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为验证利率对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承担的影响,从个体投资决策层面支持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基于我国个体投资者样本开展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行为随机实验.实证结果显示:(1)利率对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呈显著负向影响,且在低利率环境中,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随着利率的下降,个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投资决策因价值函数机制而发生改变.(2)低利率对中美个人投资者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中美之间虽然在文化和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追求收益行为在中美两国受访者群体样本中具备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影响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 ,提出有利于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部分基本利率调整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分析法,对相关时间段内的股市个人投资者交易频率和交易额度的累积差异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前后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和交易额度均有显著变化,但变化时期短,从而验证了利率政策对个体投资者行为有显著影响,同时表明了投资者行为存在非理性特征,揭示出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非有效性,为中国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Bali等研究发现月内最大日收益率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下月收益,据此提出了最大日收益率异象,并得到世界多国市场证实。基于上证A股2011年至2018年数据对A股最大日收益率异象进行验证,并结合投资者关注理论和投资者彩票偏好理论加以解释。研究发现,博彩型投资者对于具有极端收益、高异质偏度、高异质波动率特征的彩票型股票的偏好是该异象的重要原因。而博彩型投资者参与交易前提是对个股的关注,极端收益作为突出事件能够有效吸引其关注,投资者关注的增加伴随着参与投机的非理性投机者的增多,进而加剧了最大日收益率异象。市场情绪高涨期,博彩型投资者在乐观情绪驱动下更容易冲动地执行买入操作,加大了从关注向交易的转化概率,进而导致关注度对于最大日收益率异象的作用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则成为实际研究中的重难点。考虑到以往使用单个指标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容易导致代理有偏和信息不足等问题,抛弃单指标度量方法而选用多维度指标来,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第一只上证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并在该指数的基础上考察了投资情绪指数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主导,其投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受基金的购买便利程度以及所能获得的理财建议的影响.文章以我国2005-2014年1026只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以及货币市场型开放式基金为样本,研究基金的渠道营销对不同的基金资金流动和基金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基金的历史业绩后,渠道营销的努力程度越高,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越多,基金的规模也越大;将基金类型细分后,又发现渠道营销对不同类型的基金资金流入的影响差异很大.总体来看,渠道营销对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增加渠道营销环节的投入,有助于提高基金的资金净流入.  相似文献   

7.
根据开户比例以及股市收益率的日数据和周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考察投资者情绪变动与沪市和深市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不管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投资者情绪短期内对深市的影响要大于沪市,在长期内投资者情绪对股市的影响要大于短期对股市影响,并且开户比例波动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波动、上证A指收益率波动、深证A指收益率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是反过来要依据期限不同而定。  相似文献   

8.
9.
媒体信息量对股票收益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媒体效应"。应用事件研究法,以上市公司股票的媒体信息量异常高作为信息事件,以异常交易量和超额收益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通过对比新闻媒体报道前后的投资者关注度的差异,考察"媒体效应"的成因。研究发现,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的确吸引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有效影响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证实了中国股票市场中"媒体效应"的产生是由"投资者过度关注弱势"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对投资者行为偏差的研究一直是市场争论的热点。国外的行为偏差研究主要着眼于对西方的股市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而国内的研究则仅停留在用国外理论对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及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推介的层面上,这种研究方式是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鉴于此,当前有必要针对我国股市新兴转轨的具体特点,力图将行为金融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视角对股票市场上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有限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偏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并且普遍存在投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包括投资者对于股票价格波动的认知偏差、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估计偏差、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管理偏差和投资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中的操作偏差。研究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偏差问题,对提高我国股市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以及推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都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运用CSAD(横截面绝对收益率偏离度)指标对市场整体收益率进行回归的方法,对样本区间沪、深股市所有上市公司股票收盘价数据进行整体和分阶段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股票市场在整体上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羊群行为存在一个减少的趋势。从市场分组研究发现,在市场上涨情形下存在类似的羊群行为和类似的发展趋势,而在市场下跌情形下羊群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存在一个由不显著到显著逐步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我国A股市场2009—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检验会计应计和现金流在持续性上的差异,然后仿照Sloan(1996)的研究方法对全部样本、机构投资者持股和非机构投资者持股样本进行套利投资检验。研究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应计异象,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应计异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市和房市的收益率都存在明显的GARCH效应,相比股市,房市的投资者更加厌恶风险。在样本期内,无论是房市,还是股市,利好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均要大于利空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换言之,我国的房市和股市都不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房市和股市之间的波动也存在溢出效应,而且是单向的,即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将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市投资者短期价格趋势推断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基于启发式思维的中国股市投资者短期价格趋势推断行为假设,并通过实验研究对所提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面对连涨或连跌短期股价序列信息,随着连涨或连跌时间的延长,中国股市投资者买入或卖出该股票的意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弱-强-弱的趋势变化,且上涨(下跌)过程中的买入(卖出)意愿大于卖出(买入)意愿,追涨杀跌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的原因是: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和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制度执行上又存在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相似文献   

17.
以《股市动态分析周刊》好淡指数做为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运用GARCH模型,对我国投资者情绪波动性和股市收益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存在ARCH效应,且对股市收益具有“溢出效应”;投资者情绪指数未来预期的时间长度应以月度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与“政策市”现象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特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对政策性信息的过度反应问题,针对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观点进行了讨论.采用4个典型的政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对政策信息存在过度反应,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与针对收益信息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政策对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资者有限注意这一独特视角,实证研究了公司并购重组公告诱发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告日前后,主并公司股票因不同投资者有限注意程度的不同而存在短期财富效应,且越临近公告日,短期财富效应越显著;同时,投资者自身注意力分散程度的周历分布特征会引起主并公司短期财富效应的周历变动,上市公司管理层也会据此对并购重组公告进行择机发布,导致财富效应周历变动更为显著;然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特征关注的有限性,加剧了市场对并购重组的过度反应,提升了短期财富效应.因此,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重大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价值投资引导,而上市公司应当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真实性与及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