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啪嗒!有石子丢在花房那面木板上的声音,把我从迷糊状态中惊醒。我急忙叫醒纳尔吉。这时,我们听见花房里的姑娘唱起了一支歌,声音不怎么响亮,却很入耳。可惜她用摩梭语唱,我不知意思是什么。 “那是人家阿夏来了。”被我叫醒的纳尔吉揉揉眼,不高兴地说。 “告诉我,她唱了些什么?”我兴致很浓地问。 纳尔吉说:“她唱的是支古老的走婚歌,内容是现代的。歌词大意是:妈妈她已经睡着了很长的时间,这时候你才来,你不怕别人听见吗?还不快点儿进来。” 歌声一落,走廊木板上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什么时候留传下来的这奇特而又神秘的阿夏走婚制,使这片土地显得这样神奇?随着花房里的响动逐渐消失,夜又悄悄恢复了平静。  相似文献   

2.
穿越红水河     
黄凤显 《中国民族》2008,(12):103-104
当我还是壮乡的一名牧童时,有一首情真意切而气势磅礴的歌就唱遍了八桂大地:红棉花开红万里,红水河畔歌声起……。后来,还知道家乡有位诗人写了一首有名的诗作——《大山里流出一条红水河》。  相似文献   

3.
沪沽湖声名远播,还是近几年的事。当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奇美丽的地方时,我已经成家了,如若不然,我或许会只身前往泸沽湖,到那里安家,到那里去寻找自己情感的皇天后土。 第一次认识泸沽湖,是在昆明。那时,我在一家公司里打工。公司的员工里,就有一位摩梭姑娘,来自泸沽湖畔的嘎拉村。在“五四”青年节联欢晚会上,她用汉语为大家演唱了一支摩梭人的《迎宾歌》,清脆嘹亮的歌声,把整个晚会推向了高潮,把我们的思绪全部带向了她梦中的故乡: 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是朋友,就是朋友,玛达咪!上火铺给你留着座位呀。谢纳米给你留着小舟。你看那多情的格姆女神,也向你伸出了热情的手。玛达咪……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不要走,不要走,玛达咪!温暖你的心有苏里玛酒,甲搓体跳到月照当头。这里是深情的一方热土,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壮族农村中,有一种群众性的歌唱活动,叫作“歌墟”。壮语原称作“窝埠坡”或“窝坡”,因为这个词并不含有唱歌的意思,后来便把它叫作“歌墟”了。“歌墟”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傍晚,青年男女身着整洁的服装,从四处聚拢而来。女子三五成群,男子四六结队,互相寻找对象,这一组用歌声向另一组挑战,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于是歌声四起,此起彼伏,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5.
我们踏进著名舞蹈家康巴尔汗家的客厅时,屋里已高朋满座,一对维族中年男女正弹着热瓦甫如醉如痴地对唱着。我们悄悄地坐在自治区政协海吾尔·铁木尔身旁。他斜过身来小声说:“他们唱的是我们维吾尔族古老的民歌——《路》。这支歌,我还是在去台湾访问演出时听他们唱的……”  相似文献   

6.
初见游谊 朋友介绍我一定要写写游谊,说这女孩子特别了不起,专门给演艺圈大腕明星设计服装,如彭丽嫒、殷秀梅、关牧村、倪萍…… 约好在她的工作室见面。如果不是游谊在电话里强调说明,曾来过无数位大腕的工作室,就在这幢破旧居民楼一个普通单元房里,我简直找不到童话般的“莎绯服饰公司”。 游谊比我想象中要年轻,要清秀,可谓不带一点儿烟火气。她穿一件宽松短袖白T恤,一条纯棉蓝底白花休闲裤,脚上是一双花木屐,一副翩翩如仙的模样。她微笑起来,宛苦一个可爱的女中学生,和我心目中的女设计师相距甚远。 她先给我介绍了她的黄金搭挡华姐,一位年逾不惑却精干朴实的女性。这个公司就是她俩创建并一直并肩战斗,给这个  相似文献   

