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月派:诗艺探索与文化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昌勇 《浙江学刊》2003,7(2):75-83
新月派格律诗学理论在创建之始,主要是古典主义人生观念与艺术精神的内驱力使然,当他们专注于格律这一诗学本体的探索时,又显示出与文化诉求的分离性,而当他们意识到格律之难的同时,诗学本体意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显现了人类探索艺术的某种限度。  相似文献   

2.
论新月诗派的新诗规范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明 《求是学刊》2000,3(4):80-86
本文认为,新月派针对诗坛的“混乱”,以挑战的姿态提出建立诗美规范的目标,探索诗的本体,致力于抒情的艺术化,其诗的本体探索的焦点集中在“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与实践。随着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后来新月派呈现出向现代主义大潮归附的趋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诗发展上的历史要求,其意义是不可轻估的。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7,(2):115-118
<正>戏曲格律谱又名文字谱、平仄谱、作法谱,还曾被称为宫谱、曲谱、词谱等,主要供作者填词之用。在体制上,以宫调统率曲牌;牌名之下列有一支或数支例曲,每支代表曲牌的一种体格;例曲旁注四声,附点板眼,圈注闭口字,指示韵脚;另外还会附缀眉批、尾注,对曲牌的格律问题进行补充说明等。戏曲格律谱往往兼具曲选、曲目、曲品、曲论之功用,在古典戏曲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兴起的宗尚元曲之观念,于格律谱  相似文献   

4.
吴江派是戏曲理论财富极为丰赡的流派.有众多的戏曲家和论著,格律工美和语言俚俗是该派审美理论的重心,两者在本质上又存在着矛盾,对矛盾根源的探究和辨析,对戏曲审美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学月刊不是同人杂志、文学社团,并主张文学风格多样化,称它为“现代派”、“现代主义”不符合历史事实。穆时英等人的小说从整体看,与西方“现代派”仍有很大差别,以戴望舒的诗为据论定《现代》是“现代派”则更不恰当。戴望舒要求中国新诗同时摆脱中国诗和西洋诗的两种格律枷锁,是值得赞赏的。  相似文献   

6.
孙建茵  王绍文 《学习与探索》2023,(3):154-160+182
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始终致力于探讨艺术与人类生存及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例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把艺术理解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立场,将文化工业看作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对其展开透彻批判。与之相对,他把自律艺术看作是唤醒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本质的超越手段予以坚决维护。然而,阿多诺主张自律艺术与文化工业绝对二元对立的艺术精英主义遭到了布达佩斯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什的反对。马尔库什主张保持自律艺术与文化工业之间的张力,他认为这种两极相联的动态悖论是现代性视域下艺术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近代的“奇迹派”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迹派文学以内心整合来超越此前的自然主义主张,此派的共同特质是重视将自我伸展到内心现实,作家们在被社会锁定的范围内发挥着最大个性,其创作素材主要来自身边琐事,有“后期自然主义”之称。比照新思潮派,此派缺乏理智性,“私小说”倾向鲜明,但个性角度丰富,脱离了“平面主义”旧套。奇迹派中不乏关心社会、富有有正义感的作家,如广津和郎与宇野浩二。  相似文献   

8.
石红  唐李佩 《唐都学刊》2010,26(6):48-52
作为结束三百年分裂局面的隋王朝,虽然只历两代帝王,存在短暂的37年,但其统治者杨氏父子励精图治,一度出现了国富民强的繁荣时期,而隋的短期强盛和迅速灭亡与两代统治者的思想性格和政治决策都有很大关系。杨坚、杨广虽为父子,但其思想有着明显的差异,故试从两者的婚姻生活、人生行迹、宗教思想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其父子两人思想差异的缘由,并对隋这个短暂的大一统王朝所表现的文化特质与杨氏父子思想的关系予以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元曲”发展与时代特征如果进一步把它凝缩,从时间上划分可以前期杂剧为代表;从流行区域看,又可以大都杂剧为主体。而前期杂剧实际上是以大都及周边地区的兴盛发达为标志的,所以,大都杂剧体现了“元曲精神” ,……  相似文献   

