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红 《决策探索》2010,(18):16-17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人类源于自然,人类的生存发展依托于自然,同时也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直接反映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制于自然。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地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建立生态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树立人类整体利益观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当今世界日趋枯竭的资源,日益恶化的环境已经向世人发出了示警.人类必须深刻反思,认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固.只有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及相互关系的剖析,求证它们同人与自然之间的渊源;以不同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检索科学技术对人类环境的影响;针对各种生态危机的警示,提出对发展观的反思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模式,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卢庆芳 《科学咨询》2007,3(19):13-15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向自然开战"、"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开始在人与自然新的实践互动基础上不断加深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邓小平逐渐形成了"加快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辩证统一的基本思路,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观点和论断.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纵观这一思想变化过程,它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及相互关系的剖析,求证它们同人与自然之间的渊源;以不同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检索科学技术对人类环境的影响;针对各种生态危机的警示,提出对发展观的反思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模式,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天人合一”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区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天,顺应自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纵观中华传统文化,从先秦到明清,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对天人关系都有过不少论述。其中有代表的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苟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追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科学基础。理性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形态发展阶段都贯穿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实践选择,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继承、批判与提高。生态建设为生态文明打基础,生态文明为生态建设指明方向;寓生态文明于生态建设之中,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建设层次,发展生态文明的文化和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是符合国情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咨询与决策》2004,(4):16-19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经验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的本质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本文通过观察人类历史各个阶段生产力发展情况来分析与之相对应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作用以及人类在生物多样性中的定位 ,论述价值的定义、自然资源价值的定义以及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进而阐明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源价值观 ,并在正确的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自然资源法 ,通过自然资源法设定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法律制度 ,以期达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刘兰 《科学咨询》2010,(1):54-55
回归自然是后工业时代的中心话题之一。反思人与自然之间几个世纪以来的远非和谐的关系,人们日益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应该重建一种相辅相容的新型关系。本文将梭罗和陶渊明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作家并置,将他们笔下的自然进行剖析,解读他们的自然观,有助于反思生态视野中的自然与人这一及其特殊的自然生命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反映出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而且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本文介绍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情况,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超 《管理科学文摘》2008,(20):169-170
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道法自然,物我融一的整体生态观,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积极借鉴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后,为实现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而作出的共同选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现实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经济伦理学以生态经济伦理为研究对象,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的人类行为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的实践哲学。通过生态伦理道德的培育和提高,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助于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 人类文明的历程便是人与自然冲突制衡的过程,人类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历史,便是一部环境保护与破坏的冲突史.经济学最理想的状态便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机制与生态机制的均衡.然而,文明的历程往往是螺旋式上升式的,在一定程度上重蹈历史的覆辙,经过一番风雨挫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程.当我们重新扫视中国兴衰的历史坐标时,会清晰地发现,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当代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多世纪的消费主义观念和行为造成的生态和环境的现实问题,推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运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和思想来自觉地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规律、创造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实践活动和结晶;艺术是人类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客观记录和反映,也是艺术家心灵感受及其情感独特的表达与描述。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心灵。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