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萧红是20世纪初中外文坛上两位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前者被誉为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现代英语小说的先驱,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享有"短篇小说大师"①的称号。后者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艺术表现上最具现代化的作家"。虽然二者处于不同的时空,她们的艺术人生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家庭、社会的"叛逆者";作为女性作家,她们的创作几乎都指向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她们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刘春轶 《兰州学刊》2007,(5):138-139,154
近年来随着对东北作家群意义和价值的发掘,端木蕻良的研究也不断地得到深化.端木蕻良以擅写女性著称,而对其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主要论述了端木作品,尤其是前期作品中所写的东北女性形象,"雄强性"是她们区别于其他同时代作家笔下女性的最突出特征.这里作者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对形成现代文学史上这类具有独特特征的女性形象的成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因素等.正是由于黑土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才培育出了这些强悍迷人、真率放浪的挚情女子.  相似文献   

3.
萧红的创作以反映东北乡土的作品最为突出 ,她的作品灌注了东北作家群特有的“东北精神”。萧红充满乡土风情、蕴含浓重文化意识的作品 ,填补了北大荒地域文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崔向敏 《兰州学刊》2010,(6):182-18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作家,她的小说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特征。文章主要从萧红的小说入手,通过与早期乡土作家作品的比较,分析这种散文化结构给萧红小说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学洛神"萧红的绝笔,短篇小说《小城三月》展现了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深厚的艺术功力。立足于萧红艺术世界的终点,并将其置于中国绘画美学的视域中进行尝试性的解读,以期为进一步理解萧红小说的深度意蕴提供一个意义性的依据,并藉此显幽烛隐,挖掘萧红小说创作深远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闫秋红 《江汉论坛》2003,11(5):90-93
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在新文学史上的延伸,京派一向充当了小说诗化、散文化的代言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种风格与京派迥然不同的诗化、散文化,那就是以萧红、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他们浸润于本地域的萨满教原始文化之中,与废名、沈从文等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追求,因而他们的诗化、散文化必然具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论端木蕻良的早期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山河沦于敌手,三千万同胞身陷水火。动荡的时代、屈辱的生活,在东北大地上造就了一批勃郁不平、慷慨悲歌的作家。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金剑啸、塞克、马加、穆木天、李辉英、高兰、金人……等崛起文坛。他们在左翼文艺运动的推动下,流离转徒,投身抗日救亡的文艺运动,以笔当枪,创作出大量反映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苦难和反抗、觉醒和力量的作品,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作家被尊称为“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是有自己特殊经历、独具个性和风格的一批作家;以他们为代表的东北文学是很有生气很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为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本刊将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由丁帆先生主编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将我们弘扬多年的“人文关怀”落到了实处。众所周知,由于地域和历史的特殊原因,如同在经济、文化上被边缘化一样,中国西部在文学上也长期被边缘化。固然不乏有着一些对西部作家作品的具体研究批评,但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独特文明形态下的一种独特文学存在,中国西部文学在整体上一直没有进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更遑论像研究“京派文学”、“海派文学”、“文学湘军”、“东北作家群”等那样成为关注的热…  相似文献   