7.
蔚蓝的天上飘着白云, 白云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牧人之子》这支歌,在学校时他最爱唱。理想的翅膀早已随着动听的歌声飞到草原上。1965年,他从河南省郑州畜牧学校畜牧专业毕业了,他第一个报名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王培尧”,他的名字第一个写在大红纸的“光荣榜”上。  相似文献   

8.
在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中,78岁的土家歌王谭明税在唱歌,我们几乎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心灵却被他所深深震撼。导演说他在歌舞剧中是一个符号般的人物,是全剧的灵魂。正是这位土家老人用充满沧桑的歌喉,为很少有人能完全听懂他唱词的观众吟诵了一曲山水绝唱。他的神态,他的声音能带我们回到人性最本真的状态,帮我们找回最自然的感觉……人物特写19年前去湖北恩施清江边的野三关采访时,我还是个青涩的小记者。那时偏僻的野三关小镇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倒是野三关的土家人当时表演给我们看的“撒尔嗬”(聚居在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以欢乐的…  相似文献   

9.
魂绕黎平     
黔东南红土地上的黎平,是个侗族小县.3年前的秋天,在黎平县铜关乡,我度过了浸泡在侗族大歌中的一夜. 灯火初上时,下田收稻的人才陆续回家.热情的铜关乡文化站站长吴定辉把我们引到他家,又邀来了村里善歌的小伙、姑娘和大叔.在堂屋里,六七个小伙子清清嗓子先唱了起来.我不懂侗语,只觉得他们唱得轻松得意.一位朋友稍后译给我听:“岸边的人撒下网,是为了抓住大鲤鱼.我们这伙男青年,今晚撒下的网,每网捞上来都是空的.”这分明是一首情歌,似乎含有失恋、  相似文献   

10.
侗寨三题     
琵琶歌大山睡了森林也睡了惟有林中明月在静静地听好似风声由近而远由远而近好似泉水叮咚叮咚的在山野间行进侗乡的木楼。大野似的宁静琵琶歌手的嗓音比晨露还要清新多么会抒情天也垂泪地也动情。土琵琶的弹奏声仿佛来自月宫要想作知音要用心灵去听不然怎么会懂得从心灵流出的歌声听着琵琶歌  相似文献   

11.
世上有一些歌,偏偏可以苍苍茫茫、曲折无已地唱;人间有一种情,恰恰能够借助于歌声唱得人心惊肉疼,直到人生本身被唱成一块既可疑又美好、既医不利索又撂不下的什么病! 内蒙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和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花儿呀,乍听时想问的问题很不少,而今还需要答案的已经不多。正如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懂歌的人都会在歌声掠过之后保持应有的沉默,并且在沉默中反思我们各自的一生和爱情…… ——题记  相似文献   

12.
二十五岁的朝鲜族女歌手赵玉衡,是位煤矿工人的女儿。她在下乡插队两年后,考入延边艺术学校音乐专业学习声乐。在校期间,她曾参加省里举办的音乐会,崭露头角。七八年,被分配到延边歌舞团。赵玉衡既受过西洋发声的专门训练,又受到过朝鲜族民歌演唱的技巧指导,延边人民常夸耀她唱什么就象什么。《我就要嫁给他》,是她最拿手的歌,她唱得声情融贯,准确地表现了一位  相似文献   

