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庆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旧市民电影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主流的唯一代表,其文化传统性、道德教化性、低端娱乐性以及社会批判立场的保守性等方面的特征和体现,使得它在成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电子影像版的同时,又是后来一切新电影形态生发和各自前行的基础。前两年才向民众公映的《银幕艳史》再一次证明,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出品的这部无声片是旧市民电影行列中的又一个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1):61-70
《银幕艳史》是一部具有自指性白话现代性质的纪录剧情片,也是记录了中国早期电影和观众结构及其转变的范例。从性别的角度检视身体和电影科技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从女演员的银幕形象和影迷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中国早期电影是由媒体传导的、具有白话性或通俗性的一种现代体验,女明星的身体是中国20世纪早期现代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袁庆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5):34-37
形成《儿子英雄》的文化生态背景是:在20世纪初期以市民文学为代表的旧文学,和以城市下层民众为代表的大众群体在旧文学、旧文艺层面上的文化认知和审美认同;相对于新世纪(20世纪)而言,传统的旧文艺理念,与传统的、旧有的戏剧戏曲审美心理模式,在电影的新形式中得以从容整合。 相似文献
4.
新市民电影:左翼电影的高级模仿秀——明星影片公司1935年出品的《船家女》读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庆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2):26-30
《船家女》对社会批判的改良色彩表明,1935年的新市民电影在更多继承旧市民电影的传统题材、审美趣味的同时,及时利用、吸收电影新技术(有声技术)和左翼电影的思想元素,并迅速地和有选择地将其转化为市场卖点,多从庸常的表述和展示世俗生活的角度注重影片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袁庆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
<劳工之爱情>是狭义上的早期中国电影或曰旧市民电影闹剧、打斗特征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艺术特点一般是不惜牺牲生活真实和原封不动地照搬戏剧表演模式,在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上属于旧文艺的范畴.出品于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表明,在中国新文学思想上和艺术上取得双重丰收之时,同时期的中国电影却未能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袁庆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2):39-43
《新旧上海》是"明星"公司始终贯彻的新市民电影制作路线的结果,它在思想和艺术上不同以往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左翼电影转型、分流和突破时期的滋养和补给。新市民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它一贯平和的方式、从市场卖点的角度吸纳和借鉴左翼电影元素并且世俗地表达,所以它更热衷和擅长展示与张扬温情的一面,最后的结局通常是皆大欢喜。新市民电影借助左翼电影的诸多元素进入1936年后,终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左翼电影有深度但相对没趣味、新市民电影又单纯注重趣味却常常缺失思想的症结。 相似文献
7.
袁庆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1):34-38,95,2
《马路天使》的新市民电影属性,决定了影片中左翼电影思想元素和国防电影(运动)背景的表现。而影片对视听语言中歌舞元素尤其是主题曲的强化运用,不仅巩固了新市民电影在1937年抗战爆发前后的主流地位、扩大了其世俗主题思想的传播和影响,更重要的是,其经典制作模式和承载的民族精神,成功地避免了战争对陷期区电影民族文化及风格的摧残,为战后中国国产电影的快速复兴奠定了思想和艺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
由三个短片组成的《艺海风光》,是联华—华安公司于1937年出品的第二部短故事片合集,同样属于新东家凝聚人气、巩固市场的应急之作。这部近几年才对外公映的(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影片再一次证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中国电影制作主流,主要涵盖国防电影(运动)和新市民电影形态。对《艺海风光》读解的当下价值和意义在于,国防电影、新市民电影与新民族主义电影,不仅是战前中国电影生态的全部面貌,而且也是抗战期间能够被不同地缘政治接纳和得以发展的电影形态。 相似文献
9.
10.
11.
齐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47-55
由程季华主编,程季华、李少白和邢祖文共同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于1963年出版,为中国电影史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将《中国电影发展史》置于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史的维度予以观照,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结合相关当事人的口述或回忆,通过对该书成书始末及相关问题的辨析和梳理,可以从一个侧面集中考察《中国电影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刘丽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老舍小说《离婚》中刻画了两组女性人物形象:一组是生命被男权中心社会肆意践踏,生命意识淡化乃至沦丧的旧女性;一组是女性生命意识在生存与精神压迫的双重困境中突围、挣扎着醒来的新女性。在封建旧道德与男权文化的压迫下,她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人生悲剧:前者背负沉重的生命之枷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后者虽然发现了自我,并企图寻找自我,仍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
1933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由卜万苍根据田汉原作编导的《母性之光》,即被当时的评论视为伦理片和革命剧。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左翼电影:影片对正反面形象的妆容造型选择和内在命名思路,体现了由阶级性延展而来的左翼电影的面相学和姓名学逻辑;对人物情感关系的设置和表达,在巩固左翼电影革命伦理模式的同时,又完成了对人性的遮蔽。同时,影片大比例的歌舞元素配置再次证明,左翼电影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对所谓先进理念的传导宣传,而首先是时代和市场化产物。从中国电影文化的社会维度上看,左翼电影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穿越时空,直抵当下。 相似文献
14.
