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憨陀 《社区》2013,(5):44-44
那年,刘备白帝城刚死.曹丕就想趁机灭了西蜀。 领导曹丕说出自己的想法.策谋深远的贾诩谏日:“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陛下不可仓促伐之。”正言间.司马懿愤然而出日“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  相似文献   

2.
我看司马懿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这是孔明对司马懿的评价!大凡读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认为司马懿是个足智多谋,很有主见的军师,也是很少有的几个能与诸葛孔明周旋的人物之一,可与孔明相比则略逊一筹!为什么?因为在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面前,司马懿却猜摸不透,不敢攻城,因而错失良机!谬矣!如果你也这么说,我想你只看到了表面,而其实质你却没看懂。其实,仲达此举实为明智矣!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这司马懿一生仕途坎坷,空有智谋却不受器重,只是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排挤,若非出了诸葛亮,恐怕也不会有人想到司马懿。若没诸葛亮,这位雄才伟略的军师恐怕…  相似文献   

3.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比较成功的英雄形象。但长期来,在《三国演义》研究中,司马懿是被埋没的。在罗贯中笔下,司马懿不仅是一个胸有谋略、善晓兵机的军事家,同时又有政治家的远大抱负,曹操和诸葛亮都很重视他的谋略才干。他是从魏过渡到晋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在三国舞台上经历了三个时期,虽也经过升沉起落,但最终是他控制了曹魏政权。  相似文献   

4.
司马懿之死     
《三国演义》中魏国有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司马懿。他怕诸葛亮,又非常羡慕诸葛亮。后来诸葛亮病死了,司马懿非常高兴,因为蜀国再没有他的对手了。有一次,他大举进军,攻下了蜀军阵地,突然在军帐中发现一本兵书,他仔细一看,正是诸葛亮所撰写,司马懿大喜,连说“天  相似文献   

5.
艺术形象     
艺术总是以它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呈现于读者和观众面前。有人说,在艺术的成果中,其内容和形式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或者说,除了思索的时候而外(即除了对艺术作品进行艺术批评、作抽象分析的时候而外),内容和形式之间是没有界线可分的。这话具有部分道理。在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中,其内容似乎已经完全转化为形式、隐没于形式之中;其形式似乎已经完全被内容所浸透、所融化。……内容和形式似乎是一个东西。当你欣赏某件艺术品的时候,你不可能弃其内容而单取形式,也不可能越过形式而直接单独把握内容。你所得到的,必定是内容和形式合二而一的富有魅力的完美整体。例如,你读长  相似文献   

6.
秦小痴 《可乐》2011,(8):75-75
细数司马懿的职场脚印,每一步都包舍锦囊秘籍。 1.求职秘籍之出位、吆喝 曹操赤壁大败归来开员工大会,对血泪交融的员工们大讲"失败是成功他娘"的道理。从高层到一线员工,无不听得津津有味,此时却突闻呼呼鼾声,是幕宾马横。曹操大怒,将其下狱,却又只身前去狱中探他。这马横其实就是司马懿。  相似文献   

7.
关于司马懿杀曹爽事件,史书记载多有歧异,史家对司马懿和曹爽两派人物的评论亦不一致。今试将事件真相及有关人物论述如下,祈阅者不吝赐教。一、曹叡在确定皇位继承人及辅政大臣方面的问题如所周知,世族地主到东汉时已成为最有势力的阶层,汉未割据军阀如果得不到世族的支持,都不可能有大作为。曹操创业时期曾大量吸收和重用世族,固不待言。曹丕  相似文献   

