,甚至被读者以高低优劣去评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意境、形象,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文学作品的文字结构本身,能不能带来一定的审美价值呢了回答是肯定的。事实上,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从“声”的角度体现了这种文字结构的美感因素。这里首先涉及到的便是语感问题。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而又很有探讨的必要的问题。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形式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作为一种心理结构,是诸因素结合的有机体。有些人把语感看作人们对语言的简单的直觉,这就不免停滞在它的表层结构上而难以深究它的内涵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指文学作品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它在人类建构的研究文学(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系统中的位置,它研究对象的总的原则、方法。学科是学术的类别,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研究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是一切文学现象研究的学术类别、科学领域或文学学的分支。研究文学作品的学科则是文学作品研究的学术类别、科学领域或文学作品学的分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位置,一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关于“文学作品学”的学科位置,得从“文艺学”、“文学学”讲…  相似文献   

12.
修辞格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而体态语是借助动作和表情汇集的词汇来象征人的心灵、寄予人的感情的语言,在表达微妙的、朦胧的感情方面,体态语具有独特的效应.因而两者常被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并且两者常常紧密结合.它们的紧密结合对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本文将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两者紧密结合的例句进行分析,体会它们的紧密结合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的创作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及其语言等方面的审美期待。读者这种期待视野的实现,要借助于作家的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翻译,也是如此。译文的节奏美,常常被视为文学翻译成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议论就是运用逻辑推理和证明来阐述作者观点的一种文章表达方式。它在说理文中是一种主要表现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和其它各种表现手段一样,也经常运用。不论是说理文议论还是文学作品中的议论,作为一种表现方法,都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评论,从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的。但作为主要成份的说理文议论和作为常用成份的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在性质、作用、要求等方面有许多差异的地方,本文就这方面作一些比较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羿神话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之一,本身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容。然而在流传过程中却不断被发展和改造,以至其作为原生神话的结构模式与精神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衰落了。但是羿的形象与故事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作为后世文学的结构因素之一种,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了再生。  相似文献   

16.
《儒林外史》历来被称为“白话之正宗”、“白话文学的典范”。它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才比较科学呢?用对非文学语言的要求作为评论文学语言的标准,会忽略后者的特点;把语言的形式和它所反映的内容混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审美倾向突出的是政治倾向,作为这一时期文学旗帜的赵树理对不同母亲形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都呈现出鲜明的适应当时环境需要以及男权中心意识的痕迹,它直接带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母亲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被误读和遮蔽。  相似文献   

18.
莫言和李安的获奖事实说明,强调经典文学的审美价值必须重视文学作品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与接受程度,读者的审美经验不仅来自印刷品阅读,也来自影视作品观赏.优秀的电影、电视产品是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阐释,不同的媒介艺术形式能调动不同受众的参与,有助于发现更深刻、更广泛、可被更多受众接受的审美价值.由于以编剧、导演为代表的文化产品生产者会对文学作品进行一种“再生产”式阅读,所以,影视作品的部分观众会被转化成读者,这些读者的反馈将进一步推进影视产品和文学作品的创作,文学的审美价值将在这个“滚雪球”的过程中不断最大化.文学作品和文化产品在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交叉与重叠关系将形成五种价值:共通的文学审美价值、原料价值、文化审美价值、娱乐价值以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仁志 《南方论刊》2022,(3):84-85,98
狼,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原型在东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丝绸之路文学中亦是如此.在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下,丝路文学中"狼"意象的演变历程可被归结为"神化—世俗化—丑化",具体表现为:狼祖神话中被神化的狼,英雄史诗中被世俗化的狼,民间故事中逐渐被丑化的狼."狼"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本质上是人类认知不断提升强化...  相似文献   

20.
古代文学研究中文化史方法的长处在于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面貌做出因果解释,当这种解释同时揭示了特定对象的审美特征及其人文内涵时,文化史方法的潜力就被充分发挥出来了。至于对文学作品和现象的评价,则是这种方法力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