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叶枯病是一种常发病害。这种麦病在小麦出苗后至冬前便开始发病,不过不易明显出现症状。开春后,特别是小麦枝节后,此病才显出明显的症状,到小麦抽穗到扬花期,以至乳熟期,病害会大暴发,造成大量叶片枯黄死亡。叶枯病发病初期,病株叶片上出现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因子分析方法处理了三十年来遂宁、绵阳等地有关小春生产的资料,从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农业人口、小春播种面积、小麦播种面积、肥猪出栏数、化肥用量、耕牛头数、小麦抽穗杨花期的降水量等8个指标作因子分析,在贡献率不少于87.58%的条件下,提取了四个主因子——能源、能量转换器、控制能量转换的气温和降水量、从成因上和结构上揭示了小春生产以致整个农业生产的本质,是一个开放的、运离热力学平衡的、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1 4 C示踪法研究了水稻后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结果表明 :水稻生育后期 (抽穗—成熟 )光合产物不同程度分配到穗、茎、叶、鞘 ,齐穗后 1 6d光合强度最大 ,光合产物主要运输到穗部 ,一部分到茎鞘 ;齐穗后 2 0d ,光合产物由穗转移到茎鞘 ,供腋芽生长 ,至成熟。再生稻发苗数、有效穗、着粒数与头季稻桩光合产物残留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三类型四品种大麦出苗至伸长,伸长至单棱,单梭至二棱,二棱至三联,三联至小花,小花至雌雄蕊,雌雄蕊至药隔,药隔至孕穗,孕穗至抽穗,抽穗至成熟10个生产阶段的天数与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小穗数等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主要表现在单株粒重与抽穗前的某一发育阶段天数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综合地分析了南阳冬小麦和夏玉米各生育期的水分条件,发现冬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夏玉米抽穗——灌浆期水分供需矛盾最大,夏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降水年际变化太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小麦倒伏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小麦抽穗前后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10%—30%。因此,防止小麦倒伏成为当前小麦优质高产栽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小麦倒伏可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茎倒在早期和晚期都可发生,并减产较重。根倒主要是因为耕作层过浅、整地、播种质量较差等原因,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入土较浅,或因前后期未浇灌,后期浇水量过大,土层湿软,又遇风雨而引起的倒伏;茎倒伏主要是指茎基部弯曲或折断,通常是因播种量过大,肥水充足,特别是偏施氮肥,管理不当,而造成分蘖过多,群体过大,两极分化慢,田…  相似文献   

7.
实践表明,麦套棉的棉花幺力苗期,与处于发育后期的小麦共生,棉苗会受到小麦的争肥、争光、遮光等影响,常会出现弱苗、僵苗,直接影响棉苗的早发健长。因而,在麦收前后麦棉共生期针对当时的特殊环境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促进棉苗转壮早发,为实现优质高产打下基础。首先要适时防御早涝灾害。因小麦落黄成熟之际,环境气温已逐渐升高.有时气温会超过30℃,加大了小麦的蒸腾强度和株间土壤的蒸发量,田  相似文献   

8.
80年代未曾盛行各地的铁打帚,现在很少人问津。可是居住在豫西山区的巩义市康店乡裴峪村的徐爱勤,则利用仅有的2.5亩好地坚持种植达9年之久。其经验是:(1)采取小麦、铁扫帚轮作,科学管理双丰收。每年在收麦前一个月(南北小麦成熟因气候而有差异,故以麦熟为准)育铁扫帚苗,出苗后利用促控的方法到收麦前长20公分左右高。小麦成熟及时收割,收麦后即可项茬栽种铁扫帚每亩2500—3000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比较了两系杂交稻泸光 2S/ 130与汕优 63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泸光 2S/ 130籽粒产量 8.7t/hm2 ,生物产量 17.7t/hm2 ,分别比后者高 13.7%及 18.3%。泸光2S/ 130抽穗前贮藏的干物质及抽穗后积累的干物质对产量的贡献分别为 2 4 .3%和 75.7% ,而汕优63分别为 57.6%和 4 2 .4 % ,泸光 2S/ 130抽穗后群体叶面积较大且衰减平缓 ,NAR及CGR较高是形成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优势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烯效唑、多效唑、赤霉素对中稻抛秧的促控效应的比较试验 ,同时进行了烯效唑不同浓度及施用方法在抛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烯效唑配施赤霉素 ,可有效培育抛秧小苗 ,比使用多效唑提早抽穗成熟 ,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1.
C49S—87是重庆市作物所选育的低温不育、温暖可育的温敏型不育小麦,为使该小麦尽快应用于杂种小麦研究,1997年秋我所进行了播期试验,对其在川南宜宾的育性表现进行了初步研究。1 材料和方法温敏型小麦C49S—87,对照为常规种川麦28号。首期播种时间10月27日,以后每间隔5d播一期,调查抽穗期,自交结实率及不育度。  自交结实率=(主穗茎部小花结实粒数/主穗茎部小花总数)×100%  不育度=(1-自交结实率)×100%2 结果2.1 C49S—87的育性表现 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表1),凡11月1日前播种,3月10日前抽穗为不育期,不育度达99%以上;11…  相似文献   

