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韵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学和诗学范畴.韵于六朝时作为美学、诗学范畴诞生,并用来品音、品人、品书、品画、品诗.外来佛教思想对韵范畴起了推动作用,声音之韵美的发现印得益于佛经的传译;人物风韵之美明显受到了佛教涅槃佛性论的影响和启发;诗学之韵则受到佛教语言观悖论的影响.佛教及其思想的不断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韵范畴的意义演变.正是佛教思想的影响,韵才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诗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美学、诗学对中国诗学范畴现代转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刺激并促使中国传统诗学范畴的现代转化;其二是西方美学、诗学的某些因素或范畴直接进入中国诗学,成为其有机构成部分。梁启超等人以佛学格义西方哲学、美学、诗学,使得中西两种审美诗学在对接与互释中走向新的对话和融合,从而刺激并促进了中国诗学的现代转型。晚清佛学复兴在诗学中的表现,一方面是此期诗家引佛语以入诗;另一方面是在这种以佛学与西方美学的对接中产生了中国现代诗学的许多范畴,或者是在某些原有的中国传统诗学范畴中同时渗入了佛学和西方美学(诗学)的某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亚里斯多德的美学思想不仅仅见之于《诗学》。在他的《形而上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等著作中,也提出了重要的美学范畴,积淀着有价值的美学沉思。“闲暇”和“觉识”就是其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4.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没有本质的区别 ,它们都以实践哲学为基础 ,以实践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由此在对待审美、美学的逻辑起点、劳动与审美以及美的本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新实践美学的观点仅仅是在实践美学体系内作修补 ,它注定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心理主义美学派里普斯曾用复合的方法在深度情感中看到审美情感的本质和美学范畴的交叉,这成了提出复合的美学范畴的一个依据,诸如悲剧的喜感;崇高或积极的价值由于滑稽而被否定时产生的混合感情便是幽默等等。野美也是一个复合的美学范畴。人们把“野”视为审美对象,不仅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相联系,而且它本身就处于自然美、滑稽、幽默、怪诞、悲剧性、优美等多种审美形态的网络点上,因此野美不是一种“纯粹美”,而是一种复合的  相似文献   

6.
<正> 在建国三十五周年前夕,周来祥同志的《美学问题论稿》、《论美是和谐》、《艺术的审美本质》三本论著相继问世,共近一百万字。《美学问题论稿》全书35万多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论著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审美关系为轴心和中介,对美、审美和艺术进行综合地分析和整体地把握,在东西方美学的比较中探讨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性质和特点。作者兼取众家之长,又有自己独到的见地,使其论著显示了比较严整的科学体系和鲜明的特色。《论美是和谐》全书30万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较集中的美论专著,它把辩证逻辑的科学方法有机地化为其美学体系本身,从美的本质特征、美的形态的划分、美的范畴发展的历史形态等方面,全面而细致地论述了美是和谐的思想。这不同于历史上的美是和谐说,也不同于建国后国内较流行的关于美之本质的四派学说,它成为作者  相似文献   

7.
作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理论范畴,“风骨”与“风格”同中有异。“风格”是必然有的,而“风骨”只具有可能有的或然性。风骨不是风格。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代表了刘勰对艺术美本质的一部分认识,是刘勰对创作、批评提出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涵盖力,但不具有划一风格的作用。将二者混同,与在汉语中“风格”一词的原始意义以及作为传统诗学范畴的“风骨”自身逻辑形态不稳定带来的意义歧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诗学》中。在《修辞学》等著作中,也谈了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其中,“艺术摹仿说”是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理论观点。艺术的本质即摹仿现实,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9.
实践论与本体论从来就不是两种思维方式;认识论也不是离得开实践论的独立思维方式.本体论美学把“本体”与“本质”对立起来,并且在把两者的区分进一步绝对化了,把“本体”仅仅看成“是纯逻辑方法进行的范畴的推演”.而是从奎因到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不是“当代思维的高度,时代的前沿”.以“情本体”的提出,把李泽厚分为早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与后期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李泽厚,是不恰当的.无论原教旨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它们与生命美学、存在主义美学都有一个共同的哲学基础,那就是对包括美感体验、艺术创造等审美范畴在内的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的诸相关范畴,如实践等,不是从人的实际存在的诸现实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生产关系——出发,而是把这些范畴抽象化为脱离历史的“超越的自由”作为生命存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阳刚之美”和“崇高”的系统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阳刚之美"和西方美学中的"崇高"这两个范畴,朱光潜先生在他早年写的《文艺心理学》中就曾指出:"Sublme(按通常译为'崇高')是最上品的刚性美,它在中文中没有恰当的译名,'雄浑'、'劲健'、'伟大'、'崇高'、'庄严'诸词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义."这是说得很深刻的,就是说,"阳刚之美"和"崇高"并不是可以互易的美学范畴,但是两者又具有共同性.如何对这两者加以辨析呢?  相似文献   