唐小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4,(2):106-121+158-159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1930年代集中出现了诸多中国叙事,折射出有关中国出路、民族复兴的不同思考路径。其中,在所谓“一九三六年危机”时刻,受到苏联《世界的一日》启发而编辑的《中国的一日》,以左翼视野下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经验,有力地回应了其他政治与文化力量规划的中国阐释。茅盾等人以“一日史”方式书写充满危机的“当下”,通过将“极平常的一日”同步为“革命的一日”,打破了同质的、空洞的线性历史观,为“中国的一日”创造了必要的叙事时间和空间,并将左翼革命进一步渗透进有关日常生活的书写之中。通过《中国的一日》,左翼文化人不仅在危机时刻捕捉到新的历史动力,继而打造出有关中国叙事的有效方式,而且为实现国族建构和现实认同进行了一次广泛性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理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1)
《夜店》是中国话剧史、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研究《夜店》的剧本改编,包括艺术内容和形式,以及有关的背景、过程。首先是从高尔基的剧作《底层》到柯灵、师陀的话剧《夜店》的外国剧作中国化;其次是柯灵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夜店》的舞台剧电影化。对《夜店》的剧本改编的艺术性、创造性有深入的、细微的解释,并给予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袁庆丰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26-130
在<大路>这样的左吴电影中,无论是它的人物形象、情节线索还是它的性质,都是极力烘托、塑造工农大众的正面形象,并且把他们作为极力讴歌的对象.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社会精英阶层即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与主动退离.所以,到1934年,左翼电影的模式化已然成熟,或者说,其质地开始硬化. 相似文献
17.
日益风靡的网络游戏促发了电影对其进行“再媒介化”的创作,由此诞生了一批“网游电影”,《头号玩家》和《失控玩家》即其中的两部代表性影片。与之前的电影对单一物理现实的呈现不同,这两部影片转向了对科技仿真现实与物理现实的共时思考和同时表现,其中内含着“网游电影”之“一个银幕、两种现实、三重世界”的结构关系,亦显示出“网游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叙事、主题、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及差异。此外,“网游电影”在吸收游戏元素的同时,又受到了电影艺术的规约和再编码。 相似文献
18.
1 9 3 1年,由陈衡哲主编的英文著作《中国文化论集》由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正式出版并提交给了在上海举行的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四次年会。该书集中批驳了西方思想界流传的关于中国文化“停滞不变”、“盲目排外”及“缺乏宗教情感”几个观念,并认为中国文化一直在变,从不拒绝外来文化,而且曾有浓厚的宗教情感。由于该书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因此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西人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想象。 相似文献
19.
高兆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4(4):1-7
从国家治理角度看,独夫体制与贪婪自私使法国专制君主既不能审时度势、顺应历史趋势,又没有政治智慧与能力协调社会各阶层矛盾、领导社会平稳过渡。是专制君主自身的一连串行为选择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专制君主如果能够认清历史趋势,顺应历史潮流,有政治责任担当精神,克制贪婪,主动放弃专制集权,适时寻求社会妥协与和解,建立宪政秩序,法国也许会以另一种样式实现大革命所要实现的推翻封建专制的目标,社会也许会避免革命恐怖与清算。 相似文献
20.
黄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5)
20世纪90年代是同性恋电影的分水岭。同性恋电影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迎来了新酷儿电影的新元素。这些电影与社会时代风尚和运动契合,具有相当的现实性,被称为"新酷儿电影"或"酷儿新浪潮"。这一时期,泰国和美国分别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酷儿电影。本文拟对199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男孩不哭》与2000年上映的泰国电影《想爱就爱》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国新酷儿电影的异同以及原因。两部电影都关注女同性恋的境况,本文先从主题、人物和情境设置三方面比较了两部影片的相同之处,然后从影片结局、人物性格及自我认同方式、社会接受度、取材和处理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两部影片的不同之处,最后从宗教、历史和文化方面剖析了两部影片异同的原因。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关注了跨性别者和同性恋,反映了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意识冲突。通过这两部电影的对比,可以看到酷儿们在不同社会的生存境况,挑战了传统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标准,通过质疑异性恋霸权,表达了酷儿们被社会认可和争取平等权利的呼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