8.
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最大特点是认识过程和表现方式上的形象性。但是,这种形象性的认识方式,也只是人类普遍认识规律——具体与描象辨证统一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既不能因它在本质上依然是抽象认识而抹煞它的特殊性,也不能因它的特殊性而将其游离于普遍的认识规律之外。透彻地认识艺术形象性的来龙去脉,可以使我们自觉驾驭艺术规律,提高艺术创作和鉴赏水平,发挥艺术认识世界独特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9.
曹爽、司马懿之争真相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始年间,曹爽与司马懿两位辅政大臣的权力争夺,不仅关乎曹氏、司马氏两姓的兴废,而且关系到儒学世族与寒门势力的升降。故此,两大政治集团都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从表面上看,曹爽为首辅,在斗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实际上司马懿赢得了世族阶层的广泛支持,根深蒂固。正始五年前,他们都在积蓄力量,斗争处于潜在状态;正始五年后,曹爽在军事上兴师伐蜀,在政治上“变易旧典”,排挤世族,斗争日趋激化。正始末,司马懿发动政变,诛灭曹爽集团,世族阶层由此逐渐全面得势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6,(8)
周末到朋友家小聚,朋友正在打麻将,他的侄子侄女也在,都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麻将,我是大打大输、小打小输、不打不输,所以我就到朋友的书房里打发时间,却见这两个小家伙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看什么书啊?"我问。"《三国演义》呗。""哟嗬,小学生都爱看《三国》了,了  相似文献   

11.
摇椅三番五次地摇荡着,嘉莉三番五次地幻想着.这是我们阅读美国杰出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1900)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嘉莉是小说的主人公.她虽然出身在一个面粉厂工人的家庭,却沾染上了不少小资产阶级生活习气,不安于乡下的狭窄生活,向往大都市的物质享受,结果被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所捕获,做了大都市诱惑力的俘虏,先后堕落成为两个资产者的情妇.后来她凭着自己的姿色和演戏才能,在纽约当上了名演员,挤进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但只换得了精神上的极度空虚,找不到出路,找不到幸福.  相似文献   

12.
艺术形象作为情感与认识的统一上面我们分析了艺术形象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指出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艺术形象内在要素所作的考察。但是,艺术虽然包含着认识(这是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却又不仅仅是认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艺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认识同时也是情感。因此,艺术形象不仅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司马懿和曹魏皇帝之间没有形成赐恩和报恩的忠诚关系体。在司马懿的眼中,曹氏家族对自己无恩可言,在曹操时代,司马懿种下了复仇的种子。在曹丕和曹睿时代,司马懿为魏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这也只是他作为复仇篡魏的资本。在齐王芳时代,司马懿的复仇心理大爆发,终于走出了篡夺曹氏皇权的关键一步。司马懿的复仇行为对其子孙产生了恶劣的示范效应,同时也夯筑了极不牢固的立国根基。  相似文献   

14.
有关司马懿政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懿政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一事件后,司马氏控制了曹魏政权,后又取而代之,开创了世家大族统治的历史。但旧史对这一事件及其前后史事的记载多所篡改,为后世治史者造成重重困难。故时至今日,史学界对这段历史还有不少分歧的看法。如近几年出版的范文澜《中国通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以及李志民、柳春藩《关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艺术成就,前人多有灼见。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叙事诗在文学史上的发展情况,就可以从“史”的角度,给它以更新的认识。在文学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应是抒情言志的诗,其后才有记事记言的文和其他文学形式。至于专事叙述描写故事,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思想倾向的小说、戏剧等,成熟得较晚,在我国是唐宋以后才大量出现的。对于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命  相似文献   

16.
张飞是三国时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经过历代作家、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他成了群众喜爱的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就张飞的艺术形象的发展形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阿凡提这一艺术形象的产生,与新疆维吾尔文化、历史的渊源,所具有的思想认识价值、教育作用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印度和中国的石窟艺术中,飞天是常见的形象,中国古代对于飞天,还有仙人、天人、羽人、乾闼婆(香音神)、紧那罗(天乐神)等名称之所指和理解的并不一样,这有可能与飞天从印度传人中国发生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窦娥是元杂剧《窦娥冤》的主人公,在她的身上,概括了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普遍的悲惨命运。她淳朴善良、刚直正义,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又受封建伦理纲常的影响,“忠孝节义”、“天命观”等在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作者刻划了窦娥这一悲剧人物的复杂性格,具有真实的生活基础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司马懿由隐士而出仕,显示了亮、懿勤于时政、广博涉猎诸子学说、善于变通的过人胆略。刘备慧眼识诸葛,为亮万世辉煌提供了表演舞台,在失荆州、败夷陵后,亮应时而变,内治外交伐敌,立功遗爱布于当世;曹操强征,铸就了司马多元人格和代魏兴晋条件,但主观功绩不可否认。两人是多元思想传承和变通下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完美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