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老年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穿刺前先局部热敷的应用效果及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入住我科,老年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由两名N4级护士操作,观察组穿刺前先局部热敷穿刺侧肢体数分钟后再常规穿刺,对照组进行常规留置针操作,通过调查分析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等评价标准。结果两组患者穿刺中,观察组在一针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例数、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穿刺前先热敷穿刺侧肢体数分钟,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方面有很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四川省达州市多山地区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饮食习惯(辛辣饮食、腊制饮食)、登山活动、性别、家族史、痛风史、体重指数、劳动强度等因素对中老年人膝关节KOA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家庭问卷、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对四川省达州市多山地区1836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其中市区居民918人,农村居民918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症状、影像学表现等确诊。结果实际调查1642例,其中男性839例,女性803例,所有患者均参与结果分析。男女比例为1.00比0.96,年龄50~85岁;男女平均年龄(68.01±10.40)岁和(66.84±10.91)岁;男女平均身高(165.61±6.02)cm和(155.43±5.94)cm;男、女平均体重(60.65±8.66)kg和(55.07±8.98)kg;男、女居平均体重指数(22.10±2.71)kg/m~2和(22.62±3.33)kg/m~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患病率为15.00%(246/1642),女性患病率为20.42%(164/803),男性患病率为9.77%(82/83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χ~2=34.006,P0.001)。KO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最高为70~79岁年龄组。农村居民患病率(51.22%)高于城市(48.78%)。农村居民KOA中重度症状占比(59.52%)高于城市(45.00%),农村K-L分级3、4级占比(63.49%)高于城市(43.33%)。KOA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OA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腊制饮食、非辛辣饮食)、家族史、痛风史、登山活动、劳动强度Ⅳ级与Ⅴ级、女性、体重指数。结论 (1)KO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最高为70~79岁年龄组。(2)四川多山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且该病严重程度更高。(3)饮食习惯(腊制饮食、非辛辣饮食)、家族史、痛风史、登山活动、女性、体重指数、劳动强度等因素均会对此疾病患病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银屑病(PR)患病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MS患者163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90例,比较两组对象PR患病现况。结果老年MS组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分别为37例及22.70%,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3.16%;χ2=8.44,P0.01)。老年MS组女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男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老年MS患者PR患病率增多,特别是老年女性MS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脉搭桥术同期行肺部手术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有行冠脉搭桥术和肺部手术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共计56例。全部病例先完成冠脉血运重建,再行肺部手术。后坚持随访,明确此类手术中远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平均搭桥(2.5±0.9)支。53例行同期胸骨正中切口手术,2例行同期不同切口手术,1例行左前外侧切口手术。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随访时间13~62月,平均随访时间(28.5±14.0)月,随访过程中失访3例,死亡6例。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3.6%、76.7%。肺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88.9%、68.4%。结论同期行冠脉搭桥术合并肺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中远期结果满意,左前外切口入路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为透析患者选择科学合理的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内瘘,对照组采用尖针绳梯法穿刺内瘘,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渗血率、压迫止血时间、感染率及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率及穿刺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机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也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0. 85%和0.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扣眼法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低,下机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感较轻,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未增加感染的发生,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便秘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便秘老年患者45例。他们均接受了"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问卷"(SCL-90)评估,并与同期住院同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没有合并便秘患者(71例,对照组)相同问卷测评结果比较。结果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便秘组中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条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便秘患者存在着明确的负性心理情绪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水平与心理韧性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采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其肢体运动障碍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观察两者相关性。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总分为(81.12±9.18)分,上肢功能平均得分为(58.87±6.39)分,下肢功能平均得分为(28.25±7.19)分;患者心理韧性量表总得分(61.24±12.43)分,各维度平均得分依次为坚韧性(32.17±13.57)分、力量性(21.46±12.53)分、乐观性(9.78±11.31)分;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总分与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r=0.641,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处于明显运动障碍,心理韧性处于中低度水平,且两者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可以建议医护工作者通过增加患者的心理韧性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水平,间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血管成像(CTA)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昌图县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7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143例,无2型糖尿病者94例,将合并2型糖尿病者按心绞痛类型分为无典型心绞痛症状组(A组,n=41)、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组(B组,n=73)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组,n=29),所有患者均采用双源CT行冠状CTA检查,对比分析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冠脉CTA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支病变、弥散性病变、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的发生率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单支病变、非钙化斑块及冠脉各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组和C组多支病变与Ⅱ级和Ⅲ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且C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与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病变以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双源CT冠脉CTA评价冠脉病变无创、便捷、可靠,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穿刺动脉应用血管闭合器Angioseal止血的安全性及Angioseal闭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分为两组,甲组32例应用Angioseal闭合器;乙组36例应用手压止血作为对照组。观察止血时间、操作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应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时间48秒±31秒,绝对制动时间3.0h±0.7h,相对制动时间2.8h±0.8h,l例血肿。对照组止血时间36分±17分,相对制动时间16.8h±4.7h小时,绝对制动时间为19.7h±5.8h,8例血肿。结论AngioSeal闭合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与手压止血比较,操作简单,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少,方便了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患者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与少肌症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开拓新的思路。