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国家级开发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基于2006至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国家级开发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水平;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提升了第一产业的产出比重,对第二产业的产出比重有显著提升,但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却被降低;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有益于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提升,但降低了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具有地区差异:长江上游地区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长江下游地区则显著促进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是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巨型经济带,探究其能源碳排放差异特征及原因对实现低碳发展与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采用2001-2014年中国能源消耗与社会经济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得出长江经济带(9省2市)历年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增速等特征指标。结合运用LMDI与tapio指标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特征驱动因素。得出结论:(1)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不断增长,碳排放增速、单位GDP碳排放量明显放缓。各基本量在省际差异上呈现东多西少、东快西慢的趋势。(2)经济规模与技术水平分别是长江经济带的最强正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品种结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驱动不明显。(3)经济规模脱钩弹性指标为弱脱钩关系,技术水平弹性指标为弱负脱钩关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低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108个城市2004-2014年市级面板数据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综合而言,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长江流域城市生态效率分化特征明显,湖南、湖北和四川等长江上游城市生态效率较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生态效率依次递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显著地提高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经济快速增长降低了城市生态效率,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创新是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还发现,产业结构偏离度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效率,而产业升级抑制了城市生态效率的增长,意味着产业升级并不是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多年来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重化工围江"的严峻局面,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以快速城镇化为表象的城市蔓延问题逐渐显露,城市蔓延使得城市空间迅速扩张,产业空间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城市蔓延能否促进产业升级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首先利用中心外围理论、集聚经济以及分工合作理论阐释了城市蔓延影响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利用城市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城市蔓延指数,基于长江经济带2004—2013年104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市蔓延与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升级呈"U"型关系,即短期内城市蔓延显著抑制了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升级,长期中,在规模经济和分工协作效应的带动下,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城市蔓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先正后负,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蔓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先负后正,二者存在"U"型关系.产业升级其他表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表明,城市蔓延与产业升级间存在"U"型关系.最后,文章从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促进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规制强度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产业升级,现有文献的研究存在分歧。文章首先从波特假说和壁垒效应两个维度探讨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2003-2015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如下:静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影响显著为负,意味着环境规制强度提升并不利于长江经济带产业的转型升级;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滞后项系数在各模型中均显著为负,表明本辖区及邻近区域环境规制的提升都会一定程度抑制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升级,意味着忽略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将会导致其对产业升级影响的过高估计;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禀赋和政府干预均会不同程度地抑制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普遍而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保证我国经济增速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加强技术创新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根本路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式。文章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污染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尝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文章借助中国2004—2017年各省份(不包括西藏、港澳台)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环境污染的固定效应模型,并提出产业结构升级是技术创新影响环境污染的中介变量,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验证,实证探究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从全国层面以及区域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在验证前文假设成立的基础上,对比不同区域的实证检验结果,尝试从中国区域差异性的角度得到更具针对性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效应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减少环境污染,作用强度与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成反比,且分地区检验结果相同;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大小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从间接效应看,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降低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充当中介变量。分区域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占比27.46%,中部地区中介效应不显著。文章的研究结果对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政府需要因地制宜施策,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东部地区在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应发挥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核心作用;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进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启动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评估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影响的动态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所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交互项系数在0.05左右,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动态效应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会明显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实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会逐步增强。机制检验结果发现,碳排放权交易会通过倒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无法抑制能源消耗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绿色发展倡导包容性与绿色化共存,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协同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手段,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异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表现为从长江下游地区到长江上游地区逐级递减的阶梯性差异,同时还具有全局空间正自相关性,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集聚地的"多中心"发展格局;2)与均值回归估计结果不同,面板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中等水平城市影响较大,人口分布情况、科研投入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较低或较高水平城市影响程度更强,而产业结构仅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低水平城市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促进不同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证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阐释了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环境的内在机理,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8年市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增长质量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显著降低了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污染,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2)分区域研究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促进了长江中游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对长江下游和上游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明显,并结合东部、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实际进行了分析.(3)城镇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改善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而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在长江经济带并不成立.从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制定差异化环境治理政策等维度提出长江经济带绿色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江经济带沿线36个城市2005-2015年的市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发现:(1)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呈不断上升态势,总体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产业结构升级要滞后于生态环境优化步伐,基本属于产业升级滞后型;(2)近十年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明显,这种区域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其中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及杭州达到高水平耦合发展阶段,泸州处于濒临失调发展阶段,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依次上升,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是未来一段时间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弗洛姆认为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爱是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 ;爱的本质是“给予” ;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 ,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 ,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但仍然是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化"和"变革"的概念入手,从中国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际巨头IBM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文化变革下的价值观再造、战略再造以及组织流程再造。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作者阐明了业务方面选择、摆脱路径依赖、强势CEO在文化变革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安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安全管理和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两方面阐述了保证高校网络安全的策略,从而确保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一次全面的经济转型,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目共睹,而低碳经济转型势必需要政策力量的推动才可能实现,因此,研究政策对低碳发展的不同影响就成了政策制定的必经之路。对于低碳发展的研究目前有很多,文章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政策影响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中国历年统计年鉴数据相比对,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两种情景进行了预测,并对政策的制定、研究和分析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奢侈品作为一种高档或顶级商品,无疑是那些富足有余的人们经常关注或消费的对象。课征奢侈品税,其实就是征富人们的税,不会因此损害中低收入的普通消费者的利益。相反,通过课征奢侈品税,然后再把这部分税款通过社会公共福利等形式提升低收入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就在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上给那些社会上的"最不利者"带来了补偿利益。如此通过税收立法的手段,一方面削减了高收入者的财富,另一方面又形成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达到了相对的平衡,从而更加有利于分配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对物上请求权的种类、性质以及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消灭时效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广电集团化的实践进程,一些学者和业内人士对这一全新的课题进行了各种探索和研究,从广电集团化的起因、发展及现状、集团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对他们的研究作一综述,从求同存异、相互取长补短中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充分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乔姆斯基的语义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古典理论认为语法理论不应该建立在语义基础之上。标准理论阶段,他提出深层结构决定意义。在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乔氏把语义解释放到了表层结构上。乔氏管约理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是自主的形式系统,不受语义因素的影响。乔氏内在论的自然主义语言观和研究方法表明他的语义观是建立在内在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滤波器的作用和类型,并利用Labview语言设计了巴特沃斯滤波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产生、盛行与社会上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上的缺陷、学习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扩大招生引发的教学管理失衡等客观原因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观、是非判断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在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性质、特点和危害,并提出了遏制考试作弊歪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