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曹志平 《齐鲁学刊》2006,(1):135-139
苏轼的“归隐情结”,不仅根基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而且往往以政治失意为媒介,导源于身心相离的倦客心理。剖析苏轼“归心”与“壮心”、“忧心”、“倦心”动态交织的心路历程,对于探究宋代士大夫文人的文化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代文人"居士"情结的社会文化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宋代 ,文人士大夫多用“居士”名其别号 ,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宋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宽松、舒适的 ,但受到的思想束缚和精神压抑又是沉重的。文人士大夫们既不想失去世俗的享乐 ,又要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便需要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而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由“形隐”向“道隐”的精神化转向、儒释道三教义理的统合及禅宗世俗文化倾向的增强 ,正适应了宋人的精神需求。于是 ,宋人将传统的仕隐观念及运行机制加以重新整合 ,形成了一种颇为圆通的仕隐观 :既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 ,又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 ,求取内心的适意与自足。当日文人士大夫纷纷以别号“居士”相尚 ,即是这种处世心态和行为模式的典型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3.
秉承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人心态的稳定性与艺术表现形式的传承性等特征,宋词中的“时间书写”也以对光阴易逝的焦虑和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为主旋律,其文化蕴涵与审美心理,既有对前代文学与文化的传承和绵延,又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及文体特性。宋词中的时间书写既珍重个人的现世时日而弱化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因“彻悟”而愈发清醒深刻,由此生发出诸多富有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论坛》2012,(2):F0004-F0004
本书以文化的转换为背景,对唐宋词的艺术发展史做了详尽考察,重点论述了唐代文人词与敦煌曲子词的雅俗分流,展现了五百多年间唐宋词的面貌,清晰地论述了唐宋词艺术演变的历史进程。读书既是第一部研究唐宋词艺术专门史著作,也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大的词史专著。  相似文献   

5.
王晓骊 《学术论坛》2007,(3):160-164
相比于唐宋诗,唐宋词的独特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女性化”的文学品格。借助于西方“双性同体”理论,这一文学品格的形成原因及其审美价值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合理解释。首先,男性个体对女性人格的潜在认同,即“阿尼玛”的释放是唐宋词人“男子而作闺音”的内在心理动因;其次,寄托比兴的文学传统又为这一情绪的释放提供了合适的“伪装”;最后,由“双性同体”带来的性别融合成就了唐宋词人的文学创造力,使词获得了与诗歌并辔同驱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6.
宋代二百年间,词由被斥之为“词多郑卫”“无复正声”①的民间词和作为艳科、多为代言体的花间尊前的宴乐文学,逐渐变为充满士大夫文人风雅情志的精致的阳春白雪绝妙好词。这种由俗而雅的演变,是宋词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探讨。宋初词坛,就文人创作而言,主要沿袭花间、南唐词风,或深婉,或明丽,多小令之作。至于民间创作的情况,由于史料的缺乏,使我们不能详知。但是,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的一百多个大至可容千人的勾栏瓦舍,“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  相似文献   

7.
词始于唐而盛于宋 ,宋词向来被誉为“一代之胜” ;唐宋词也成了中国词学史上谈论的热点。而传统词学则往往注重唐宋词体本身的文学性、抒情性、艺术风格以及词律、版本等方面的研究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则将唐宋词置于唐宋社会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 ,考察其原生状态、功能特征及繁衍发展 ,这不仅体现了著者不安于传统而勇于开拓的学术精神 ,更重要的是为推进词学的发展 ,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大量事实表明 ,词在唐宋两代并非仅仅作为文学现象而存在。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 ,它同时涉及当时的社会风习 ,人们…  相似文献   

8.
试论苏轼词的充分“士大夫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苏轼的革新词风和“以诗为词”,前人和今人的评论可谓多矣。然而我总感到尚有若干未“说透”之处。本文拟就词的“士大夫化”这一特定视角来重新认识苏轼对词风革新所作的贡献。词的“士大夫化”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人间词话》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撇开它过去贬低李煜之前的词为“伶工之词”  相似文献   

