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并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飞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更加兴旺发达,取得了很大成就。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价值、地位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建国以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总数在千种以上,搜集的民间文学资料的字  相似文献   

2.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而忽略了“创造”与“叛逆”,强调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而忽略了文化层面上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文化转向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成为研究对象。文章试图通过对“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的阐释,证明“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出版由李自修教授翻译的美国“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由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专家组成的“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编委会所编的丛书之一,该书约26万字...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方法论热”中,文艺学界在引入“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之后不久即引入了“新三论”(耗散结构、协同论、突变论),使得新老三论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并置。正是因为这一并置,学界在对“方法论热”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中,“新三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本文对“新三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文艺学引入“新三论”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突破了美的静态的、固定的本质,使美及审美成为一种历史化的存在;建立了以创新为主导的开放的、动态发展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即将结束,在这世纪之交,整理过去一个世纪的人类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吴元迈组织的这部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项目的《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正是这样一部传世之作。纵观历史,20世纪基本上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6.
1982年5月,在西安成立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决定创办《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之后不久,学会委托陕西师大中文系负责编辑《年鉴》的工作。半年多来,在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研究工作者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年鉴》创刊号(1983)稿件已收齐,并于今年三月上旬定稿。创刊号报道、汇编了1982年唐代文学研究的重大学术活动、研究成果、论著、索引等,约请专家撰写了专题述评,并对国外的研究动态有所介绍。辟有“笔谈”、“一年研究情况综述”、“一年论文摘要”、“近几年新书选评”、“唐代文学的研究、整理与翻译”、“国外研究动态”、“专家简介”、“研究机构简介”、“专业刊物简介”、“唐代文学家纪念馆、遗迹简介”等专栏,刊有各类文章、资料一百余篇,共  相似文献   

7.
本文追溯了20世纪中国词学研究史,指出本世纪词学研究在资料整理、词史和词学史的写作、方法的转换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出现了像夏承焘、唐圭璋等这样的词学大师。但与其它文体研究相比,成果不够多,阵容不够整齐,程度不够深。呼吁21世纪要在基础研究上多投入力量,在综合研究上注意方法的转换,同时要有一种出“精品”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翻译文学研究"是"翻译研究"或称"翻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文学研究,是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对文学翻译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翻译的理论、翻译文本、翻译家、翻译文学史等———所做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翻译文学从兴起到繁荣,在翻译文学理论的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两大研究领域,在文献整理和理论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奈达博士曾断言“任何翻译名著只有50年的寿命”,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王科一和孙致礼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版本,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文学翻译的灵活性和译者风格的不同,不同的好的译本会相得益彰,其“寿命”也不会局限于短短的“50年”。  相似文献   

