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借鉴语法学"语义指向"理论,认为比喻的延伸部分具有语义指向:指向本体、指向喻体或同时指向本体和喻体.同时指向本体和喻体的延伸是喻解,指向喻体的延伸是喻展,指向本体的延伸要么是喻解的特殊情况,要么不属于比喻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比喻的核心在喻体,喻体的优劣是比喻成败的关键。喻体为“直观的感觉”,具有形象性;喻体可以广泛选择,具有多样性;喻体能够纵向铺张,具有延展性;喻体与本体关系暧昧,具有含蓄性。比喻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喻体的诸多特性,才能很好地运用比喻修辞格,增强比喻的认知和审美功能。如果说比喻是文学的生命,那么喻体便是比喻之源,文学之光。  相似文献   

3.
在比喻中,喻体占据着主要位置.比喻的特色是通过喻体的选择显现的;喻体选择决定了整个比喻的语言特征和价值.从喻体的选择和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把喻体分为外显性喻体和内隐性喻体、顺向喻体和逆向喻体、定式喻体和自由喻体等几种类型.本文分析、比较了老舍和王朔作品中对比喻喻体的选择上的差异.老舍比喻用例中的喻体倾向于用现实生活中时类似物,注重形象性、通俗性;喻体很干净,平淡中显示出匠心.王朔比喻用例的喻体有很多世俗性东西,特定圈子的词语较多,油滑中显现技巧,有一定的反英雄效果.  相似文献   

4.
0.对英语比喻的研究.人们常着眼于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而对比喻延伸部分的研究尚欠不足。本文拟就比喻延伸部分的特征、结构方式作一些探讨。 1.0 比喻的延伸部分(或称作延伸体)是指比喻中受喻体制约、支配,通过对喻体的描述来进一步说明本体的部分。例如:  相似文献   

5.
梦窗词的戛戛独造也表现在比喻的使用上。他经常比后再比,或把多个喻体安排在一句话中,充当句子的。不同成分,或用相关的两个喻体表现一个本体的不同方面,或以喻体为本体再比。为了比喻的真实可信,梦窗常选择与本体有着相同生存环境、或有着某种历史渊源的喻体。有时还指出喻体的来源与现实功用。梦窗的比喻和李贺的比喻一样都是作者“研炼之功”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摘要]比喻是事物异质同构的联系性在语言表达中的反映。比喻的价值以接受者从比喻结构中获得的信息量大小来衡量。“异质”和“同构”是决定一个比喻所传递的信息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本体和喻体差异越大,构成的比喻越新鲜。本体和喻体同构(相似)的可预见度越大,信息接受者通过自身经验获取的体验性信息就越多,比喻的表达效果就越好。一个表达价值高的比喻既要求本体和喻体差异性大,同时也要求喻体是典型的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或事件,本体和比喻的关系应该是“熟悉的陌生”。从比喻的信息学价值看,索绪尔关于语言共时态和历时态的比喻,其表达价值是不等的,有的比喻价值很高,有的比喻有瑕疵,有的比喻则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他的小说中大量使用比喻句式,形成了所谓的“村上式”比喻。“村上式”比喻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陌生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体与喻体间的相异度极大,形成巨大的落差;第二,本体与喻体间多为隐性相似性,实际上是一种超感官的相似性;第三,喻体往往是不常见的、生疏的、抽象的、深奥的。  相似文献   

8.
谈修饰性比喻鲁荣昌修饰性比喻是一种运用本体修饰喻体的比喻。它省略喻词,本体和喻体直接结合成为具有修饰或限制关系的偏正短语,本体是修饰语,喻体是中心语。例如:①在人类生·活·的·矿·层·里,有些东西也会结成光芒四射的宝石。(杨朔《宝石》)②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比喻认识上的这个误区是,认定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这样的认识必然导致对比喻的误解和比喻辨识的夹缠不清.理由有三:事物分类具有层次性,"性质"具有相对性;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是判断修辞格的唯一依据;事实证明,本体和喻体有同有异就可以构成比喻.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在传递商品或服务信息的同时,也可能在悄悄地制造修辞幻象。恰当的广告语修辞幻象能够巧妙地增强广告的推销力。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手段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中最为典型的修辞手段:比喻。广告语中的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相互映照、相互叠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不全同于本体,也不全同于喻体,而是一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的综合了本体和喻体部分特点或性质的广告语修辞幻象。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因理论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投射.它扩散了我们的感知体验,也加深了我们对目的域的理解和把握.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基础,这为复制、模仿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模因学理论来理解隐喻现象及其机制.事实上,为了适应不同语境,某些隐喻成分不断进行复制(包括突变)和传播.确切地说,喻体模仿、复制了本体中的一些内容.作为语境的民族文化,可以成为隐喻性话语内涵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够被模仿、复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英语习语认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受到本体、喻体以及信息选择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学习者在认知英语习语中,既要准确界定并了解本体和喻体的概念属性,还要将本体和喻体置于相关文化背景之中进行信息选择和匹配,达成准确认知和理解习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释隐喻理解的理据,以英文报刊杂志上收集的隐喻表达为语料,对隐喻映射过程的三个特征,即隐喻映射的选择性、不对称性和特征突现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喻体到本体的映射是一个混合机制;本体在选择过程中限定映射原则并将映射的特征在本体域内运用;本体与喻体就某一特征表现出来的不同程度的突显性决定了隐喻映射的不对称性。此外,突现特征的研究证明了两域映射模型很难解释新奇隐喻。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目前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话题。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象似性程度比较低的亚象似符。它借助于自己的特征指示事物,即通过描述其他事物中的对应关系来体现事物的表象特征。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具有对应性、互动性和多模态性等认知特征。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在人主观能动的基础上,通过本体和喻体的解释物之间的互动产生新的解释物而实现的。研究表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对隐喻的认知意义理论构建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隐喻理解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隐喻理解过程中本体、喻体、认知语境、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分析认为,本体和喻体的概念确定、认知语境的建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都是理解隐喻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考察与隐喻理解关联这几个因素发现,隐喻理解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投射,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基础,这为复制和模仿提供了条件。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解析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并且探讨了模因机制在隐喻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隐喻是模因的表现手段,模因模式构成了隐喻的认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英国玄学派诗歌领袖约翰·邓恩诗作笔法奇特,妙想连篇,似非而是。这种"新奇的" 玄 学诗风往往借助隐喻。如按传统修辞学的观点把隐喻视为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把隐喻 两个项的相似点局限于对词语的分析,邓恩式隐喻显得"牵强附会,荒诞不经"。理查兹博士的"互相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指出,隐喻是思维的互相交流而非词语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对邓恩的奇喻有很强的解释力。文章试用这一理论分析邓恩爱情诗中圆形意象的隐喻意义,为解读邓恩爱情诗再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8.
话语基调涉及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因素,文章探讨的是翻译这种言语交际中的话语基调问题,包括分类和属性两方面的内容。文章提出翻译中的话语基调可分为宏观话语基调和微观话语基调两大类。前者可细分为显性话语基调和隐性话语基调,后者从不同的角度可细分为双参与者话语基调和多参与者话语基调,以及有嵌入话语基调和无嵌入话语基调,其中,有嵌入话语基调还可细分为嵌入话语基调和被嵌入话语基调。此外,文章认为与翻译中的主体、主体间性相比,翻译中的话语基调具有语篇依存性、参与者对应性以及参与者关系现实性三个属性。   相似文献   

19.
比喻是修辞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形成规律俄汉语里大同小异 ,而且各自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通过喻体、喻理两方面来分析归纳两种语言中的比喻 ,可仔细体会各自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