10.
论浙东派     
所谓浙东派,是指元末明初由以金华为中心的浙东地区的许多文人所组成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宋濂、刘基、方孝孺等。这一流派在当时文坛上占有显著位置,对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发展变迁曾起关键作用,因此,当今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浙江文化史的学者,应对之予以足够重视。本文拟就这个文学流派的轮廓作一个大致勾勒,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1.
论清代浙东学派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的学术文化中,最突出的有二个中心:一为脱离现实的朴学系统,它以顾炎武、戴震、高邮二王、孙诒让等为首;二为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这个结合现实的史学系统就是以黄宗羲、章学诚为首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为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光彩”的学术流派[1]。清代浙东学派“近承蕺山之绪,远绍永嘉之风”[2],与南宋时期的浙东学派前后相辉映,精神上一脉相通。本文试图从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人借鉴西方资源 ,确立了在尊重人性基础上的现代儿童观 ,并倾力于儿童文学与儿童生活关系的探讨。他早在 1 91 4年写的《童话略论》和《儿歌之研究》,对童话和儿歌分别作了全面而不失深刻的研究 ,具有导夫先路之功。并且 ,遵循其学术研究与思想启蒙同时并举的一贯做法 ,周作人又对当时儿童文学界的许多错误倾向 ,予以持续不懈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7,(2):119-122
<正>"选本"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加之元代杂剧创作的高度繁荣,选本编选者"欲世之人得见元词,并知元词之所以得名也"[1](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序》,P406),使元曲"藏之名山而传之通邑大都"[2](臧懋循《〈元曲选〉自序一》,P438),明代的戏曲选本编纂很快发展起来。作为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与戏曲传播载体,明清戏曲选本1所具有的"选""改""评"以及传播意义,使其在践行和建构明清戏曲  相似文献   

14.
“中道”思想是佛教的重要理论,它虽然是在中观派出现后才在佛教中占有更为显要的地位的,但其最初思想的形成却很早。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它的发展贯穿整个佛教史。此外,佛教“中道”思想的产生与印度其他思想流派(先于佛教或与佛教同时出现的派别)也有不少关系。大乘佛教的“中道”思想是在佛教早期“中道”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搞清楚佛教早期的“中道”思想,对理解中观派等大乘佛教的核心理论,从总体上把握佛教的基本学说,有重要意义。一、与婆罗门教哲学的关联佛教在印度不是最古老的宗教派别。在它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诗歌流派、格律与审美的角度对林徽因的诗进行了全面论述。认为,林诗在流派上,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在格律方面则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较深。林诗虽不十分注重社会价值,但较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16.
全球遍传福音向为基督教福音派之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墓督教福音派逐渐取代主流教会,成为世界传教运动的领头羊.其全球扩展一方面有利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巩固,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公民社会发展的障碍.本文旨在厘清基督教福音派与全球公民社会巩固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契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的新诗学是中国新诗历史上第一次文体意识的自觉.他在诗学理论上提出格律论,在创作实践上引入十四行诗,他引领的新月派也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卓有成就的诗歌流派.闻一多的新诗学因为其内在的矛盾性,并没有实现其理想预期,这导致了他很快就离开新诗转向了古典文学研究.尽管其中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他的新诗学忽视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特性,从而对新诗做出古典诗歌样式的拯救.有意味的是,闻一多还有借新诗"炒作"自己的嫌疑,这种非本体的选择,也决定了他的新诗学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耀基  范丽珠 《社会》2007,27(1):1-1
摘要:本文通过杨庆堃教授对中国宗教极其卓越和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来审视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氏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堪称现代经典的华丽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是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宗教的重要参考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相对于西方宗教的制度性,杨氏提出发散性宗教的概念,指出散开宗教的信仰和仪式有机会发展为有组织的社会体系,同时它是作为社会组织模式整体的一部分,在散开的形式中,宗教发挥着多样的功能,以组织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杨氏是第一个从宽阔的社会学角度来证明中国宗教存在形式、合理性以及历史传统的华裔学者,对于其后学者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史上,诗歌与神话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日本古代文艺学把可以咏唱的具有一定节奏感的语文形式,称之为“歌”,它具有多种的形态。但是,在它的发展中,自由形态的“和歌”逐渐趋向韵律化。它以五行三十一个音作为格律规范,所以也称为“三十一音文字”,其...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话语:所谓"明清戏曲宗元",是与诗文领域的宗唐、宗宋、宗汉等一样,体现在戏曲创作与批评方面的一种现象、思想与观念。具体指明清时期戏曲创作与研究领域对于元代以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为代表的戏曲形态的认知态度。其基本表现方式是以元曲为宗尚、为圭臬,包括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变革的前提等,具体展开领域主要在于戏曲创作、戏曲批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