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蕾期巧管棉,质好又增产。”棉花从现蕾到开花这段时间称为蕾期。蕾是花的雏形。现蕾后,大约25天,即陆续开花。棉花蕾期,气温逐渐增高,光照充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植株营养体迅速增大,既继续长根、茎、枝、叶,又要现蕾,继而开花,为丰产奠定基础。江准流域棉花蕾期多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这些地区多数年分出现多雨高湿的梅雨天气。  相似文献   

2.
棉花从现蕾到开花这一段时期叫蕾期。蕾期是棉株由单纯营养生长转化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蕾期不仅继续长茎生叶,而且开始增枝长蕾。既要搭丰产架子,又要为开花结铃积累养分。所以,蕾期生长状况如何,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袁军 《小康生活》2004,(1):12-13
(1)合理施肥。一是在3月上旬枝梢开始萌发时施催梢壮蕾肥,促进抽生健壮,提高开花质量。一般每株施腐熟人粪尿70-100公斤,或尿素250-500克,磷肥300克左右。如越冬肥施得足,可少施或不施,待清明前后现鱼子大的绿色花蕾时,视树上花蕾多少酌情追施。为了有利于开花受精,减少落花落果,蕾期可喷施0.1%硼砂溶液和0.1%疏酸锌溶液。二是在5-6月份深施一次厩  相似文献   

4.
棉花从开花到吐絮叫花铃期,一般从7月上旬至8月上旬,约50—60天,这一时期是形成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生育最快,日增高2-3cm,2—3天长一果枝,能吃能喝消耗大,既蕾开花长个子,又结铃长铃增铃重,这一时  相似文献   

5.
1、蕾期当棉花主茎叶达7-8片,株高20-25cm时,对长势较旺,叶片肥大,叶色深绿,株高日增量超过1cm的棉苗,亩用50%矮壮素1ml或缩节胺纯品0.5-1克,或25%助壮素水剂2-4ml,兑水20-25公斤均匀喷雾,能促进根粗苗壮,定向整形,增强抗逆性,促进现蕾,早开花。2、初花期于棉花主茎叶片  相似文献   

6.
棉花花铃期是指从开花到吐絮的一段时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易发生矛盾的时期。田间管理应以合理运筹肥水为中心,同时做好化调、治虫、整技等工作。在蕾期增蕾稳长的基础上,调节好棉株生产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使个体和群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协调,使棉株能够长出足够的果枝和果节,使棉田能保  相似文献   

7.
棉花蕾期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必须抓好以下几点:(一)整枝摘蕾:整枝的目的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调解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方法是:打顶尖、打群尖、抹赘芽、去叶枝、去老叶;对高肥水棉田应摘早蕾,一般在现蕾苗中后期进行(约6月底前),每株摘蕾不超过10个,主要摘掉第二果枝上的蕾,摘苗同时配合施速效肥,亩施尿素3至5公斤;(二)中耕培土:苗期中耕3至4次,深约5厘米,蕾  相似文献   

8.
加强肥水的管理入秋后,每七天向盆土内施一次有机肥液,以磷肥为主,同时应再追施一次浓度为0.1%的磷酸二氯钾水溶液,并注意将秋天萌发的嫩梢剪去,因嫩梢到入冬不能成熟,白白消耗养分,及时进行修剪,可达到催蕾的目的。盆土不可过干过湿入秋后,对盆栽梅花逐渐节制浇水,盆栽梅花对水分十分敏感,盆土过湿易引起过早黄叶、落叶,甚至沤根而死亡。盆土长期过于干旱,也易造成落叶,影响孕蕾开花。因此浇水要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秋凉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以利枝条充实。适当进行修剪整形要使盆栽梅花开花多而美,可对其采取疏枝、整形等手段。盆梅侧枝先端长出的条枝,花芽少,要适当剪短,侧枝上的粗壮徒长枝、瘦弱纤细枝、交叉枝、重叠枝,密集枝及枯死枝要全部剪除。到了秋天,长枝留五个芽短截,使枝条偏疏,枝姿优美,开花也就多而大。经修剪整形后,翌年开花就花繁、花大、花艳了。另外,盆栽梅花从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随着叶片的同化和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的回流积累,根系生长出现高潮,此时应给根系生长和吸收营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如经常给盆土进行松土、避免盆土过干或过湿,适当施用有机肥等,这样有利于盆栽梅花的孕蕾、开花。还要注意的是,入秋后,盆栽梅花的病虫害相对减少,为了减轻喷施农药对叶片的刺激,施药浓度应偏小,喷药次数也不必过勤,这样就可避免落叶和落蕾现象。大风也是造成落叶的因素之一,如遇大风,可把盆端至避风向阳处。  相似文献   

9.
春化处理对大白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不同冬性的大白菜为试材,在0~3℃分别处理0,15,20,25,30天,结果表明:2#、3#、4#冬性最强,其中4#未经过对照处理未见抽薹,1#、5#冬性居中,6#、7#、8#、9#冬性最弱,6#、7#、8#最佳处理天数为15天,9#最佳的处理20天春化处理时间越长,现蕾的时间越早。春化处理15天,现蕾的天数为33.3天;春化处理20d、25d、30d现蕾所需的时间差别不明显,分别为29.4d、27.6d、26.8d。而未经过春化处理的大白菜所需的现蕾天数较长,为40.1天。春化时间越长,开花的时间越早,未经过春化处理的大白菜开花所需的天数最长为平均52天。  相似文献   

