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品质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它是一定时期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其他社会行为相继而生,相互结……  相似文献   

2.
论不德、道德、美德的区分与判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剑 《江汉论坛》2001,(6):87-91
道德行为与美德行为虽然都具有善的性质,但道德之善与美德之善属于不同层次, 道德之善是一种普通的善,美德之善是一种至善。具有道德之善的行为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的道德行为,具有美德之善的行为是一个属于圣贤之人的至善行为。美德引导着道德发展与 进步的方向,为促进社会道德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的人本道德说对道德行为主导因素作了精辟的分析,明确表达了他关于道德行为的主体动因的见解。还就是:以“利己主义”为源本整合行为;以“爱”为意向引导行为;以“幸福”为目标节制行为;以“良善”为准则调整行为;以“牺牲”为需要确定行为。费氏的人本道德说实现了伦理观念由神到人的根本变革,为科学伦理观的形成积累了可贵的资料。但他脱离社会经济生活,更多地从生物学、生理学和抽象人性论的层次来观察问题,因而在将道德回归于人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离弃于人,这是我们在思考当代道德问题时必须防止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刘恩允 《齐鲁学刊》2003,1(2):77-80
道德价值取向的本质涵义是通过其界定和分类来表现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指“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是否应当认定” ,它使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一致地朝向某一目标或有一定的倾向性 ,引导和制约着道德价值观的确定和道德行为的选择 ;从基本的道德关系来看 ,道德价值取向可划分为个人和社会两大取向 ,并且从道德关系的五个方面来看 ,个人———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实质性规定  相似文献   

5.
人格,即人的品格修养,是指一定的社会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人格不单纯表现为品德,其内涵是性格、道德、智慧、意志、行为的统一,是发现、捍卫和创造真善美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无形财富和无形勋章。全部社会进化的过程和结果。在本质上都体现于人格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所谓道德评价,就是指人们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道德行为所进行的善恶评判。在生活中,人们对任何道德行为的善恶,总是有评价的。可见,道德评价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意识,而且也是生活中一种广泛的、基本的道德活动。同时,道德评价还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有着引导、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但是,道德评价的作用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因此如何发挥道德评价应有的扬善抑恶、祛邪扶正的积极作用,以使道德评价成为一种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巨大力量,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就应该着意研究和解决道德评价的内在矛盾,具体分析起来,道德评价的内在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论德行成本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文兵 《社会科学》2000,1(8):46-49
道德行为是否有成本问题 ?任何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遵循道德规范、塑造健康德性的行为过程中是否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和现实幸福 ?作为一个良序社会是否应该对那些为公众利益、为他人幸福牺牲自我利益的道德行为予以有价 (物质 )或无价 (精神 )的补偿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将我们的视野引入对道德行为成本问题的理论审视。一、德行成本的植根基础———利益权衡  从学理上讲 ,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 ,由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而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道德行为必须是…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成本的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行为是道德主体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的成本投入,并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利害关系的行为,因而应当获得相应的回报即补偿。本文分析了道德成本补偿的内涵,人们对道德成本补偿问题的认识,以及当前加强道德成本补偿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获得秩序而言,道德可以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但是,有两种道德行为,一种是世俗的信念行为,另一种是宗教的信仰行为.信仰行为可以造成道德化的结果,而就行为自身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信仰行为总是发生在权力关系和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基础上的,当权力关系出现衰落的地方,信仰行为也会日益式微,代之而发挥作用的应当是世俗性的道德行为.在这种条件下,社会治理也应当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内,不同的理论传统对人类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提出了不同的阐释。不同理论之间相互争论的焦点,在于对道德原则如何并以什么形式在个体身上实现,从而构成其道德主体性,以及这种主体性如何实现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自我约束等问题的不同理解。社会学习理论将道德主体性理解为道德行为的认知自我调节系统,并通过对这个系统的分析,一方面揭示了道德解约机制的伦理含义,另一方面陷入道德相对论。  相似文献   

11.
中师生归因风格与道德行为关系之研究陆桂芝李勇一、引言学生的品德是否符合社会和学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主要通过其道德行为表现出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乃是教育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之一。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一朝一...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能够给人们提供“标签效用”的特殊产品 ,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是偏好于道德产品的消费者 ,道德水准的提高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趋近帕累托最优境界。只要通过特定的制度设计给出适当的约束条件 ,道德行为就会成为人们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高尚的道德观,使人们能够自觉地选择正当的、高尚的道德行为,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因而,道德行为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所谓道德行为,也称作伦理行为。它是在一定的道德关系或伦理关系中发生并得到善恶评价的行为,一般来说,它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道德行为的特征有两个:首先,它是出于对现实的利益关系的自觉认识,就其主观倾向来说,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其次,道德行为是对利益关系自由选择的结果,表现着人们行为选择的自愿和主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绑架"现象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道德绑架行为大多发生在公共生活领域,它隐含了对被绑架者较高的道德期待,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精神性强制。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主要表现在:道德绑架者只说不做,只对他人布道,自己却不去做要求别人做到的道德行为;道德绑架者内心的道德愿望与其外部表露出来的行为不一致,往往口是心非;道德绑架者自以为是正义和善的化身,热衷于评价别人的行为,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与道德绑架者个人的道德经验密切相关,源于道德绑架者强调主观动机的善。道德绑架戕害了个体的道德自由和道德权利,模糊了社会生活中的善恶标准,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  相似文献   

15.
道德素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德素质探微陈文江道德素质是人们选择道德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内在因素,也是道德行为主体参与社会道德活动的能力基础。揭示人的道德素质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道德作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之特殊方法的基本内涵。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个人的自我修养提供一条新的...  相似文献   

16.
道德评价即道德行为的评价,它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道德评价的目的在于扬善抑恶,使人们自觉选择道德的行为,避免不道德的行为。毛泽东在他的许多著述中,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对道德评价的立场、根据、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基本规范。由是观之,道德原则便是一种“应该”、一种“价值”,因而是道德客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对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目的的效用: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实体;道德目的则是衡量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道德价值的标准。因此,要弄清道德原则,便必须一方面弄清伦理行为事实,另一方面弄清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这是道德原则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两个前提。在此,我们只拟考察前者,因为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已成人们的共识。 所谓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无疑是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是对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的满足具有效用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利害人己的行为。因此,伦理行为可分为利人、利己、害人、害己四类。另外,行为由目的与手段构成,所以,伦理行为便又可以进而分为目的利人、手段利人、目的利己、手段利己、目的害人、手段害人、目的害己、手段害己八类。不过,实际上,目的与手段相互依赖不能独存,而这八类的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便形成如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德判断孙如枫,曾钊新道德判断是道德认识的一种理性制作工夫和理性产品,它以裁决的表达方式来对现实的善恶现象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既促使道德个体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又以评价、规约和命令三种方式规范和引导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因而道德判断既是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9.
舆论宣传对人们的道德生活具有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道德评价来体现的.舆论宣传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总要对种种事件和行为表达一定的看法和态度,总要进行一定的道德评价.这种道德评价,第一,表达了社会对某种道德行为的善恶判断和褒贬态度;第二,向行为当事人的行为价值进行了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反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在生活中不免发生道德过失,道德反省就是对道德过失的追悔,从而激励人采用新的道德行为去补救已经酿成的道德不幸,并且通过道德过失的觉醒,从而为将要开始的行为提供罗盘。对道德过失的追悔和觉醒所谓道德反省,指的是道德主体对自身道德过失的追悔和觉醒,是对于个体道德错误的再认和反思。其目的在于调节自我行为,强化道德意识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以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