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饲养早秋蚕的特点:一是气温高、湿度大.有时超过蚕的生长发育要求.使蚕体生长发育失调、抗逆性的减弱;二是春、夏蚕连续饲养后,病源积累多、毒力强、繁殖快,使早秋蚕容易发病;三要桑树病虫害多,携带有病源,容易传染蚕病,从而使早秋蚕低产欠收;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和当地蚕农的经验,将养好早秋蚕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严格消毒防病.控制蚕病危害。由于春、夏蚕饲后,病毒多、毒力强、传染面大,要认真进行“三消”防病。即养蚕前彻底打扫清洁和消毒.把一切蚕病消灭在养蚕以  相似文献   

2.
控制蚕病发生是夺取蚕茧丰产的关键。关键在于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养蚕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性蚕病,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传染的结果。为确保养蚕过程中少发病或不发病,就必须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农村调查,发现养蚕中存在许多问题是带共通性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消毒不严。蚕桑重点区域的蚕农多数能坚持搞蚕体、蚕座消毒,但大面积消毒较差,并有走过场的现象;有的农户则不消毒。桑叶消毒更谈不上。(二)舍不得淘汰弱小蚕。弱、小蚕是导致蚕病暴发的祸根,许多蚕农总舍不得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病,龟苗放养前要进行龟体消毒。长期以来,一些养龟场、示范户大多采用高锰酸钾、食盐、抗生素等溶液浸泡消毒,由于用这些溶液消毒操作难,要求高,稍有差错就易产生副作用。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养龟大王张林,经过大胆创新,采用维生素 C 溶液浸泡消毒,不但效果好,成本低,而且操作很简单。  相似文献   

5.
饲养晚秋蚕一般从9月上中旬到10月上中旬。方法是:(一)严格消毒,控制蚕病危害。饲养前半月将蚕室打扫干净,蚕具洗净晒干;蚕室地刮去一层表土填上新土,用20%的石灰浆粉刷墙壁;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洒蚕室地面、墙壁和蚕具,关闭门窗,使其阴干。饲养过程中,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小蚕期用新毛巾沾取将桑叶两面轻轻擦拭后饲喂,大蚕期在晴天中午用澄清液湿叶后饲喂,以防蚕子食下病原物;对蚁蚕和各龄起蚕、盛食期蚕各  相似文献   

6.
蚕从四龄饷食到老熟上簇,这段时期称为大蚕期。在养好小蚕的基础上,根据大蚕生理情况,保障饲养必需的生活环境条件,进行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蚕茧单产高,质量优,效益好。(一)饲育方法。(1)室内蚕架蚕箔育。根据养蚕量的多少来确定蚕的数量和蚕架的多少层高。为了饲养操作方便,蚕架层高不超过12层、层高16.5厘米,总高度不超过233厘米。蚕室要有对流窗,蚕架只能放蚕室两边,不  相似文献   

7.
《七月》是《诗经》中的著名篇章之一。对这首名诗,名家多有精要的注释。诗的第三章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等述说蚕事的句子。其中“蚕月条桑”句,当今流行的注本是这样解释的: 余冠英《诗经选》155页:蚕月,指三月。条桑,修剪桑树。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460页:蚕月,养蚕的月份,指三月。条桑,修剪桑树。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23页:蚕月,养蚕之月。条,此处作动词用。条桑,犹言修剪桑枝。  相似文献   

8.
李莫 《人生与伴侣》2009,(12):19-19
使用消毒液前要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其操作。消毒时最好戴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消毒满一定时间后应打开门窗通风。  相似文献   

9.
养蚕“总动员” 本学期四年级《科学》教材的第二单元是《养蚕》,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四年教这个内容了。以往我总是布置孩子们养蚕,而自己却是“旁观者”,心想:凭自己肚里这点“墨水”,还怕十岁左右的孩子?今年在上《养蚕》的第一节科学课时,我由谜语导人,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到了是蚕。于是我问孩子们:“关于养蚕,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研究蚕的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蚕业产业化、科技创新及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展望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蚕业。指出建立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蚕区布局、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养蚕户、稳定一体化的企业经营机制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蚕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蚕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应放在蚕业基础研究、蚕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省力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体系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上 ;同时指出中国蚕业发展应走工业化和生态化模式之路  相似文献   