方法随机选取109例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胸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査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检査结果分为少肌症组与非少肌症组,比较男性及女性少肌症组与非少肌症组之间的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组间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分析肌肉量各个测定部位在冠心病预测中的意义。结果①男性少肌症组与非少肌症组相比,两组间的冠心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P0.05)②女性少肌症组与非少肌症组相比,前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后者,两组间的冠心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③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少肌症组与非少肌症组间冠脉硬化轻重度发病率比较,少肌症组的冠脉硬化严重程度较非少肌症组发病率高,两组间的冠脉硬化轻重度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④女性冠心病与相关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少肌症为影响冠心病危险因素(P=0.043,P0.05);⑤女性少肌症组冠脉GS评分轻、重度间身体各个部位肌肉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冠心病与少肌症无明显相关性;在女性少肌症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非少肌症组,少肌症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10%高渗盐水加硫酸庆大霉素联合红外线治疗老年烧伤后溃疡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间于我院救治老年烧伤后溃疡创面患者共76例,共存在创面233处。依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126处创面)与对照组38例(107处创面)。对照组患者运用10%高渗盐水加硫酸庆大霉素的传统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红外线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7~19天,平均愈合时间为12.36±5.07天;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为14~21天,平均愈合时间为18.69±4.78天,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8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8%(113/1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2%(73/107),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3,P0.05)。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非常满意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2,P0.05);观察组不满意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7,P0.05)。结论 10%高渗盐水加硫酸庆大霉素联合红外线在治疗老年烧伤后溃疡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并且较为安全,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 ,中国老年人口将占世界老年人口的 2 5 % ,占中国总人口的 2 0 %。四川省老年人从身体形态状况看 ,农村人群正常范围的比率较大 ,而城市肥胖人数的比率高于正常人数 ,尤其是城市女性老年的百分比比正常值高 1 8.0 1 % ,说明四川省城市老年人特别是女性老年肥胖现象较为严重。四川省女性老年的体脂率明显高于男性 ,而腰 臀比是男性高于女性 ,说明四川省女性老年人的脂肪主要分布于皮下 ,而男性老年人却主要堆积在腹部。城市老年人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农村 ,且城、乡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 ,发现除身高、体重外其余各指标均随年龄增长有明显或非常明显的变化趋势。经相关和偏相关分析 ,与体重最相关的是身高 ,其次是男性的腰围、胸围、肩胛皮褶、臀围和女性的胸围、臀围、腰围、肩胛皮褶。影响身体肥胖指数的主要因素是体重 ,其次身高 ,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而得到四川省老年人身体肥胖度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情况及冠脉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冠脉造影术的80岁以上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采用SPSS 17.0软件对冠脉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80岁以上高龄心绞痛患者中有17例冠脉正常,52例三支病变。高密度脂蛋白在非冠心病组明显高于三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中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收缩压等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高龄冠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与冠脉多支病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侧支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88例。根据侧支情况分为侧支良好组和侧支减少组。本研究将对两组患者的发病类型,脑灌注参数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测量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侧支良好组42例,年龄(63.34±10.56)岁;高血压病32例(76.19%);收缩压(150.69±25.96)mmHg。侧支减少组46例,年龄(63.21±10.33)岁;高血压病22例(47.83%);收缩压(162.82±25.46)mmHg。两组相比,侧支良好组高血压比例明显增加,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侧支良好组中无梗死灶患者比例最高(16例,38.09%),LTI比例最低(1例,2.38%);侧支减少组中PI比例最低(1例,2.17%),IBZI发生比例最高(15例,32.61%),P0.05。③侧支良好患者患侧CBV明显增加,TTP、MTT明显延长。侧支减少组患侧TTP明显延长,MTT明显缩短,CBF明显增加(P0.05)。④两组相比,侧支良好组Rcbv、Rcbf略高,Rmtt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Rttp无明显差异(P0.05)。⑤侧支良好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都低于侧支减少组(P0.05)。结论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降低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前列腺增生症患病(BPH)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男性MS患者59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及结论健康男性老年人55例,比较两组对象BPH患病现况及各项前列腺相关指标。结果老年MS组BPH患病率为63.64%(3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18.64%,χ2=9.70,P0.01)。老年男性MS组的IPSS评分及PV值也显著差于后者(P0.01)。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BPH患病率明确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老年心力衰竭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5.69±0.52)天、住院时间为(12.28±2.26)天,短于对照组的通气时间(7.23±1.02)天、住院时间(15.34±2.43)天。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观察组为(14.23±2.10)分,低于对照组的(17.5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老年心力衰竭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利于降低VAP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性便秘(CIC)患者疗效评分影响。方法77例老年CIC患者随机分为专项护理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专项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生物反馈训练、腹部按摩、摄入足够的水分和饮食调整等内容,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评分。结果专项护理组干预后便秘症状总分(10.06±2.93)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同时前者便秘症状的各分项评分指标也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CIC患者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对照试验将120例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为接受单纯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观察组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椎管狭窄率、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椎管狭窄率、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指数分别为(7.6±0.8)%,(9.8±1.6)%,3.6±0.4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6±2.5)%,(16.4±2.2)%,4.4±0.6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内介入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中段血流频谱峰值21.34±3.46cm/s,平均血流速度5.28±0.67cm/s与对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肱指数0.85±0.15,跛行距离634.88±34.87m,皮肤温度32.68±3.4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腔内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优于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偏瘫患者股四头肌横断面积、步态变化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将偏瘫患者3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疗法。观察组除了上述治疗外,同时进行膝关节控制训练。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型、患侧、病程、瘫侧股四头肌放松和最大收缩时横断面积变化、下肢Fugl-Meyer积分、步态、步行能力无统计学意义。8周后患者瘫侧股直肌面积变化差值(1.38±0.48vs0.90±0.47)、下肢Fugl-Meyer积分(28.65±1.69vs23.82±1.94)、步态分析包括步幅(cm)、步长(cm)、步宽(cm)、足角(度)、6M用时(秒)、6M步数(步)(57.76±4.92vs46.12±11.23,28.76±2.51vs23.74±3.91,11.88±0.99vs15.12±2.71,14.12±6.18vs27.06±7.08,12.76±5.68vs19.94±5.61,14.35±2.52vs18.94±4.96),步行能力分级(4.53±0.51vs3.88±0.3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偏瘫患者股四头肌横断面积、步态变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