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如何让每一个体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已成为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首要问题,进而课程与教学公平的问题便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课程与教学公平的基本特点是:积极主动,优质高效;民主公平,尊重差异;参与合作,共同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从多样化课程的设置,通过多元智能而教,以及情景化的评价观来建构课程与教学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唯物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出发,考察了公平原则在历史上的不同表现形态。文章首先讨论了古希腊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对公平原则的最初设计,接着把近现代西方关于公平问题的论争划分为自由主义与平等主义两条发展线索,并分别对一些代表人物的公平观作出了评述。文章最后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指出了这一公平观与资产阶级观点、空想主义观点的根本区别,强调了在这一公平观中内在统一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决定着社会公平的发生和发展,社会公平又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要使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统一起来,就应该按照邓小平同志独特的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共同富裕公平观;明确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清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持续稳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法在其产生的初期主要被作为国家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直至近代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分离后,法对利益进行平衡协调的功能才得以复归,公平就是衡量法之利益分配正当性的标准。作为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博弈中形成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在承认市场主体竞争能力存在实质差别的基础上,对民法的形式公平观进行了矫正,形成了独特的集基本需要公平、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为一体的复合式公平观,从而实现了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统一。这种复合式的公平观对我国现阶段市场主体问的利益分配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由于教育公平本身的特性所决定,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时代和社会的教育公平的绝对定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指导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为此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为核心,构筑了以全面发展原则、平等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补偿性原则为基本原则的现代教育公平观,用以解释当前中国教育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对于公平问题的认识入手,综合比较了功利主义的公平观、罗尔斯基于社会正义论的公平观、诺齐克基于程序正义论的公平观以及阿马蒂亚·森基于实质自由的公平观,并指出当前应该树立一种新公平观,在新公平观中,公平与效率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齐,在促进社会效率提高的同时促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农户在土地维权中采取维权行动的正当理由,关于农村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必须认真考虑农户的公平观才能实现制度效用。农户之所以强调公平,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农户公平观内容可以分为实质公平观和程序公平观。实质公平观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公平观,注重结果公平,这种公平观反对特权分配,支持合理差异分配。程序公平观是一种理想化的公平观,也是工具化的公平观,其目的在于实现实质公平,更注重事前参与和监督的公平,而不是事后弥补和救济的公平。实践中出现农户以程序公平观为基础创造有助于实现实质公平的程序制度,但这一制度创造必须注重各主体的博弈以及制度的实现形式,才能提升制度实效,从而提升农户的公平“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根本目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公平在社会实践上又有着相互矛盾的两种含义:一种是作为伦理领域的公平,是指每个人拥有的社会财富以及其他利益大体一致,通俗地讲是财富均等、结果公平。在这里我们称之为社会公平;一种是作为经济领域的公平,它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同等的实现利益。取得财富的权利,机会公平。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市场公平。两种公平观实际上也就是公平与效率。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公平观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公平观"可分为功利主义的公平观、古典自由主义公平观和罗尔斯主义公平观等三大类。这三种观点依据不同的哲学思想,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质。功利主义着眼于分配结果,它的公平观具有强烈的平均主义色彩;古典自由主义者从分配起点入手,认为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质就是法律面前的平等和机会公平;罗尔斯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同时重视了分配起点和分配结果,但首先强调的是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三种典型公平观来分析教育公平问题 ,认为经济自由主义公平观和效用主义公平观具有现实的意义 ,同时认为效用主义公平观对实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八方廉音     
《金陵瞭望》2008,(14):57-57
龙翔:以企业为镜,观政府效能;浦口区:探索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审理方式;六合区:召开全市选择中介服务机构方式推进会;栖霞区:严格规范招投标市场;浦口区:办案谈话全程采用同步录音录像监控;顶山街道:群众原创廉义曲目大放异彩;汤山街道:严把党员“入口关”;秣陵街道:搭建廉政文化展台  相似文献   

12.
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界最具有独创性的经济学家,公平分配观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哈耶克的公平分配观是以自由为基础、以效率为价值取向,认为市场竞争结果最为公平,反对任何经由入为设计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初次分配也要讲公平,是一种“唯效率论”公平观。事实上,初次分配公平并非“唯效率论”公平。“唯效率论”公平观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公平观;不符合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的要求;不能用来指导解决我国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平的指涉领域很多:从横向视角看,公平可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和社会公平;从哲学视角看,公平可分为道德公平和伦理公平;从功能视角看,公平可分为事实公平、做法公平和制度公平;从实质和核心视角看,公平可分为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从过程视角看,公平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目的和手段视角看,公平可分为实质公平和程序公平;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看,公平又是代际公平。从抽象意义上对公平所指涉的上述七个领域展开分类考察并归纳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深化对公平本质的认识,也便于我们对公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清晰化的理性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公平的本质属性 所谓“公平”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公正、平等”的意思,它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道德范畴。古往今来,有许多学者对之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观点,诸如平均主义公平观、等级主义公平观、功利主义公平观、人道主义公平观等等。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观念反映制度”和“制度适应观念”的原理来考察社会主义公平,可以说它是充分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精神的价值观念及其据以对社会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公平问题再次成为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秉承了人类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又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通过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进了公平的实现。本文通过重温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加深了对当代公平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共同富裕构成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要求,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所决定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础。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特点。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了起点公平、规则(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缺陷后,对几种公平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度主义的统合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从而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道家公平观的发展脉络、理论体系和丰富内容。天道公平是道家公平观的理论基础;《吕氏春秋》强调社会公平的关键是君主公平,法治应坚持公平原则等;《淮南子》进一步阐述了君主公平的重要性。君主要公平赏罚,模范守法。统治者还要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法律、制度都要体现公平原则;《太平经》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公平。它肯定多劳多得是公平合理的,指责懒惰、不劳而获是一大罪过,它还呼吁要保护妇女。道家的公平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公平观的建构以“以人民为中心”为逻辑起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党对行政公平人民性的追求以及政府公共性等多重逻辑的内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公平观由满足人民发展需要的机会公平、公平对待人民群众的程序公平以及实现人民核心利益的结果公平三要素构成。它通过强调公共行政的人民性价值而实现了对新公共行政范式的行政公平观的超越;其建构路径可以从个体、制度与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探索,具体包括强化个体对行政公平观的认同、加强对个体的行政公平教育、构建公平行政的制度约束体系以及营造公平行政的文化环境氛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