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说“■”     
《说文·殳部》:“(?),从上击下也.一曰素也.”新旧字书、韵书均只照录《说文》而没有任何关于本义的注疏以及例证的补充.以此,人们颇疑《说文》或系收录了一个早已失去生命力的“死”字.其实不然,这个“(?)”字至今仍然“活”着,只是知道它的人已不太多罢了.“(?)”的字形出现得很早,甲文中就有了“(?)”(前五·四一·八)“(?)”(菁三·一)等字形.这些字形,绝大多数为商代卜人的名字(见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三),另外也有作邑名的(见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  相似文献   

2.
说“■”     
“■”,《说文·■部》:“见雨而比息,从■、从雨,读若欷”.段玉裁注:“比,密也.密息者谓鼻息数速也.道途遇雨急行,则息必频喘矣.此字读若欷,正与齉为卧息、(?)为卧息、呬为息、(口尸)为呻,皆读虚器切同.各本‘比’作‘止’,《篇韵》同,或又作‘上’,似不若宋刊、叶抄二本作‘比’为长”.《中华大字典》、《中文大辞典》和日本出版的《大汉和辞典》皆引《说文》“见雨而比息”及段玉裁注.其实,“比”当是“止”字之讹,段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释“■”     
甲骨文中有“■”字,是自组卜辞中屡见的一个奇字。对于此字,过去诸家皆无释,直至最近,仍有人把它当作自组卜辞中出现的一个无法隶定的人物名称看。其实,这个字并非什么难以解读的奇字,它就是卜辞中屡屡出现的“王”字,只不过它是自组卜辞中一种特殊的异体写法而已。  相似文献   

4.
释“■”     
“刃止刃止”字的篆书形体“从四止”,为会意字,其中朝向为上的两足状和朝向为下的两足状,当为同一人之足。其形体义指的是某人在泥泞的路上向前移动却又向后的滞氵刃止刃止难行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说“■”     
“中”字金文或作“■”。一般认为,“■”字写法有误,当作“■”,取旗帜之象,因为上古有立旗(即“立中”)聚众之传统。学界的这一普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通过对古代神话文本与哲学文本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对“中”字得以构形的经验原型的具体考察,便不难发现,“中”字在上古除了取象于旗帜之外,还取象于“旋转”,而这恰与金文中“中”作“■”形是相吻合的。“中”字之所以在取象于旗帜之外,复取象于“旋转”,这与它内含“世界本原”之意蕴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种方言隔山有异,异地不一,差异甚大。方言是语言的区域变体,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征,为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着宝贵的文化遗产。方言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民间文化价值。温州话也是方言一种,专家定义为吴语的次方言,民间称为瓯语。瓯语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与北部吴话无法沟通,所以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  相似文献   

7.
~~考“狯”的异体字——“■(■)”、“■(■)”、“■”@罗积勇$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潘小丽$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1] 丁福保.说文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 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扬 雄.太玄经[A].四部从刊初编第68册[Z].上海:上海书店,1989. [5] 扬 雄.方言[A].丛书集成初编第1177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钱 绎.方言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 许 慎.说文解字[M].…  相似文献   

8.
地支,又名“十二支”、“十二辰”、“岁阴”,即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的十二个名词性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迄今已有三千余年之历史。它除与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组合,古人用以记日、记年、记月外,还可单独用来记时。所谓记时,就是记时间的一种方法。古人最初的记时法,是根据白天黑夜天色的变化,太阳运行的情况、人们饮食与安眠的时间、所养家禽——雄鸡啼叫的时间等,将一  相似文献   

9.
记“■鹛”     
一九五二年春初,成都市东郊八里庄基本建设工程中,掘出墓葬一座。棺木和尸体都已朽坏,有两块一尺五六寸左右见方的青砖底盖相叠,放在死者足部。翻开盖砖,有白粉书写的“路引”,是发给死者的“阴间通行证”。载有死者的姓名、籍贯、性别、生前居住地址、出生年月日时,注明死者因往阎罗殿报到,凭这“路引”通过各关卡云云。 根据砖上的“路引”,得知墓主是一位女性的普通居民,享寿约七十岁左右。死于元朝至治年间,距今约七百年,生前的居住地点在成都左护卫的“鸩鹛街”。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采用了数理逻辑中的两个符号,就觉得省事不少,今特介绍出来,供同志们参考。符号 A(for all)是数理逻辑中的全称量词,表示对于所有的…或表示对于任意的…意思。符号 E(there exits)是数理逻辑中的存在量词,表示存在…或表示可以找到…的意思。应用举例介绍于下:例1,叙述极限的定义。(1)数列极限:设 x_1,x_2…,x_n…为一数列。如果对于每一个预先给定的任意小的正数ε,总存在一个正数 N,使得对于 n>N 的一切 x_n,不等式  相似文献   