10.
丰泉 《小康生活》2000,(7):14-15
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可以促进棉花早发、早熟、优质、高产。但早衰是地膜棉的致命伤。其原因如下:(一)早发脱肥是因前期气温高,棉苗发育早,到了7月中旬形成“上部开花,下部结桃,四周现蕾”的生育势态,生育进程决  相似文献   

11.
温暖的记忆     
二十多年前,母亲一个人管理着近两亩棉花地,是植棉组的组长。一株株棉花从育苗、栽种、坐蕾到开花、挂桃、结果,要穿越几个月的时光。其间,有两次绽放,起初是五彩缤纷的花朵,后一回则是洁白柔  相似文献   

12.
四季开花菊,是菊花的一个新品种,一年四季都可开花。满足了人们在不同季节赏菊的愿望。它株型紧凑,从栽培定植到现蕾开花,仅需30—35天。五一节前就可上市。该花色彩艳丽,有金黄、桔黄、粉红、红黄等颜色,花型也极富变化,有舌状、莲座、勺药、平瓣等型。是客厅、宾馆单位和会场的点缀珍品,亦是公园、街道等场所布置花坛、花景的最佳品种,也是现代人们馈赠的佳品。四季开花菊适应性极强,气温在五度以上时就可周年栽培,我国南北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一般棉花蕾铃脱落约占总现蕾数的60%-70%,严重的可达80%。减少棉花蕾铃脱落对于棉花稳产高产,有重要意义。怎样减少棉花蕾铃脱落呢?一是改变栽植行向,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率。研究证明,东西行向栽植比南北行向单株受光时间长,田间温度升高迅速,棉株发育速度快,现蕾早、开花早、裂铃早,铃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从现蕾至开花为中期,从开花至成熟为后期,这两个阶段的长短,与品种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春播向日葵一般为55~70天,在这期间正值高温多雨的盛夏季节,是向日葵病、虫、草“三害”发生的高峰期。只有搞好“三害”防治,谨防危害,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空壳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植株缺水。向日葵从现蕾到开花基本结束,是形成花盘和种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植株的需水量占它一生中需水量的60%以上。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就会使种子发育不良,形成空壳。二是授粉不好。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据试验,用纱网覆盖的花盘空壳比蜜蜂可以接近的花盘多3倍。授粉期如遇连阴雨,空壳还会大大增加。要减少向日葵空壳,一是浇水施肥。在向日  相似文献   

16.
周冀衡 《小康生活》1995,(10):14-15
烟草是经济效益高,技术较复杂的经济作物。烟农们常用“种好黄金叶,种坏一把草”来形容烟叶种植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其经济效益影响之大。而打顶抹杈技术又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所谓打顶,就是除去顶部的花。因为烟株主茎顶端的顶芽,在生长后期将现蕾开花而消耗大量的营养,随着开花和种  相似文献   

17.
一、弃尾芽:试验证明马铃薯的尾芽成株后,产量仅是顶芽或侧芽成株苗的1/3,为此,在切种薯时应对尾芽弃置不用。二、去花蕾:马铃薯的商品是地下的块茎,无需开花授粉获得,且孕蕾开花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想获得高产,须见蕾就掐去,节省养分促进块茎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天天 《山西老年》2012,(12):44-44
米兰越冬温度以10摄氏度~12摄氏度为宜。过低易落叶,过高则顶芽容易萌动,长出细嫩枝叶,次年移出室外容易干梢,影响开花。含笑越冬温度以5摄氏度~10摄氏度为宜。要注意适当通风,节制浇水。如室温超过15摄氏度,则秋季已形成的花芽会提前孕蕾开花,但花的香味极淡,品质不佳。  相似文献   

19.
枣树的施肥必须掌握枣树的需肥时期,有适期肥才能及时发挥肥效,有利于吸,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及品质。一般于实采收前施一次基肥,其目的在于增加体的贮藏营养,以满足翌年萌芽、花芽化、开花坐果的需要。在施足有机肥的础上,一般每株树加施硝酸磷肥0.8千克。枣树的生长周期分为萌芽期、展叶期、花期、结果期、落叶期。为满足生长结的需要还需施用追肥。“枣芽发,肥当。”追肥要从枣芽发开始。萌芽前(一在月上旬),每株追硝酸磷钾肥千,对花芽分化、开花坐果都非常有利;果期(一般在月上旬),每株追硝酸41.56磷钾肥千克;果实膨大期(一般在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20.
打顶抹杈,是烟草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烟草移栽约60天左右,便开始现蕾.花蕾出现后,要从叶片中吸收大量养料,供花、果和种子生长发育,所以不及时打顶,会使植抹叶片变小,叶发黄,叶薄味淡,产量和烟质下降。因此,在烟草现蕾时应进行打顶,摘除花蕾,使养料集中供叶片生长。打顶的技术及应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