12.
小麦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节间生长,降低株高,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同时还能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减产。因此,在使用多效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严格控制用量。试验表明,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喷施多效唑,均可降低小麦株高,且用量越大降低越明显.当每亩用量超过60克时,植株严重矮化,抽穗晚2—3  相似文献   

13.
“旱丰一号”旱稻是凤台县蔬菜良种试验场从巴西陆稻IAPAR-9变异单株经7年7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具有发达的根系,较强的吸水、吸肥能力,抗旱耐旱,在土壤含水量10%条件下能发育正常抽穗,土壤含水在30%生长最好。几年试种未见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纹枯等主要病害的发生。“旱丰一号”光感性弱,早、中、晚季种植都能正常抽穗结实成熟,但感温性较强,作早稻种植比作中稻种植生育期延长10-15天。丰产性好,一般亩产350-400千克,高者可达千斤。米质中等,有淡淡的清香味。“旱丰一号”株高95-100厘米,麦茬直播生育期95-100天。它既可单种,又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年末小麦价格走势。认为结束小麦规模性收购后,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因供需偏紧而稳步走高,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成为加工企业采购粮源的主要渠道;认为市场有效供给趋紧是导致小麦行情稳步走高的主要原因,多项措施使得临储小麦受青睐,多重利空打压强麦期货走势。从支撑及推动因素、抑制及阻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初我国小麦市场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下面将小麦缺少微量元素表现症状及防治技术作以简介。(一)小麦缺钼症状及防治技术。小麦缺钼,叶色褪淡、沿叶脉平行出现细小的黄白色斑点,并逐渐连成线状和片状最后使叶部前端干枯,影响灌浆,籽粒皱缩,颖壳生长不正常,成熟延迟,严重时不能形成籽粒。防治技术:(1)播种时每亩为施铝酸铵50—60克与磷钾肥混合施用;(2)发现缺钼症时,每亩用0.05%至0.1%的铜酸铵溶  相似文献   

16.
小麦生长过程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有多效唑、矮壮素、助壮素、亚硫酸氢钠、920等,它们的特点是生理活性强,使用量少,用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我村引种小麦分33已经二年了。从二年的种植情况来看,其长势,产量均不太理想。今年,我村有两户农民种植八亩,损失不小。其原因是:(1)分33不耐旱:北方麦区小麦生长期长达七、八个月之久,而这漫长的时间正是北方雨雪偏少的冬春季节。(2)分33最怕干热风:北方小麦成熟均在芒种前后,这时天干地旱干热风频繁;而分33  相似文献   

18.
贸易市场势力是衡量贸易市场定价权的重要指标。在分析1994—2016年世界小麦贸易市场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扩展的剩余需求弹性(RDE)模型测算并比较分析了美国等6个主要小麦出口国在意大利等8个主要小麦进口国的卖方贸易市场势力。研究发现,近年来,世界小麦出口市场集中度仍处在较高水平,少数出口国占有大多数出口份额的格局并未改变;世界小麦进口市场集中度则明显下降,各进口国的进口份额进一步分散。美国等6个主要小麦出口国的小麦出口都具有明显的卖方贸易市场势力;受到汇率、生产者价格、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小麦出口国卖方贸易市场势力的国别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各自只存在于特定的主要小麦进口国市场上;在中国小麦进口市场上,澳大利亚小麦的卖方贸易市场势力较强,美国和加拿大小麦的卖方贸易市场势力则均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一般母本不育系开花期较长,而父本恢复系开花期较短而集中。因此,以母本比父本早抽穗2—3天内为花期相遇。根据杂交组合亲本在当地该亲本从播种至抽穗所需的天数,错开父、母本的播种期。然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是我国小麦害虫检疫对象,它以幼虫附在小麦颖壳内吸食籽粒浆液而造成危害。小麦受害后,一般减产30%—50%,严重者甚至绝产。小麦吸浆虫分红、黄两种,一年一代或多年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