11.
虽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但其中却孕含着一种以人作为关照对象、具有丰富价值论意蕴的美学思想。文章从价值论的视域,对《手稿》把握价值美学思想的逻辑轨迹——从私有制到包括共产主义的全部历史进程、价值美学思想的两大基本范畴——异化和美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手稿》美学思想的价值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系统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范畴系统化问题并不新奇,美学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其各自的体系,形成不同美学范畴系统。但作为一种自觉的理论意识还是近几年的事。我国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是80年代中期开始的。自1982年哲学家张岱年在《哲学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开展对中国哲学固有的概念范畴的研究》和方立克在同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开展哲学史范畴的研究》两文后,哲学界形成了一股对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的热潮。这股热潮直接影响着美学家们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整理和研究的兴趣。但当时美学家们还仅仅是限于对单个中国古代美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美学作为西方美学史的光辉开端,它的重要性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它开拓了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第二,它确立了美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第三,它提供了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四,它阐发了孕育着后来许多重要理论体系胚胎的观点和结论.古希腊美学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美学家或者美学流派没有从这个宝库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益,而且,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诞生之后,它的光芒依然象古老的哈里克岛的灯光一样熠熠生辉.那么,古希腊美学作为欧洲美学的起源和基础,它有没有一个统一的逻辑起点呢?如果有,那这个逻辑起点又是什么呢?从学理上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说的:“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的组结”①的观点为我们把握古希腊美学的逻辑起点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在古希腊那个特定时代所造就的一大批思想家和理论家的著作(包括残篇)中提出了一系列和中国古代诗学一样独具民族特色的概念和范畴.比如:美、丑、悲剧、喜剧、崇高、优美、滑稽、匀称、和谐、秩序、理式、整一、摹仿、灵感、想像、净化等等.如果我们把这些美学概念和范畴看成美学理论的网上组结,并把这些“  相似文献   

14.
孟庆雷  甘锋 《兰州学刊》2007,3(2):138-140
"直寻"作为中国诗学创作的方法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诗学话语对象,它的生成是同《诗品》内部的其他理论范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体说来,自然之旨构成其本体论的追求,吟咏性情促进了主体诗情的觉醒,重新诠释的"兴"则直接体现了其存在的状态,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学理论系统,为中国诗学方法论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美学应是“形象学”,形象是美学的最高范畴,不是“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以及能够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点”,而是形象具有感染性、社会性以及其他等等的“性”,所以才显得美。那么,形象是如何凝聚并展现美的呢?要恰切地阐述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形象化过程进行一种拓展性的思维。在此,我仅结合形象学的内在要求对这种方法论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6.
赵永平 《东岳论丛》2004,25(4):199-200
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学问 ,但从审美理论而言 ,丑可以并且应该成为美学中的一个范畴。《奥德赛》与《尤里西斯》在审美风格上有重大差别 ,一个表现生活的美 ,一个袒露生活的丑。《奥德赛》与《尤里西斯》美学上的巨大落差 ,浓缩了西方美学史上不断的美与丑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美学的逻辑出发点是"美文字之艺术"、人文化了的艺术.本文以美学范畴的原初本质为依据,对风靡世界的后现代主义重要作品<哈利·波特>进行解读,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虽然是建立在对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学美学的批判基础之上,但是这种批判并没有危及和否定"美"学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对美学本质的捍卫,使美学获得了涅槃.在更深广的社会维度上,后现代主义文学发掘出了文学艺术"美"的本质,甚至建构起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汇方向,在人类社会未来总体发展中发挥了某种"救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宋代是平淡诗学范畴真正确立并有了成熟理论形态的时期.平淡诗论是宋人追求自然平淡之美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的反映,是宋代不同思想基础的人的共同审美理想.平淡诗论中蕴含着真、善、美不同层次的精神活动范畴.宋代平淡诗论在建构诗歌理论和实践诗歌创作的同时,展示出了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意境—人类自我解放的重要尺度意境这个范畴,历来有狭义和广义的不同层次的解释,最普遍的是作为诗学范畴来运用;在很多场合下,则被视为广义的艺术范畴,也称为艺术意境;最高层次的解释是把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来认识,这时它就与“境界”一语通用。对诗学范畴和艺术范畴的意境的研究,自然当推王国维为最,而对美学范畴的意境的研究,迄今为止,周谷城先生的看法则是最令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20.
功能美辨析     
功能美作为技术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直接关系着技术美学理论的建构及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理解还十分不一致,甚至有人对它是否存在,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能否成立,仍存有疑虑,在此笔者愿作一探讨,并以此求教于读者诸君。功能美是伴随技术美学的兴起、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美学新范畴。在传统美学或其他(艺术)门类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