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益广告传播带来的社会效益使得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青睐。文章以Austin和Searle创立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外公益广告实例,从言语行为理论几个重要概念入手分析和探讨公益广告语的“以言行事”传播功能,揭示公益广告语言在广告传播效果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奥斯汀(Austin)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其学生塞尔(Searl)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语用学的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实践表明,言语行为理论能让我们把各方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3.
写作可以看作是书面的言语行为,因为每一个写作语篇都表达了一定的交际意图。一篇成功的英语写作是由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三个要素构成的。因此,英语写作学习者在强调词汇、句法层面的操练的同时,还应加强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的训练,从而更好的实现英语写作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4.
约翰·塞尔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语言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洋 《国际论坛》2013,(1):43-48,80
约翰·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对社会事实的分析当中。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关系理论发生了语言学转向。首先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国际关系学者是奥努夫和克拉托奇维尔,他们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发展出了一整套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语言在社会建构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托马斯·瑞斯的国际关系中的"争论逻辑"的概念,伊曼纽尔·阿德勒的共同体理论等也都带有语言学转向的色彩。因此,语言学转向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潮流,代表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由于米德社会行为理论的抽象性和多学科背景,对于这一理论至今鲜有系统的经验研究。文章认为运用多视角、关系及历史的社会研究方法,可以使社会行为理论在经验论证方面的难题获得解决,从而拓展现有社会研究方法的场域。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突出贡献,它对翻译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在言语行为的理论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被视为语言交际功能的核心,所以行事语力的翻译就成为了翻译的重点。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表达和判断原文对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作用的基础上,译者应当以语用等效的原则为指导,综合使用各种翻译方法,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称呼与会话含义间的深层关系在语用研究中涉及较少。本文通过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实例,试从两个方面对称呼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第一,称呼可以作为暗示会话含义、预设话语目的和意图的显性标记;第二,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看,一定语境中的称呼具有潜在的语力,即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从传统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认知语义学这三个视角出发。传统语用学认为,说话人采用间接言语行为是为了顾全听话人的面子。认知语用学认为,关联理论旨在探讨为什么听话人通常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语用推理这一问题。认知语义学认为,言语行为脚本既是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又是听话人理解话语所需的推理模式。言外转喻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听话人理解话语所需的认知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列举不同人物在不同语境下典型的行事动词,从言外之的、适从向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三个方面,对《西游记》(中英文版)前两回的言外行为进行语用分析,以此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进一步证明言语行为理论可广泛应用于文学语篇分析,尤其适于分析《西游记》等浪漫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0.
依照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以言行事哲学的分析理路,本文初步探讨了人的言语行为与制度生成的内在关系。第1节简要介绍了从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分析视角研究人类社会制度现象的一般意义。第2节则讨论了以言创生制度的基本哲学思路。第3节对以言创生制度的施事话语的形式条件进行了一些讨论。最后,第4节则探讨了以言创生制度事实和制度规则的道德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通过语言的表层结构,加上一定的语用背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就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语言学与文学评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莎剧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笔者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由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听话人依据动态语境因素对所听到的话语进行推理,寻求话语字面意义所传达的言语行为,最终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试图探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的内蕴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ustin取效行为内涵的基础上,扩展并重新界定了取效行为,通过对取效行为的界定来诠释言语行为的内涵: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通过行为意味着理解和沟通主体间、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行为应当成为参与社会实践,促进与变革主体间、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达彼此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可从哲学和认知科学两个角度研究。对间接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角度进行的,然而哲学并不能满意地回答受话者是如何以光速领悟说者的间接施为用意的。Panther和Thornburg提出言语行为图式的假设,认为言语行为是个整体,各部分由借代链接连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与比较合理的回答,是当代认知语用学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使得翻译研究得到长足发展。主要讨论了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对不同翻译文本体裁的解释力度和指导作用。通过分析言内行为对科技说明体裁类文本的指导意义,言外行为对文学体裁如小说或诗歌翻译的影响,以及言后行为对应用性体裁如公示语,广告语等翻译的重要启示作用,得出结论:在翻译过程中,针对不同体裁的翻译文本,言语行为理论的解释力度应该有所侧重和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言语行为理论灵活地与翻译体裁的选择结合起来,从而推动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在对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针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日语教学中应重视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广告是广告商与受众之间单向的、公开的、目标取向的交际活动, 起着提供信息与说服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宣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依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和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述评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解读广告英语的语用特征,从而为英语广告话语分析和广告翻译提供一种语用学视角。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能动地指导着翻译实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相等,而要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美国分析哲学家塞尔的继承和发展,成为语用学的支柱理论.哈贝马斯在批判地继承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以普遍语用学为哲学基础,创立了交往行为理论,进一步推动了语用学的发展.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及其局限性入手,探讨了交往行为理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交往行为理论的语用学意义,以及交往行为理论对以语言为媒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