11.
据养蚕专业户介绍,防止蚕病的发生,可采取如下的“十看”法。一看群体发育。收蚁时,如孵化不齐,蚁蚕大小不匀,头大尾小,吐丝多,向蚕座四周乱爬,表明体质虚弱;饲养过程中,甩手触蚕体或把蚕提起,如蚕立即收缩,有反抗作用的为健康蚕;无感觉的表明体质虚弱,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科学课的养蚕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观察蚕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是学生认识动物生命周期的好窗口.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的了解,而不是一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一、制作蒸笼蒸笼为一竹制圆形容3.1、6和7公斤;各龄蚕饲养时间若有增加,器,形似家用炊食蒸笼。每格高8—10厘米,其给桑量则视蚕头密度、气温而定。给桑直径70—80厘米;在笼高2.5—3厘米处设底,动作要快,厚薄要匀。给桑完毕调换蒸格底用竹片并列镶嵌而成,两块竹片间留0.1位置,上调下、下调上,使每格蚕感温均厘米宽缝隙,底面平坦,笼周沿不能漏气,匀,发育整齐。格与格重叠结合要紧密。养蚕时,将若干六、调节气候小蚕期温湿度标准为:格重叠起来,最上层加盖。生产实践证明,1龄—2龄,温度26.5℃—27.5℃,干湿差一张蚕种仅需6格蒸笼即可饲养至第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稻田养鱼规模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许多地方鱼病防治工作没有相应跟上,鱼病的发生与蔓延日益严重,造成稻田养鱼重大经济损失,也挫伤了部分养鱼户的积极性。为遏制鱼病发生,确保稻田稻、鱼双丰收,应加强鱼病防治措施。(一)、严格消毒。第一,稻田消毒。多年养鱼且鱼产量较高的稻田,鱼病病原体种类复杂,数量较多,更要严格消毒,在养鱼前7—10天,亩用50—70公斤生石灰,  相似文献   

15.
田时铭 《小康生活》1997,(10):38-39
小蚕笼箱密闭育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点,研究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方法,。即将蚕饲养在专用的笼箱内,给桑叶后即把笼箱密闭起来,使蚕与外界环境隔离,在笼箱内形成一个微气环境,桑叶在饲养笼箱内经8小时后的保持新鲜,蚕儿食入量和消化量高,生  相似文献   

16.
在蚕卵的催青前期,采用rc——照射仪照射丙二胚子能明显的增加蚕茧产量和茧丝质量。这是我们从1990年至1995年在湖北省罗田、英山和随州等县(市)试验示范四万多张蚕种采取的养蚕增茧新技术措施,受到了蚕农和领导的欢迎与重视。农业部1993年将此项目定为推广项目。rc—照射仪在蚕卵催青前期照射丙2胚子,胚子发育快,孵化提前,蚕期发育加快,食桑旺盛,蚕体强壮,病蚕少,死笼率降低,蚕茧产量和茧丝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观察日记     
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拥有无穷的奥妙。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会有更多发现。比一比,看一看你的作文能得几张?格式正确。日记的形式灵活,可以不加题目,但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观察记录时,不必把每个细节都记录下来,那样就成了流水账了!一定要有选择、有目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虽然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没有严格的规定,但作为一篇作文,用好词佳句、好的修辞方法加以润色,还是必要的!显身手养蚕日记4月26日星期日阴我的蚕卵出小蚕了,…  相似文献   

18.
蚕丛考     
蚕丛氏作为擅长养蚕制丝的部族,即以蚕而得名.蚕丛之"丛"应读为"宗",蚕丛氏实即蚕宗氏,和河宗氏的命名方式一样.蚕丛氏大约在夏代就从岷山辗转迁徙到达成都平原,成为了第一代蜀王.蚕丛纵目,而我国文献记载上的纵目之人和昆仑(岷山)关系密切,他们应当是岷山地区的古部族共同的信仰.三星堆的纵目神像为鱼凫族的信仰,而鱼凫族同样源于岷山.  相似文献   

19.
    
爸爸从超市回来,给我买了四条可爱的蚕宝宝,我仔细地打量着几条蚕:淡黄色的幼虫,又瘦又小,连一厘米还不到,我对爸爸妈妈说:“这几条蚕太小了,但我一定要把它们养大。”爸爸妈妈齐声说:“那好,养蚕的任务的就交给你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专业户》杂志96年第1期刊登的题为“养蚕的神奇草——蚕桑草”的文章,本人不敢苟同,特借贵刊一角,告诉广大农民兄弟、该草养蚕并不理想,蚕桑草又名剑叶草、剑蚕草,1988年四川省剑阁县科协鉴定后暂命名为“蚕桑草”。1989年2月15日,《四川农村报》报道了该县农民徐明远种草养蚕的消息后,一段时间,在我国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