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蒋廷黻的文化史观与中国近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廷黻(1895——1965),湖南宝庆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以后,先是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后又到国民党政府任高级外交官。所著《中国近代史》、《最近三百年东北外交史》,所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著作,以及在《清华学报》、《中国社会政治学报》、《独立评论》等刊物上发表的几十篇学术性、政论性文章,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史学观点,在旧中国史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任明华 《齐鲁学刊》2023,(2):131-138
王世贞编选的45卷本《艳异编》共431篇作品,目前篇目来源的考证存在不少错误,且未考出者尚夥。经比对,《艳异编》作品的直接来源至少有54种以上,其中有61篇录自15部史书,341篇选自28种小说、笔记,29篇选自11种丛书、类书、文集等。这体现出王世贞追求“艳异”的审美观、史稗相通的小说观、诗歌与散文相融的小说文体观。《艳异编》卷三六《宋朝》直接选自明陈士元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月序刊的《论语类考》,又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被寄给徐中行,则《艳异编》成书于1561—1566年。  相似文献   

3.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瞿林东教授所著《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论稿》)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唐代史学研究论著,也是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第一部断代史学研究论著。该书分上下两编,共辑入23篇论文。上编是唐代史学通论,论述唐代史学发展大势或某一侧面的成就,凡7篇。下编是关于史家、史书和问题的分论,按时间顺序编次,凡16篇。《论稿》全书重点论述了唐代史学发展的大势,唐代史学的社会作用,唐代史学的突出特色,对唐代史学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往深层挖掘出了一批不大为人们所关注的史学家。本文拟从这五个方面对《论稿》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4.
直书与曲笔     
“直书”与“曲笔”,是中国史学史上两种不同的传统和学风。它们之间的对立,不仅反映了不同的治史方法,而且往往也反映着不同的历史观点和政治观点。在唐代史学中,这种情况是非常突出的。唐刘知几著《史通》内外四十九篇中的《直书》与《曲笔》两篇,所发  相似文献   

5.
庄子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不但有不少专题论文问世,还先后有几部专著出版。著名学者、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张恒寿先生的《庄子新探》作为《中国哲学史丛书》之一,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考论《庄子》各篇的时代真伪,以善于独辟蹊径、开拓视角见长;下编主要分析庄子思想,以见解新颖、说理细密取胜。上下编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浑然一体。上编是下编的立论基础,下编是上编的引申发挥,富有逻辑性和论辩力。 一 《新探》上编考论部分,结集了作者从三十年代当研究生至今的研究成果,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是倾注作者心力最多的部分。 《庄子》三十三篇传统分内、外、杂三部分,从宋代苏轼以来,对其中的真伪多有怀疑。有的认为大部分篇章都是庄周手笔;有的则认为只有少数篇章可信;有的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多系伪作,有的则认为内篇绝非庄子思想,倒是外杂篇中某些篇更真实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当今,一些哲学史著作,各依据自己对《庄子》各篇可靠程度的理解立论,因之在取材和评价上有很大差距。不解决这个材料真伪问题,就失去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季羡林羡林按:拙著《糖史》,内容虽涉科技及农业,但醉翁之意实在阐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全书共分二编:国内及国际。国内编共含十章。《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为第十章,即最末一章。山东大学《文史哲...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法律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简史》第242页将《新社会观》的出版时间写成一八一二年。李凤鸣先生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第179页却写为一八一三年。这两种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据查:《新社会观》由四篇论文组成。第一篇论文于一八一二年写成,一八一三年初发表。第二篇论文于一八一三年底写成并发表。第三、四篇也于前后不久写成。再,《欧文著作目录》把该著作的出版时间定为一八一三——一八一四年。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8.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9,(4):151-151
《周易本义》(李红著)于2009年3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共分三编:上编是《周易》经文,以传世通行本与马王堆帛书本逐卦对照,附以《彖传》、《象传》和《文言》;中编是《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以上两编均有白话译释。下编则“是参悟《易》道和《周易》入门的知识”,有《悟(易)本相》、《读(易)举隅》及《读(易)入门》三篇。这三篇更能看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笔者作为一个思想史研究者,面对中国佛教史种类迅速增加之时,偶然阅读中山大学出版社所出谭世保之新作《汉唐佛史探真》(以下简称《探真》),大有“其乐不可言”之感。《探真》一书共27万字,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对汉唐时期最庞大的经录《开皇三宝录》的辨伪,下编是对汉唐之际佛教若干重要史实的探讨,该书学术功力深厚,见解新颖深刻,为研究者深入汉唐佛史堂奥扫清了障碍,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98学术窗     
《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余三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22.5万字。该书前有王富仁教授撰写的长篇序言材于研究者的研究》。全书分为三编:上编“学者研究”,包括一篇综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术一瞥》)、四篇关于哲学学者研究的论文和六篇关于文学学者研究的论无中编“学者风采撷录”;下编“学术书评”。王富仁“序言”指出,著者“把自己这部著作定名为《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我认为是很好地抓住了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学术文化发展的特征的”。《阐释修辞论》童山东、吴利权著,首都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戏剧史”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新的学科,先后出版了《新中国话剧文学概观》(张炯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高文升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研究》(高文升著)等专著。这些专著,为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最近出版的《中国当代话剧论稿)}(倪宗武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这一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论稿》分上、下两编。上编重点探讨当代话剧发展的轨迹及特定阶段、特定题材的话剧创作;下编侧重研究建国以来重要作家作品及有争议的戏剧现象。它…  相似文献   

