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 C 反应蛋白(C—reach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郭峰改变法”和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红细胞 C3b 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 CRP 的含量,并随机在同期的32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组 RBC-C3bRR 明显低于对照组:RBC-ICR 和 CRP 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RBC-ICR 与 CRP 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严重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炎症反应是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影响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因此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终止和减轻炎症反应,可降低老年急性恼梗死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EIF)与脑钠肽(BNP))、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郭峰改良法”、干式快速荧光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88例老年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BNP和CD62P,并与32例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CHD组的RBC—C3bR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RBC—ICR、BNP及CD62P则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为甚(P〈0.01)。结论老年CHD存在严重的EIF低下,免疫机制和炎症因子BNP、CD62P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E1F)与老年人急性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及恶性肿瘤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连续观测742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EIF,平均随访(3.1±1.4)年,以急性心肌梗塞(AMl)、不稳定性心纹痛(UA)、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急性脑卒中(acute stroke,AS)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等主要事件为观察终点.参照其中102例健康对照组的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水平将观察对象分为A1、A2、A3、A4共四组.以RBC-C3bRR为应变量,用年龄(AGE)、性别(SEX)、体重指数(BM1)、吸烟(CIG)、脂蛋白(a)[Lp(a)]、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作自变量,入选和剔除变量的F界值分别为F≥3.84和F≤2.71,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并且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及以上传统危险因素对观察终点的影响.结果 (1)吸烟组,冠心病组、脑卒中组及高脂血症组的RBC-C3bRR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0.01),而RBC-ICR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0.01).(2)经回归分析最后CIG、Lp(a),LDL、TC和AGE被选人方程,确定系数R2=0.69,F=31.7,P=0.0082,标准偏回归系数Beta依次为-0.51,-0.44、-0.41、-0.33,-0.27.(3)危险度分析显示A1、A2、A3,A4四组的优势比OR(95%置信区间)分别为1(参照组).1.6(1.3~1.9),2.1(1.8~3.3),2.8(2.0~4.1),趋势检验x2=21.54,P=0.0031.结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吸烟、脂蛋白(a).低密度脂蛋白,年龄有显著相关关系,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及恶性肿瘤较强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古汉养生精对运动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4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古汉养生精组.运动组和古汉养生精组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进行力竭游泳后采用心脏取血,肝素抗凝,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血浆抗氧化功能指标.实验4周后,古汉养生精组RBC-C3bRR和血浆SOD活性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RBC-C3bRR亦高于对照组(P<0.05);而RBC-ICR和血浆MDA含量明显低于运动组(P<0.01).结果表明小鼠服用古汉养生精可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减轻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107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1例)和冠造阴性组(56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55例),分别测定血清HCY,血浆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活性,并计算PAI-1/t-PA活性比值.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HCY,PAI-1,PAI-1/t-PA,VWF均明显高于冠造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t-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从相关分析看,HCY与PAI-1,PAI-1/t-PA,VWF呈正相关,与t-PA呈负相关(P<0.05);诊断类型中HCY水平:AMI>AP>OMI>其他(Othe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而单支病变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其血清HCY增高的同时,纤溶活性受损;HCY与PAl-1,VWF呈正相关,与t-PA呈负相关;HCY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升高,活动病变的HCY水平高于稳定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α(Lpα)、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关系.方法 测定检测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HCY、Lpα、CysC、hsCRP水平,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Lpα、CysC、hsCRP水平;以12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结果 DM各组HCY、Lpα、CysC、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M各组间HCY、Lpα、CysC、hsCR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HCY、Lpα、CysC、hsCRP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645,0.578,0.681,0.693,P<0.05).结论 DM组患者血清 HCY、Lpα、CysC、hsCRP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CRF)血透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42例透析组患者在服用叶酸和VitB12前后及23例健康对照组作了HCY的测定。结果 CRF血透患者血浆HCY和BNP水平分别为28.42±9.53μmol/L和193.39±48.4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93±4.96μmol/L和26.64±9.81μmol/L(P0101)。伴有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浆HCY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透析组患者服用叶酸和VitB128周前后HCY水平下降明显(P0.01),BNP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CRF血透患者存在高HCY血症和高BNP血症,服用叶酸、VitB12可降低HCY水平,可能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及非睡眠障碍组,收集患者HCY、HbA1c、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血胰岛素数据,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之间HCY、HbA1c及HOMA-IR差异性。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睡眠质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分析睡眠质量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HCY、HbA1c及HOMA-IR明显升高(P0.05),PSQI评分与HCY、HbA1c及HOMA-IR成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越差,HCY及HbA1c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外周血细胞对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6例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71例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设为观察组,其余145例患者心理健康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部分外周血细胞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负性情绪的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炎症反应严重,免疫功能受损,改善患者外周血细胞,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能够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口腔牙周现况及外周血、龈沟液(GCF)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4月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D患者47例,对照组入选同时间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老年人42倒。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检查及外周血、GCF处炎性标识指标(IL-1β、IL-6、TNF-α和hs—CRP)检测。结果老年CHD组的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分别为53.19%(25例)和72.34%(34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27.65%,χ^2=6.59和10例,23.81%,χ^2=9.15;均P〈0.01)。老年CHD组的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齿填充指数及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P〈0.01);老年CHD组的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CHD组的GCF处IL-1β、IL-6、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CHD患者口腔牙周卫生状况差,牙周疾病患病率增加,外周血及GCF处炎性标识指标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铁蛋白(SF)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112例,对其进行HCY及SF检测,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单支病变组的SF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血浆HCY和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HCY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r=-0.448,P〈0.01),SF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r=0.350,P〈0.01)。结论血浆HCY和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8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及与之配对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比较,有高血压病史者分别占71.5%和45.3%(P〈0.05),有高血脂者分别占68.7%和42.2%(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的3支病变比例分别为35.0%和12.5%(P〈0.05),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68.3%和55.8%(P〈0.05),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15.0%和5.8%(P〈0.05)。两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较高,其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有别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3支病变比例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高,血管受累支数多,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观察了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血清脂质的关系。方法对9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48例老年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TB)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I(ApoAI)、载脂蛋白 B(ApoB_(100))、脂蛋白(a)[Lp(a)]进行了测定。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 TB 含量显著低于同龄对照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 TC、LDL-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 HDL-C 水平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 TC、ApoA I、ApoB 及 Lp(a)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以及血小板P-选择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3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分析了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与老年冠心病的稳定性、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而在SAP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率之间无很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P-选择素参与了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观察瑞舒伐他汀对UAP患者血脂、炎性反应、心脏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UAP患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HCY及NT—proBNP水平,及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前两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舌,观察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1)。(④观察组的显效簪、有效率和总有效率(36.9%,49.3%,8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5%,33.3%,52.8%)(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UAP患者炎性反应、血脂及HCY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PCI)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PCI前后生存质量差异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总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及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及3个月后均较前次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7年1275入院并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53例,行PCI术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按照年龄≥65岁和〈65岁将其分为老年组25例和非老年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及凝血指标的改变与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均可减轻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LDH、CK—MB、cTn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但两组间的安全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术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程度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治提高参考。方法将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分析病因构成特点与心衰类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LVD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