9.
从民俗叙事角度来看,"东北作家群"小说呈现出共时性复合叙事的形态特征.多形态叙事在不同作家身上具有鲜明的侧重点.概括起来讲,萧红主要以启蒙叙事见长;萧军重在凸显民间叙事风格;而端木蕻良则是典型的"社会分析"叙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呈现出浓厚的忧郁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既有现实的由故土沦陷带来的情感冲动的因素,更有很多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导致的从当局到普通百姓对"东北苦难"的无视与漠视给东北作家的刺激,也有流亡处境引发的心理悲剧感受,而东北流亡文学忧郁倾向的历史文化因素在以往的文学史研究中多被遮蔽和"不见"。东北流亡作家文本中表现出的忧郁倾向和其中蕴含的对爱国主义的有限性、政权与国家的非等同性等问题,触及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和中国抗战文学的尖锐主题,达到了现代中国文学特别是抗战文学少有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1.
由东北三省文学研究所和沈阳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等单位派人参加的《东北现代文学史》编写工作协作会议十月在沈召开。该文学史的编写,是在近几年来学术、教学工作者对东北沦陷时期(日伪占领时期)文学状况的研究、对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基础上开始的。与会者指出,《东北现代文学史》应是一部新民主主义,亦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运动发展史,它的成就和经验,应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的光辉一页。萧军、萧红、舒群、端术蕻良、骆宾基、罗烽、白朗、金剑啸、穆木天、李辉英、塞克、高兰、金人、马加等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即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主要文体诗词曲赋与章回体小说被排除在文学史视域之外,而主流文体则是从西方传统而来的小说散文与新诗。这种传统文学形式的"断流"就其本质而言即后现代批评中的"替代言说"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文学"与"旧文学"决裂后,传统文学的格律诗与章回体小说被认为是"旧形式"的延续而"不在场"。虽然部分文艺理论家与毛泽东等人都曾经提倡继承民族文学传统,但仍然未能使传统形式的创作真正进入"新文学史"的视域。正是这种传统形式的断裂使现代文学史成为持续接受西方新思潮与文体的宏大叙事,直至今日传统形式创作仍未能进入格局。新世纪文学史的书写不应再排斥传统文学形式如诗词曲赋戏剧和章回小说等,转型为全视域、体现源流通变关系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3.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了九部莫言的小说,其中《红高粱家族》是葛浩文翻译的第一部莫言小说,也是在英语世界最广为接受的莫言小说.在此探讨了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在翻译《红高粱家族》时使用的翻译手法,以及对某些文化信息词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来,中国学者在向外译介中国文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崎岖道路上不断攀爬探索,虽挫败连连,但却越挫越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学者的文学英译有其自身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有着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和意义。与霍克斯的译本相比,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在英语世界遭受冷遇,并不是因为杨译本质量不佳,而是因为其采用的以忠实文本为圭臬的翻译策略在当时来说有些超前,而现在则已经具备了接受这样翻译的国际语境;老舍将其小说《离婚》的英译者伊文·金告上法庭,并收回版权自行翻译,只因其译者在发挥其译者主体性时失去了底线,歪曲了中国文学;麦家的长篇小说《解密》在英语世界的成功提醒中国的英语学者,重视和讲求文本迻译策略的同时,还要强调译本的宣传推介等市场营销工作。及时总结中国学者文学外译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并融入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华文文学是一个生命整体.在众多的描述世界华文文学历史的方法中,"天、地、人"的思想较合适."天"主要指文学现象的时间性,"地"主要指文学现象的地域性,"人"包括审美主体(作者、编者、读者)和作品人物."天、地、人"观念具有的多层次性,最足以容纳20世纪华文(汉语)文学史的丰富性和呈现其生活的整体性,也能突破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海外华人社会历史转型和现实社会体制的差异给文学史整合带来的难题."五四"前后、40年代前后、70年代前后、90年代前后,构成了百年华文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描述清楚这四个时期的历史起伏,足以呈现20世纪至今的民族新文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派起始于五四时期的"流亡文学",它是当时较为成型的小说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地方色彩"不一的"乡土小说派"到30年代的"京派",表现了乡土小说创作审美化倾向的提升和地域化方向的发展,后来的"东北作家群"、"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的出现及其显著影响,更加体现了审美化、地域化是乡土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天才的女作家。萧红小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仅来源于小说的内容,更得益于其完美的形式。在萧红的小说中,叙述本身被戏剧化、情节化、故事化,成为审美对象。其小说娴熟的叙述技巧,使形式不再是内容的附庸,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成为一种阅读趣味。 叙述技巧一词的内涵很大,包括叙述者、叙述层次、叙述视角、叙述时间等许多内容。叙述者是故事的讲述者,叙述者把故事底本变成叙述文本,都有一个感知事件的具体方式,即叙述的角度问题。叙述角度是二十世纪小说叙述研究中最热门的问扭,视角问囚曾…  相似文献   

18.
老舍小说不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更是中国现代小说走进英语世界的成功典范。据统计,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老舍有40余部小说被翻译成英语。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猫城记》等之所以被西方世界广泛接受并具有深远影响,是因为作品特有的文学艺术特性和其所蕴含的深厚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学气质,这也是老舍小说走进英语世界的内在缘由。对老舍小说走进英语世界的经验进行总结,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老舍小说世界性特质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小说更好走进英语世界经验启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汪云霞 《东岳论丛》2019,40(7):5-15
自闻一多《现代诗抄》之后,西南联大诗人俞铭传在汉语学界长期处于沉寂状态。而早在1940年代,他已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被当作是"中国诗人中最为年轻的一代"和"最具希望的诗人"加以译介,其多首作品在英语世界流传。俞铭传得以在海外传播虽有各种内外因素,但究其根本,还在于他诗歌写作的"世界性"。俞诗的"世界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符号的跨界性;意象与典故的跨文化性;抒情方式的客观化与非个人性;叙述模式的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性。探讨俞铭传诗歌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这位现代诗人的文学史意义,也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东北流亡作家群形成的年代、社会历史背景,概括了这个作家的群体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共同特色,评价了他们的创作在当时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还对有争议的关于东北流亡作家群是否已形成一个文学流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个作家群客观上确已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但它是个不够典型、不够完善的文学流派。对东北作家作品进行综合性的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发表此文,以期引起研究者们对此问题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