13.
蒋文 《民族论坛》2013,(3):44-45
正无论你走在南岭群山或是潇水河边,不经意间,你就可以听到朴实自然的歌声穿越山林,回荡在山谷,向人们宣示着这个民族鲜明独特的个性,山水也因此而生动起来。瑶山人无事不成歌,瑶山无处不有歌。瑶歌是瑶族人民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的文艺活动,是他们沟通心灵、交流经验的主要方式。而在江华的山岭河谷间,在影影绰绰的云雾缭绕中,她的歌声高亢嘹亮、深邃悠远,被瑶家人亲切地称为"歌妈"。她就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王大歌》的传承人——赵庚妹。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次去观摩音乐课,走在校园宁静的林荫小道时,忽然被一阵和谐的歌声吸引,循着声音过去,只见四个女生围坐在大树下的石凳上正深情投入地唱着一首四重唱歌曲,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居然唱得那么和谐。当时我惊呆了,学生的音乐素质是如此之高,瞧那忘我歌唱的神态,这才是爱音乐到极致的体现呀。我马上想到了我们的学生,能有多少学生可以做到这样?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次去观摩音乐课,走在校园宁静的林荫小道时,忽然被一阵和谐的歌声吸引,循着声音过去,只见四个女生围坐在大树下的石凳上正深情投入地唱着一首四重唱歌曲,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居然唱得那么和谐。当时我惊呆了,学生的音乐素质是如此之高,瞧那忘我歌唱的神态,这才是爱音乐到极致的体现呀。我马上想到了我们的学生,能有多少学生可以做到这样?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6.
韩晗 《民族论坛》2006,(6):49-49
如果让我谈《大国小城》,我更愿意从整本书的成书过程去进行,因为经历了两年的行走,的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看到了不少的风物,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次行走,就是一种“异地反思”的过程。(一)对于民族地区古镇首次感兴趣是在2004年5月,当时新华集团邀请我去桂林参加书市。这是我首次去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旅游。刘三姐的歌声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异域文化的冲击。这是和我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一种文化氛围,有随性而发的歌声,有异彩纷呈的景色……正如克罗齐所说,美往往能激发一种创作冲动,就在从桂林返回成都的飞机上,我灵感来袭…  相似文献   

17.
刀丫.刀丫     
刀丫.刀丫张鹰为了一个绚丽的希冀,她艰苦跋涉在透迤绵延大山里的羊肠小径,让时光雕琢……赵春晖是在用剪刀剪着她心灵的人生图画。生活在大山中的女孩,对自然感悟得最深沉,最透彻,也最真切。春雨纷飞,落满衣衫,掠过迷的村寨。蓦然回眸,赵春晖被眼前的景致所震撼...  相似文献   

18.
走进布依族山寨,好象来到了歌的海洋,到处飘荡着婉转悠扬的歌声。布依族人民很爱唱歌,善于“以歌代言”。劳动生产、日常生活、逢年过节、请客吃饭、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歌声的陪伴。尤其是办喜事的时候,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至于青年男女之间,唱歌更是他们倾吐爱情必  相似文献   

19.
社具出工过山沟社员出工过山沟,歌儿飞出口:谈有将她英雄的爹辜彭她锐我爹为解放献出了生命,可我比他还才民不够。“九山九岭不算宽,种遏五谷夺丰收!在合作社的土地上,今天人来了阿尔妞妞;猪儿在坡上寻食,禾地里歌声悠悠。山山岭岭都在听,社员搏眼到山头。在我们合作社里书记扶犁在前面,社员搔姗后面走。在我们合作社里,阿普日夜摆古;①不讲支呷阿龙的故事,①也不摆瓦西娘娘怎样在高山落户。①云头翻起千层浪,银姗落处缘油油。只听歌儿还在唱,布谷声声报丰收。一条条血路从阿普的括里展开,一串串泪水从大家的眼里流出,一扇扇r,窗从阿普的眼…  相似文献   

20.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每每在我脑中回荡时,我一定是在故乡或是在回故乡的途中。因为这时,这首诗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从来都不会是“短命的文艺”。他一定有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他的笔永远向着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我对故乡同样爱得深沉,也会思考“故乡,我拿什么去爱你”?利川市“共同缔造”文学采风一行人,带着各自使命,相聚于三月的春风中。眼前的故乡像刚睡醒的样子。她在等待春天,等待一场盛大的精神播种。她问我们为什么采风,我告她,是为了更懂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