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考你自己     
考考你自己问一:一提起"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就会想到我的名字吧。在这里讲一个"爱情"旅店的故事。假设有三个房间分别住着两个男的、两个女的和一男一女。为了不致于找错各自的房间,在他们的房门上都挂着一个牌子:住着两个男子的房间门口挂着牌子,两个女子的则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她出生于美国休斯顿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她的到来给父母带来了不尽的欢乐和笑声,温馨弥漫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美好总是太短暂,6岁时父亲一场大病卧床不起,家里唯一的男人倒下了,一家人的生活似乎瞬间陷入停转状态。面对惨淡的生活困境,望着女儿稚嫩的小脸,母亲说道:"爸爸躺下了,还有妈妈,我们要做自己的上帝……"而后母亲进了一家餐厅开始干活,每天工作长达14个小时。她则在课余时间卖小零食赚钱。  相似文献   

3.
考考你自己     
考考你自己问一:有六只盛满水的杯和空杯排列在一起,每次移动一个杯,要排列成如下图所示的格局至少需要移动几次?(限时2分钟)问二:有两个小气鬼一块喝酒,只有两个形状不同的杯子,其中一个杯子盛有酒。于是决定把酒分成两份二人同饮。要分得公平合理,谁也没有怨...  相似文献   

4.
五一小长假过后,浙江义乌5名年薪30万的聘任制公务员即将上岗的消息引热议。与此同时,又有消息报出,在深圳4万多名公务员中,聘任制公务员占比近10%;然而在首聘3年期满后,竟无一人解聘。对以上两则新闻,各界反应不一,支持者对聘任制寄予厚望,认为此举有助于去除"官本位"、打破"铁饭碗";忧虑者则认为聘任制是"孤舟难过万重山",并呼吁公务员制度要"破"更要"立",莫使聘任制成"稻草人";而反对者则提出异议,认为公务员聘任制"只进不会出"、"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5.
考考你自己·答案答一:一次。把左起第二个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起第二个杯子里即可。答二:首先让其中一人监督,把酒平分在两只杯中,并认为自己无论要哪一杯都没有意见为止;接着先请另一个人从两杯酒中挑选自己中意的那一杯,然后第一个人要剩下的那杯酒。这样双方就不会...  相似文献   

6.
李玉改  王铁民 《职业》2011,(21):114-114
所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技工院校的老师,对学生不仅要"教之以事",教授学生各种知识,还要"喻诸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一个老师的最大责任就在于教书育人。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相似文献   

7.
阿拉腾达尔 《职业》2011,(27):64-6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如果学习对学生没有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工作也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工作对自己没有意义的话,我们就不再愿意工作。蜡烛,其价值就在于点亮,目的不是为了"燃烧",而是要"光明"。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印尼倡议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以来,至今不过半年多时间,一个关于"新丝路经济带"的大战略构想已在中国渐次展开。 "新丝路经济带"不光涵盖"陆上丝绸之路",还包含了"海上丝绸之路"。若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影响力能够通过中亚、南亚辐射到欧亚大陆;而借助"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影响力能够覆盖亚太地区和印度洋沿岸国家。这"一带"、"一路"通过两条"走廊"即中巴(中国—巴基斯坦)和中缅(中国—缅甸)联接起来,最终将形成一个内外互联互通的大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9.
文中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姚帅  木子 《职业》2011,(13):20-21
错误的薪酬观就像职场"心魔",搅乱视听,掀翻心海,让我们整日愤怒、嫉妒、恨,职业生涯一塌糊涂……要瓦解这些"薪酬魔咒",我们要做的关键一步就是认清它、远离它,做个从容淡定的职场人。1薪酬攀比:喜欢看谁的钱袋子更鼓现形:每到月底月初,就会有几张挤眉弄眼的大脸在各个办公室里嗅来嗅去、东问西问:"嘿  相似文献   

11.
彭晃 《现代妇女》2010,(6):38-39
每一个“职场乌鸦”之所以让人讨厌,原因各有不同。要想摆脱“乌鸦”形象,首先必须理性分析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职场乌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想要从“职场乌鸦”到“职场万人迷”,现在就采取行动吧!  相似文献   

12.
李玉霞 《职业》2011,(18):39-39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笔者认为"乐"的前提必然是"兴趣",离开了这一点,就无法达到"乐"的境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并最终学好要掌握的知识。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重点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笔者就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考考你自己     
考考你自己从前,雅典兵荒马乱,某个母亲阻止想到世上闯荡一番的儿子说:"如果你诚实的话,将被世人伤害;假如不诚实的话,将会惹怒上帝而受伤害。所以,不论怎样,你反正要受伤害。因此,死了到世上闯荡之心吧。"儿子无言以对。可是,他没有善罢甘休。过了一会儿,他...  相似文献   

14.
洪爱红 《职业》2012,(11):102
人说中职教育有五大难:难招、难教、难管、难学、难留。而对于纯男生的班级来说,要想攻克这些难关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有人在探索中提出了"以横治横"的策略,也有人在反思中认为还是"以柔克刚"的做法好。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有自己的一番思考与做法。多年来,笔者将他人的各种观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了综合运用,从中又悟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在此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女性天地》2011,(7):50-50
问:我长得漂亮,身材也好。大学毕业后我留在省城打拼,频繁的跳槽让我厌倦了东奔西走,我迫切想要一份稳定的生活,于是决定考公务员。结果考了三年没考上,反把自己考得差点要跳河。经朋友指点迷津,我发现还有一条捷径可以让自己过上稳定的生活,那就是嫁个公务员。三年相亲的过程很漫长,我抱定"非公务员不嫁"的决心,最终如愿。老公虽然不高不帅也不浪漫,但至少有一个"铁饭碗",至少以后养老有保障,而且我也有面子。可是婚后,我发现我们性格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6.
张廷效 《职业》2011,(14):29-29
学生毕业就业,不论是通过招聘会还是其他应聘方式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和用人单位接触,面试是非常重要的。面试准备的重点,关键是要"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明白自己简历中的那些闪光点。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准备的重点应当是过往经历中最了不起的内容,如参加过的重要项目、得过奖的项目、组织参与的重大活动等;而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简历中的获奖项目、担任的社团工作、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则是面试官最关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强音 《职业》2013,(1):26-29
杨姝说别人评价自己是一个经历既简单又繁复的人:简单在于,虽然在北京长大,骨子里却继承了父母遗传的东北黑土地的豪爽性格;虽然是地道的"工科女",却一如既往地做起了需要每天与人打交道的HR工作;繁复在于,辗转北京、美国,这些年的生活经历累积了与大多数职业招聘经理人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处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民生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保障与收入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制度保障。中国城市发展要从"中等收入"进入"中等发达"水平,民生标准是一个必须逾越的门槛。"排他性"的民生安排必须转向"包容性"的民生保障。民生保障并不是"均贫富",而是要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9.
黎明霞 《职业》2014,(14):94-95
中职语文教学已经陷入瓶颈状态,如何让语文老师站稳脚跟,这是每位一线中职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其实,突破瓶颈的办法就是要把学生当"人"看,在自己的教育词典上写上"人"字。滋根立本,要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为学生的幸福铺路。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只有心中装满"人"的教育才算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彭海燕 《职业》2011,(27):162-162
"反思",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认为,反思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教学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学生是否具有反思能力,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