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6年10月29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在重庆成立,标志2016年成为中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务元年,成为中国生命关怀、医疗健康照顾、临终关怀事业与社会工作实务里程碑式事件,说明中国特色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务时代来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现实、理论、政策、专业服务和全球意义.本文首次简要勾勒现代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列举中国特色现代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问题清单,为中国特色现代医疗健康、精神健康与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指明发展方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增进全民健康福祉奠定社会服务基础.  相似文献   

2.
美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务标准不仅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本文梳理了美国临终社会工作实务标准的历史演变历程并基于实务标准的3个维度:开展社会工作所必需的伦理、价值和专业知识,社会工作的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探索了对我国现阶段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标准制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6年10月29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临终关怀与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研讨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湖南、黑龙江、甘肃、山东、四川和云南等有关高校、医疗单位、民政部门、社工机构的86名中外专家学者和一线社工,参加了会议.这是值得记忆的历史时刻,参会学者围绕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理论、临床干预与实务、特殊人群的服务和生命教育与哀伤辅导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社会工作实务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目前对于社会工作服务评估却尚未形成体系,现有的评估方法也非常有限。在国外,案主满意度评估被广泛用于社会服务相关领域,也发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模式,尤其是发展出了许多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保证的量表,并以此来促进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案主满意度评估在我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还比较少见,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案主满意度评估以及一些主要的量表进行介绍,希望能对我国的社会工作实务评估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恶性疾病的增多,衰老、死亡等话题逐渐受到关注,临终者及其家属面临着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多方面需求。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是结合不同学科理论知识体系,为临终者及其家属提供照护服务,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本文结合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秉持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探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路径,从而探索本土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基础性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助人活动的最终成效。本文对国外社会工作评估的基本要点、理论取向与实施模式作了较为系统的剖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评估实施模式在教育、实务和理论三个领域上的桥梁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工实务模式是观察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社工专业发展的最佳视角。英美社工实务模式历史发展过程清晰、特征明显。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色彩浓厚,追求社会公平和旨在恢复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目标明确,微观取向的个案工作、个案管理与家庭治疗方法盛行,社会福利性质与福利制度建设背景突出。英美社工实务模式发展现状清晰预示了社工专业发展与社工实务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社工实务模式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新世纪初开始,中国内地的妇女、婚姻家庭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经历了最初的艰难发展,目前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专业服务队伍发展、专业服务开展、专业服务平台建立、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对实务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从服务对象、主要领域、服务方法与主要模式等方面对主要服务对象和领域进行了归纳。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从专业化、职业化、拓展现有服务领域以及政策制定等层面对未来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临终关怀"人性至上"的服务理念一致,社会工作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临终关怀的"尊重生命、善终优逝"的科学生死观不谋而合,社会工作"案主自决"的实践原则与临终关怀"知情同意"的生命伦理一致.因此,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工作的专业方法主要有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和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在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要注重协调关系、提供服务、获取和链接资源等,帮助临终患者减轻身体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感,同时也为家属减轻压力、疏导情绪.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人文贫困的可能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贫困是21世纪困扰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农村人文贫困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服务社会的专业助人活动与反贫困关系紧密。农村社会工作是中国特殊的社会工作领域,农村社会工作持守的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及其秉承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关爱与互助合作价值取向及其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工作模式的基本假设及其所采用的策略是其有效介入农村反人文贫困的可能性所在。  相似文献   

11.
基于C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性别角色、社会事件和社会工作事件看法的调查,发现受过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可以从开放和平权的角度来理解性别问题,对相关的性别议题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其对私领域性别议题的敏感度低于对公领域性别议题的敏感度。为此,高校应当从课程体系设置、社会工作实务及督导等方面更好地将性别议题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性别敏感度.使其掌握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理念与研究方法,以推动反歧视性的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研究探索,不断付诸实践,形成了“价值为先、实践创新、循序渐进、制度保障”的完整实习体系。实习体系主要由独特的价值系统、系统的课程设置、完善的督导制度、特色的专项实习及有效的实习基地网络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培养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专业,近10年发展迅速。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统计资料看,已经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文章从我校新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社工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如何增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临床专业技能,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证据为本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整合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强调学生依据案主的偏好和实际情况,收集不同的证据,探索不同的应对方式,从而实现了社会工作教学范式的转型。证据为本实践教学的实现需要在课程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课程评估等方面发生转换。虽然学界对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存在两种批评的声音:全盘否定和批判性审视,但其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如何运用儒家理论、道德观与技术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及技术的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经验,提出一套高级通用社会工作模式,供当今及未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之参考。本模式的设计运用古今中国文化的内涵,考察当今环境及需要,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开发人类潜能,使人类社会逐渐达到小康以及大同境界。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是根据儒学“易道”原理及伦理道德作为改变人的行为及其所在环境的准则,如何应用儒家变易、简易、不易的道理,为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及社会的规划与变革提供指导,乃是本模式的主旨。  相似文献   

16.
建构儒家角色理论——以竞小康致大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角色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的相关性、实用性及其贡献.讲解比较了古代儒家角色理念与戴维斯角色理论的历史、概念、哲学观及技术应用,以便促进社会工作者有效运用东西方理论.比较东西方角色理论的历史观念,西方理论主要是指角色理论,东方理论包括阴阳说、五行理论以及易经--古代华人的世界观.历史溯源的比较涵盖儒家角色理论,戴维斯角色理论.角色理论的基础方面,比较了东西方学者的观点.作者分析论语的内容,将其作为新儒家角色理论的依据,提到儒家角色的观念与实践在历史中如何被统治者曲解误用.近期的文献考察证明儒家角色理论仍存在于各不相同的华人社区中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及在美华人.作者根据当前的现实状况提出新八伦理论为当代新儒家角色理论的基础,研讨了它的优缺点.结论指出该理论可被应用于全球性社会工作的教育和实践中,以竞小康致礼运大同.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实习教育仍存在着教学内容不满足实际需要、专业实习与培养目标脱节等困境,项目管理通过对当前实习教育制度的补充,提高MSW实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促进实习目标达成和团队成员成长.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和框架研发MSW实习项目,以实践研究系统论证项目管理模式的形成逻辑,结合MSW实习的实际特点,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反思和构建MSW实习的项目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广州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为例,从实习接受单位、督导力量、高校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高校管理的配套支持、学生支持团队建设四个方面建立的社会工作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别要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但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缺乏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薄弱的现象。对此,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和加强专业宣传;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社会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性质 ,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解决助人 ;专业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助人 ;制度的社会工作以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政策和项目助人。不过 ,这种区分只是在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上有意义。现代社会工作是三种性质社会工作的有机整合体 ,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层次的意义。毕竟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导致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福利化导致了福利化的社会工作。典型地 ,社会工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福利发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