11.
汉语里的“都”是个使用率很高的词,《维汉词典》等有关词典和供维族同志专用的汉语课本中,几乎全把“都”和“h?mm?”等同起来,互相对译,似乎“都”就等于“h?mm?”。为此,本文试把汉语里的“都”和维语里的“h?mm?”在词性、词义、语法功能及翻译方面加以粗略比较,且试对维族学生学汉语中几种常见错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龙潭寺客家话的t■、t■'、■声母,从中可以看出它们覆盖了古知、章、庄三组声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受老成都话的影响所致,并伴随成都话的发展而转变为t■、t■'、■。  相似文献   

13.
从"壬、■"字形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当前的应用层面提出字形规范统一的设想,以期为当前的汉字字形规范提供参考。从字源看,"壬"应写为"■",但历代字书中写为"壬",是为与"王"加大区别度;"壬、■"是形音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形很早就混同,字形本身已不具备区别字义的作用;在海峡两岸现行汉字的实际运用中,都出现"壬、■"混同的现象。从文字部件简化优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将"壬"确立为标准字形,将字源含有"■"的字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壬"同形,一部分与"王"同形。同时,也梳理了"任"与"仼"、"呈"与"■"的字形字义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解题二、历来的看法三、终声用例四、的区别五、的本质六、文字七、结论一、解题众所周知,朝鲜在历史上曾用过汉字。在使用汉字和汉文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朝鲜语产生了大量的以汉字为基础的词。在现代朝鲜语里,汉字词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我们今天研究朝鲜语汉字读者,不仅在重建朝鲜语汉字音体系方面,而且在汉语古音拟音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朝鲜语正音文字是一四四四年(世宗二十五年十二月)创制的。当时的集贤殿、谚文厅等机构,不仅对朝鲜语文字的研究,而且对朝鲜语汉字音的确立,都做了大量的贡献。他们  相似文献   

15.
金文中"■"及从"■"声的字或可表示选择之义,相关字也见于楚简,过去学者多主张读为"选"。通过对楚简中"■"用字习惯的考察可以发现,诸字读为"差",用为选择义,这可与典籍相印证。《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208号著录的王子■匕鼎,其中有"■其吉金"的内容,"■"也当读为"差"。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在甲骨文、金文的教学过程中,偶有疑难,即信手记出。现在整理成一篇短文,不避浅陋之讥,发表出来,以求教于专家及同好。一、《中国历史文选》教科书中选有《武丁卜辞二则》,编者对第一则中的“王固曰”三字所作的解释是:“固,读作占,视兆而问。谓商王观察卜兆来判断吉凶”。显然,这条注释前后矛盾。前面写着“视兆而问”,后面又写着:“观察卜兆来判断吉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蜀道难》是一篇脍灸人口的杰作,它以奔放酣畅的语言,表现蜀地雄奇险峻的山川,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色彩绚丽、动人心魄。诗篇一开始以“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非常强烈的咏叹语气表达了诗人的炽烈感情,也深深地叩动了读者的心弦。然而,对于“噫吁(口戏)”三个字究竟读什么音,各种本子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文章比较了“”字在晋语和部分南方方言中的实例。从“■”字的引申用法可以看出 ,北方的晋语多往抽象的比喻义发展 ,而南方方言则多向实体义和抽象的时空义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康熙字典·贝部》:“,《篇韵》音躉(dun),别寄异物也。亦书作趸。”《中华大字典》在“”字下注“东本切,音躉,阮韵。别寄异物也。[见《篇韵》。]”《中文大辞典》、《大汉和辞典》亦均据《篇韵》音“躉”。查《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  相似文献   

20.
“■”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字,古今辞书收录“■”是一个误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