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开始凸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区别了两类不同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得出目前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了改变养老现状,要改变观念、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建立"以老养老"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锦英 《经营管理者》2014,(24):116-117
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是我国今后养老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对应传统养老文化衰退而新的养老体制未建立起来的政策导向。贵州省是落后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由于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家庭严峻、政府资助有限、社会福利组织供给缺失等因素,导致当前大量老年人因得不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照顾而陷入困境。为了避免农村家庭成为唯一的养老供给主体而陷入困境,探索多方主体共同承担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是今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焦艳丽 《决策与信息》2013,(10):295-295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从生育率下降,人口流动、老龄化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调研,提出了多渠道扶持家庭养老、探索家庭、社区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健全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关注农村老人精神健康的多种养老模式,结合自助养老资金、社会养老保障与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渠道形成养老资金支持这一系统化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孙智宁 《经营管理者》2013,(27):225-225
<正>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对着"未富先老"以及"4-2-1"的家庭结构,我国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因此,以房养老应运而生,作为一个舶来品,以房养老起源于荷兰,后来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得以房养老模式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同时,以房养老在加拿大以及新加坡等国家也发展  相似文献   

6.
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少子化现象,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人口流动以及现代化思潮下的个人主义等原因共同导致了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我国应在政府牵头带领下,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实现多措施保障的农村"空巢"家庭养老。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村养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几千以来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老年人拥有很高的家庭与社会地位。但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统美德不断受到冲击,在农村不赡养老年人现象屡见不鲜,农村养老成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问题。本文笔者阐述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并浅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如何走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加上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和家庭日趋“核心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滞后,传统完全依靠集体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提出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因此,如何走出目前农村的养老困境,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让农民像城镇居民一样共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个人、家庭、社区(探索阶段)、政府在农村老年人供养体系中互为补充,但个人和家庭的作用较为显著,政府作用较为薄弱。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养老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西部农村的养老问题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和困境。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原瓯对我国西部农村养老提出了只有发挥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养老模式,才能解决我国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和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社会化养老是必然趋势。同时我国社会养老产业发展滞后,造成养老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针对我国未富先老的养老现状,本文通过总结英国,日本,我国合肥市、大连市沙河口区养老模式发展经验,探索分析“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可行性及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而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6%。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日益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而社会亦由于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和有限的经济条件也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一种适合农村发展的养老模式,即农村社区养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农村社区养老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分析了发展农村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及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农村社区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贾志科 《决策与信息》2008,(10):100-101
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在未来的时间里将越来越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自我养老"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试着提出了"老年自养"这一新的养老观念和模式,分析了其提出的原因,并探讨了欧美国家独立型养老的实践对"老年自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志红 《经营管理者》2013,(25):287-28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养老方面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农村养老方面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养老的方法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老年人的数量占有的比例较高,因此,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方面展开相关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一项研究。文章将养老作为主要的研究主题,专对于我国农村地区养老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方法进行了相关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目前我国农村中的养老问题现状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且针对现状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2月15~16日,民政部长李立国就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到河北邯郸市进行调研,对该市"村级主办、互助服务、村民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社区养老服务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在对海岸路社区进行调研的前提下,深受启发,结合自身农村生活经历,结合我国农村社区养老发展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对我国农村发展社区养老事业有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社会“银发浪潮”的到来,以及家庭日益趋于“核心化”,加上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日益弱化,传统依靠集体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有必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老年学和社会保障学的理论视角,分析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情况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社区养老的发展建议。希望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老年服务为依托的老年福利体系,实现全体人民的“老有所养”以及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断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城乡统一规划,均衡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尝试在农村建立养老互助点。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生活;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2.02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达14.9%。蓝皮书预测,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