10.
《文讯》是台湾当代最负盛名的文学杂志之一。创刊二十五年来,以文学史料整理保存、文艺评论、文学研究为办刊目标,记录和见证了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在艰难的办刊过程中,本着“重建文艺伦理薪传文学智慧”的精神,以十分活跃的文化个性和运动性的作业范式,创设了“文艺界重阳节敬老联谊活动”、“青年文学会议”两大品牌,并动员了台湾文学场域的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届次化、社会化、品牌化的办刊特点,在全民拼经济、文学边缘化的台湾社会,自觉承担起文学资料建设与服务中心、文学研究规划院、文艺界人士联谊会等多种角色,赢得了台湾文艺界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开启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创造和精神解放之源,它同时也给近20年来的中国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知识分子灵魂的觉醒是这一年代的大事,它导致具有独立品格的文学的怀疑精神和“反思意识”的建立。近20年来中国文学精神面貌的深刻转换与这一年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解放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文学研究刍议(笔谈)编者按最近,本刊编辑部与社科处、中文系联合召开了“世纪之交的文学研究”学术座谈会,就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文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宏观性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以笔谈的形式发表,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孙...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稳步发展,在学科理论建设、比较诗学、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比较文学、翻译文学方面均取得前沿性成果。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通过重新审视现有学科理论以清理理论的学理根据、补足缺失意义、创新理论话语,尤其在比较文学阐释学、译文学、“玉学”、“新世界文学”方面提出创见,并结合当前国内学界“新文科”建设这一热点问题,拓展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范式;在比较诗学研究方面,继续进行理论范畴和关键词、多民族诗学研究、理论关系、文论著作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充分重视诗学这一无国界的世界性文论话语特征,打通中西,甚至构建“世界诗学”,助力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在中西比较文学方面,以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中西小说及其理论比较研究为主;在东方比较文学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中日、中韩、中阿、中印文学关系研究;在翻译文学研究方面,近年在“重写翻译史”这一命题上取得重要成果,并回顾了“译介学”这一理论形成的历程,批判学界对“创造性叛逆”的误读,挑战固有研究范式以求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再提创见,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打开思路。本文以2021年度相关成果为例,探讨比较文学的学术前沿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是龙门石窟学术研究迅速发展的百年。洞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成果丰硕。学术专题研究涉及中外关系史、民族史、艺术史、佛教史、考古学、环境文化学、技术研究等不同领域。对未来龙门石窟的研究 ,应建立科学化的资料系统 ,加强多层面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5.
如何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是我们所一贯关注的课题;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市场与文学”更成为众说纷纭、争议颇多的热点问题。如何估量和展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必须具备历史眼光。虽然80年来中国新文学成果累累、业绩辉煌,而从总的方面来考察、放在当今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上来检视,作为世纪回顾仍会发现一些弱点和缺陷。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有着充沛的生机与活力来回答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这个呈大十字架状态展开的中国文学,已经为自身的生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不同向度和方位上的艺术创造,以其相生相克、互补互动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张力场,而“三为”方向与“双百”方针,则给这一张力场指明了道路、增加了活力  相似文献   

16.
四月初,接到友人信,约我同他合作编一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史)。此书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回顾丛书)十卷本中之一卷。任务确定后,我先看材料,并把有关陶渊明的资料,论文、专著,凡能找到的都读过了。令我惊喜的是,从1977年至1996的H十年间,在研陶领域出版了大量的优秀著作和论文。冷静下来考察,发现近百年来在研陶领域中,集考证、校勘、注释和评论四方面之成就最大者,仍首推这钦立先生。运钦立先生于1939年考入抗战时期的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1940年开始从事铁秦汉魏晋南北朝勃的搜集、整理、校勘工作,于19…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文学史之探索与推进意义非凡。在明末清初诗坛上,诗僧中成就最高者非苍雪莫属。系统深入地整理和研究苍雪的诗歌,不仅是佛教文学研究与诗僧文献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云南文学史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辅助。20世纪40年代以来,苍雪诗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鉴于苍雪的文学成就及其对明末清初诗歌、佛教文学研究之价值,对其诗歌的整理与研究仍有较大空间,这主要体现在“编年”“校勘”“笺注”三个方面。“编年”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考证、全面系定,“校勘”可在王培孙校辑的基础上再行校勘,“笺注”当以“典故”“玄言禅喻”“疑难字词与俗语”为核心。  相似文献   

18.
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成立40余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其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起步”(1953-1977年)、“发展”(1978-现在)两个阶段。(一)蒙古语文研究所的起步阶段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在起步阶段,除了进行基础建设、直接配合“内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的业务工作外,在蒙古语名词术语、词汇研究,汉语借词研究,词典编纂,蒙古文字研究,现代蒙古语规范,方言调查,基础方言与标准音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间,出版工具书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论著有:1.孙竹的《现代蒙古…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03~1908年)晚清时期的意译倾向、(1909~1929年)“五四,,时期的“直译”思想以及30年代(准确地说。应该是1929~1936年)的“硬译”观。研究发现,这种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每一次演变都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改造社会和“为人生”、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和发展现代汉语的需要分别为每一演变提供了动力和缘由。伴随着其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鲁迅也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进行较有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五四”以后。老一辈学者辛勤耕耘,搜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研究了很多重要的问题,初步探索了一些发展线索。这些成绩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古代文学思想、建立科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打下了基础。解放以后,一些研究者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来分析、评价古代文学批评遗产,努力沟通古今文艺理论的联系,使这一学术领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一部新的文学批评史的诞生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