9.
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前期是唐宋词的极盛阶段。作为第一个颠峰,其标志是出现了变革词风、扩张词境、提高词的文化品位的苏轼。他一改艳科娱人的旧传统,全面向“诗”的道路回归,抒怀言志,使词深深浸润了士大夫文人的雅致。另一个标志是接受、改造并再发展传统的周邦彦。他专心于章法、语词、典故、声韵等纯艺术的精整完美,建立了可以供人借鉴效法的一套规范,化天然作人工,故号称“集大成”。这两者都给词的继续高度繁荣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休闲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现象,对人类思想、精神、文化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将唐宋词创作放入休闲文化的大视野下,从享乐、闲情的维度对唐宋词人的创作实践进行分类与梳理,将词体创作实践和当时文人的休闲娱乐心态联系起来,重新审视、还原休闲文化、娱乐精神在词的创作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为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传统形而上学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进行论证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以逻辑体系承载生命原则很难真正彰显生命的内在意义.海德格尔力求从原初的存在经验出发重新为人的本真性扎根状态进行奠基.这一思路开辟了一个新的致思方向,使传统哲学的空间性思维方式进入以"倾听"和"歌唱"为核心的时间性思维方式中去了,从而与中国古代文化发生了对接,也使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有了一种新的觉解.  相似文献   

12.
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哈尔滨的犹太教和犹太教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近代,哈尔滨曾是东亚犹太人最大的宗教中心。犹太人在哈尔滨所进行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曾起过一定作用。目前在哈尔滨仍保存着东亚犹太人最大的犹太教堂。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存,深入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和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生活状况,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以色利、中国与世界各国犹太人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自我教育,不仅有紧迫的必要性,而且有充分的可行性。自我教育的策略与措施值得教育工作者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体制的改革给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完善、资产管理不严、效益观念淡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从完善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银行贷款风险意识、开展高校成本核算等方面采取措施,以理顺财务关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秋华 《兰州学刊》2005,14(4):304-306
1917年,京直地区出现了数十年未遇的大水灾,一百多县被淹,几百万人口受灾,灾情十分严重.水灾发生后,北洋政府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筹措,施行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使灾民的困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在赈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使赈灾效果大打折扣,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琼州学院学报》2019,(4):35-40
明清时期海南黎族有不纳粮不当差者,有纳粮当差者,有纳粮不当差者。海南岛南部崖州地方的黎族中有三差黎和四差黎。三差指均瑶、均平、民壮;四差指均瑶、均平、民壮、驿传。虽有三差黎和四差黎的名称,但在实际缴纳差役折银时,三差黎和四差黎会享受减免的优待。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发展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给予经济照顾,这一做法有其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购并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玉冰  戴勇 《学术研究》2005,13(8):31-35
本文通过企业购并中出现的高失败率现象,引出企业购并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在分析企业购并过程中文化冲突的原因、过程及其表现具体形式后,文章最后通过解剖案例,提出了中国企业购并中文化整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给高校学生带来便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突出主体性;注重队伍建设,强化校园网络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臧知非 《文史哲》2006,(4):65-72
秦律赀甲、赀盾之制起码起源于春秋,所收为实物而非货币;体现了商鞅变法以后秦以军事立国的政治特点,与秦重农重牧的经济传统相一致,统一以后依然如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表明,汉律对秦律因革并举,将秦律赀甲、赀盾全部改为罚金,同时扩大了赎刑的施用范围,体现了秦汉由尚武到尚“文”的政治转折,在促进了经济复苏、减轻刑罚的同时,也进一步导致司法不公,弱化了法律惩罚和制止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视界中的自由与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脉络中,自由与平等历来被人们所关注。近代西方思想家认为,人们只要得到自由,就获得了同样平等的权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重视自由的,但在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完全不同于一切旧自由平等观论者,认为自由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如果没有物质条件的平等,自由权利就是一纸空文。同时,他们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灭了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但也并不是“自由”、“平等”的天然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