12.
我县开展编史修志工作八个月来,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全县四百多名专(兼)职人员的共同努力,做了大量工作,有关单位如地震办已编写《常武地区地震史》初稿,气象局编写了《百年灾害性天气年表》初稿;全县六十七个公社(镇)已有夏溪、鸣凰、横山、三井、龙虎塘、前黄、湖塘等十四个公社(镇)撰写了部分篇、章初稿。但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对编史修志工作的重要意义还认识不足,“三子”(班子、房子、票子)没有真正落实;有少数单位专职人员质量不高,工作迟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逻辑思想史发动于何时?开创者是谁?学术界对此似有定论。温公顷先生的《先秦逻辑史》第一章《邓析》中明确写到:“我门把邓所作为先秦逻辑思想的开创者。”①汪奠基先生的《中国逻辑思想史》第一编第一章《先秦名辩学派的逻辑思想》也从“邓析与形名”介绍起②。周云之等著的《中国历史上的逻辑家》的第一篇即为《邓折在“两可”之说中所反映的逻辑思想》.可见也把邓析看成是中国第一位逻辑学家。近年来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陈孟麟《孔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一文提出新的观点:“中国古人逻辑思想的发端,以孔子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三十五年研究概况建国三十五年来,五四运动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49年到1965年是五四运动史研究的开发阶段。这一阶段搜集出版了部分重要史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室编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等上十种。史学工作者还试图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概括这一历史。华岗的《五四运动史》、黎澍的《从辛亥革命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丁守和、殷叙彝的《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堪称颇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5.
初识冯象先生的文字,是在《读书》上的“政法笔记”专栏。他的文章不落窠臼,不论标题立意还是观点论据,都能使读者眼前一亮,如《孔夫子享有名誉权否》《性贿赂为什么不算贿赂》《正义的蒙眼布》等篇章,均令人不忍释卷。除两篇前言和“法律与文学”这篇代序外,《木腿正义》(增订版)共有31篇文章,其中上编研究法律(包括法律教育、法学方法),下编讨论语言文学、宗教神话等。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中国近代报刊之最》云:“我国最早的白话报,是一九一八年由进步知识分子在无锡创办的《无锡白话报》”。其实,在这之前,早就发行过几种白话报了。据蔡元培回忆,“民元前十年左右,白话文也颇流行,那时候最著名的白话报,在杭州是林獬、陈敬弟等所编,在芜湖是独秀与刘光汉等所编,在北京是杭辛斋、彭翼仲等所编,即余与五季同、汪允宗等所编的《俄事警闻》与《警钟》,每日有白话文与文言论说各一篇”(《中国新文学大系异论·中国的新  相似文献   

17.
辽代是我国历史上由契丹贵族统治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历时二百余年,对我国北方和中原政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辽代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辽代的著述能反映出契丹贵族接受汉文化、不断汉化的过程,反映辽代文化的面貌.但,由于宋辽时书禁甚严,辽朝灭亡时文化典籍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以至辽代书籍传世不多,《辽史》也没有艺文志载入.宋代以来,私家目录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对当时所见辽人著述作了介绍,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等也对辽代著述作了著录.清代以来,许多学者补编辽史艺文志,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清黄虞稷编《千顷堂书目》补辽代部分,列书目11种,清倪灿、卢文 编《补辽金元艺文志》辽代部分一卷,列书目11种,清金门诏编《补三史艺文志》辽代部分一卷,列书目64种,清钱大昕编《补元史艺文志》附辽代部分一卷,列书目27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收尤袤诗64首,仅少量诗原题有系年;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全宋文》收尤袤文56篇,只38篇明确列出写作年代。尤袤诗文系年卓有成效的学者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吴洪泽,吴先生确定了尤袤诗30首、文41篇的写作年代。笔者对吴先生的尤袤诗文系年成果进行补正,涉及诗9首、文10篇。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仲夏,我曾草就一篇短文(《试评刘知几纪传史评论的失误》,《中学历史教学》1983年第5期),将“抑马扬班,轻通史而重断代”作为刘知几纪传史评论的失误之一。然其文言未尽意,因撰是篇,再述浅见,欢迎识者指正。刘知几果真“抑马扬班”吗?结论应该在论证之后。刘氏明言: “逮《史》、《汉》继作,踵武相承。王充著书,既甲班而乙马;张辅持论,又劣固而优迁。然此二书,虽互有修短,递闻得失,而大抵同风,可为连类。”(《史通·鉴识》)这是刘知几对马、班的基本立场,这种看法并不存在抑谁扬谁的问题。在理论原则上,刘知几主张兼采各家之长,反对“以彼所长,而攻此之短,持此之是,  相似文献   

20.
《悲佃篇》是刘师培在辛亥革命前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第15号上。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把它作为革命文献看待。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将它作为革命派的代表作加以辑录,李时岳《论光复会》一文甚至称赞:“这是辛亥革命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一篇最精彩的论文。”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从表面上看,《悲佃篇》确实是很“革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