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是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新发展。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国情三个方面论证了“德治”和“法治”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才是治国之上策,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并从加强法制建设,促进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法制化;加强道德规范的研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道德建设,使“法治”和“德治”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提出了德治与法治“水乳交融”式结合的目标模式 ,分析了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治的基本内涵 ,并进一步提出了法治与德治“水乳交融”式结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治是治国方略的基础,德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阐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分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理国家的经验。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及现实挑战,要求我们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使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法治、德治及二者之间关系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认为我们必须注意把握“德治”和“法治”的不同涵义和历史形态的区别。本文指出: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客观趋势;只有人民才是先进的法治和德治的真正主体;我们应该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全面地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要首先注意区分法治与人治和法治与德治这两个层次的概念关系.在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后,我们党又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实现这种国家形态的手段,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法治和德治相比则居于主要或根本方式的地位,因为一是就哲学根据而言,这是由矛盾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不平衡所决定的;二是就实践根据而言,德治也不能居于治国的根本方式地位;三是就现实的法治对德治的作用而言,厉行法治为推行德治提供了方向性保证、制度规范和秩序保障;四是就维护社会稳定而言,现实德治的功用威慑力远不及法治功用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6.
何慧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246-253
我国现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模式是结合中国国情所做的历史必然选择。国家的治理方略既要顺应当下的社会背景和生态文明,还须汲取德治文化传统中的宝贵经验和人文精华。如何继承我国古代优良德治文化传统,需要在认知上廓清传统德治与现代德法共治的内在关系,形成面向历史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将优良德治传统融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政实践,为现代德治和法治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 ,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依法治国” ,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避免了随意性、任意性 ,保证了国家社会生活有秩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 ,依靠人的价值判断 ,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 ,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法治”是“德治”的升华 ,“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 ,二者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我们要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具体途径。   一、运用立法、执法、法制宣传等手段 ,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   1.通过立法 ,直接…  相似文献   

8.
“法治”和“德治”是人类历史上两种基本的治国手段 ,两者各有优特之处 ,也各有片面性 ,因此必须相互补充。事实上 ,两者完全可以互补 :“法治”的鞭长莫及之处 ,正是“德治”可以展现其社会功能之处 ;“德治”的缺失之处 ,又正是“法治”能够加以弥补之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法治”和“德治”都应当并举 ,而且可以并举。当前 ,我们必须同时大力强化公民的“法治”和“德治”意识 ,同时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中既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儒学,又兼容了法家的思想理论。他改造了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强调“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的作用,将“德治”与“法治”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和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当前我们研究和加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历史具有传承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传统治国方略中的民本论、用人论、教化论、修养论,是新时代德法结合顺利进行的本土资源,能为现实中的道德缺失现象提供治理经验与借鉴,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内涵的分析可知,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是当下我们要追求的首要目标.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使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同时,要准确地理解德治与法治的含义,避免片面强调法治或德治.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要“官德”先行。“官德”建设一要靠法治,二要靠德治,也就是“依法治吏”和“以德治吏”。领导干部讲“官德”,首要的问题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注意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重视以德律己,养德修身。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的基础是以德育人,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实现道德素质更新和德育创新。培养公民现代的科学精神、道德责任义务、公正观念、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实现道德教育向养成型、和谐型、开放式、自主式转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是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强调要在发展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在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执政能力建设之内涵和如何在发展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主要方面。依法治国保证和巩固着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促进着法律制度的健全 ,体现和保障着民主制度 ,因此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必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程序法运行现状与程序优位理念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序是现代法治的醒目标志和保障。没有完善的程序法及其良好运行 ,就没有法治。我国的程序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 ,重构程序优位理念对依法治国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意义深远.为贯彻这一伟大治国方略,地方政府的法制建设已被提上重要日程.地方政府完善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行政立法.文章首先回顾了河南省政府在贯彻"依法治省"精神、进行法制建设进程之中,在行政立法方面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揭示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又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深刻分析,并在文章之末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两个重要部分 ,是调节社会生活的两个最基本的重要手段。在当代 ,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统一应坚持互补原则、主辅原则、互促原则、时代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目标统一性原则 ,使法律、道德、自然、社会、人相互协调 ,充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和属于政治文明的法制建设都放到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高度来论述 ,并且强调二者的结合 ,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的新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对于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