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虽然当前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还是很令人担忧的。笔者就针对目前中职生思想道德状况形成的一些原因及对应措施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职生手机使用调查,从购买渠道,使用用途、范围和使用习惯,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分析手机使用的利弊;针对利弊结合实际探讨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对策,使学生、教师、班主任和学校能够有一个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可行的行为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我校军事化管理德育模式下的中职生思想道德状况比较复杂,“以训促教、训教结合”的德育补课,使在校二年修业期的中职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上普遍有所提高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郝联捷 《经营管理者》2013,(4X):371-371
学生的德育水平的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尽快步入社会,并健康的发展。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情况,这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介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周国玉 《科学咨询》2007,(23):58-58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广阔的空间已成为中职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甚至色情的东西。这些不良信息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和网上“行为偏差”,因此,中职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考虑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职生学习现状分析、提出对中职生平时成绩评价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中职生平时成绩评价的原则,以作者在教学实施中的具体做法来对学生平时成绩评价的内容及方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职生学习现状分析、提出对中职生平时成绩评价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中职生平时成绩评价的原则,以作者在教学实施中的具体做法来对学生平时成绩评价的内容及方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中职生人文素养、文化品位的提升也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职生文化品位的因素,明确中职生文化品位的内容,提出了培养和提升中职生文化品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欠佳,班主任、政治老师对德育教育作了积极的探索,但却收效甚微。本文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强化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职生普遍觉得英语难学、学不会,他们常会感到上课听不懂、单词记不住、不会说英语,也不知道学习英语的方法,因此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本文对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德育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人生价值观,并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关于中职生德育问题,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管理与财富》2004,(8):44-45
MO代表为细碎无聊时间创造乐趣的生活方式(MODE):比如坐公车时上网浏览新闻资讯、等人时来把游戏、在候机厅炒炒股票…… MO代表移动电话和丰富网络资源更亲密的接触(MODE):更多的铃声图片、更多的新名词信息、更多的游戏娱乐、更多的…… MO代表无线上网的时尚潮流(MODE):搜罗衣食住行的新热点、大都市中的热辣话题、时尚流行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中职学生因自身特点、家庭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学习能力较弱,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等现象。本文将针对当前中职生自信心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提高中职生的自信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职生的职业意识决定着中职生未来的职业活动,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使之成为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中职院校的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以要从认识职业特点、注重职业训练、进行职业实践,提高职业素质,培育职业精神等诸方面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职生是随着教育体制政革和初中毕业生分流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或是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中职生的心理较之其它学生群体更为复杂,更为敏感.因此,如何帮助中职生走出心理困境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着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方芳 《科学咨询》2010,(4):103-103
中职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这个时期是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显,加强中职生心理辅导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中职生当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但目前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令人担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增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这个时期是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显,加强中职生心理辅导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中职生当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手机中特有的网络相关使用行为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为指导高职学生科学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提供参考。方法 我们采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高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4 116名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有18.7%的高职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女生的手机依赖得分比男生高。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手机依赖率逐步提高。手机依赖组和非依赖组的高职学生在第一次拥有手机的时间和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手机网络使用的娱乐行为、信息获取行为、消费行为等方面,手机依赖组和非依赖组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1)。娱乐行为、消费行为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观看网络新闻和网上学习/办公行为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费行为和娱乐行为正向影响手机依赖(β值分别为0.072、0.116,P值均<0.01)。结论 智能手机网络使用的具体行为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需全员参与和跟踪.学校职业指导机构应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建立指导体系,制定各阶段的详细指导方案,指导内容各有侧重,全方位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实现中职生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