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巴勒斯坦撤出,是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面对犹太人的暴力抗争和美国的不合作,英国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达成协议无望的情况下,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最后在中立的名义下从巴勒斯坦全身而退。本文通过对英国撤出巴勒斯坦过程的剖析,认为英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选择是现实主义的,是在被动中争取尽可能多的主动。英国撤出后巴勒斯坦地区的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多地指责英国有失公允,美国和联合国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犹太定居点问题,实质上是巴以双方长期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关于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的争夺斗争。在这场持续数年的较量中,以色列以犹太定居点为工具,对巴勒斯坦进行遏制。掌握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犹太定居点的现状及影响,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以色列的对巴战略,丰富学界在定居点问题上的研究,对我们全面深入了解巴以和谈及面临的障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均属于历史上的巴勒斯坦地区,是经1921年英国的划分和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而形成当前一分为三的局面.约旦是影响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1948年以来.约旦对巴勒斯坦的政策经历了约旦化、巴勒斯坦化、支持巴以和谈三个阶段.在约旦关注巴勒斯坦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约旦王室久存的"哈希姆情结".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的摩擦,反映了约旦民族主义和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矛盾.巴勒斯坦问题的演进,对约旦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是中东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能否彻底解决巴以冲突以及最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对巴勒斯坦建国问题的历史溯源、发展进程以及各方态度作一全面论述,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巴以冲突及巴以和平进程的发展,从而认清巴以冲突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1993年巴以签订《奥斯陆协议》后,西方国家、联合国机构与一些阿拉伯国家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供了大量援助,伊朗、卡塔尔等国则是哈马斯的主要援助者。西方国家援助巴勒斯坦主要是基于人道主义援助、推动巴以和平进程、促进巴勒斯坦社会经济发展及谋取其自身利益。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援助既有民族同胞情谊与穆斯林兄弟之情,也有扩大自身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言权的一面。国际援助为巴勒斯坦提供了必要的发展资金,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困境,却又加剧了巴勒斯坦的对外依赖性及内部的腐败与分裂,尤其是为哈马斯生存乃至壮大提供了重要经济基础,这些都表现出国际援助的复杂性及后果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它自从1948年建立第一支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姐织起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维和行动依照安理会及联合国大会确立的机制,执行监督停火,缔造和平、建立和平、维持和平,发挥了其它国际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表面上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建国等关键性问题的严重分歧导致了巴以和谈屡陷困境,而笔者以为,和谈困境根源于两大民族主义思潮--犹太民族主义与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内在对立.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新历史学家艾兰·佩普所著的《现代巴勒斯坦史》,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民族共存的视角,翔实地叙述了1856年迄今巴勒斯坦的发展史。作者摆脱了以往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站在巴勒斯坦和犹太两个民族相互尊重的立场上,描写一块土地上两个民族的历史,并深刻阐明阿以和谈虽然漫长,但和平代表了阿以关系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苏联从维护其在远东地区战略利益的角度出发 ,在对待东北移交问题上 ,采取了两面政策。两面政策的具体实施对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对此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集体困境原理分析了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困境 ;用猎鹿博弈理论分析了个别阿拉伯国家只顾自己的国家利益 ,给巴勒斯坦问题造成的危害 ;用囚徒困境理论分析了以巴极端派别表面上在追求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实际上损害了自己的民族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战后初期,艾德礼政府在缅甸政策上并没有大的创新,仍然沿用了战时内阁的政策。缅甸总督史密斯由于在缅甸推行与昂山敌对的政策使得缅甸的局势恶化。艾德礼政府逐渐改变了缅甸政策并任命兰斯为新的总督。兰斯支持缅甸民族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在经过了一番迟疑后,英国政府最终同意了兰斯的建议。但是由于英国政府的迟疑不决,缅甸的局势恶化,缅甸民族主义者与英国的关系也更为疏远。这一政治局势与缅甸在英帝国战略上的次要性使得缅甸最终在英联邦外独立。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与英国公益性科技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国家科技管理机构、科研体系及公共科研成果转化三个方面分析美国和英国的公益性科技管理制度及其发展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自由流动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在科技管理上的职能与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总的来说是由原来的主要资助者和实施者转变为催化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3.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对战后的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是战后世界总体格局的蓝本 ,同时它也给一些地区性问题 (如巴勒斯坦问题 )的产生、发展和走向制定了一个框架 (或曰游戏规则 )。通过分析罗斯福蓝图的中东部分 ,回顾战后阿以冲突的产生、发展 ,指出了罗斯福的构想对阿以冲突的演变产生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进行了公共服务标准化改革。英国、美国和南非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个典型国家。当前,中国正在着力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改革有助于缩小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改进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借鉴通用评估框架,从改革背景、改革参与者、伙伴关系、改革手段、服务标准、改革成就6个维度对英国、美国和南非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三国的改革经验为借鉴,中国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章立制,奖惩分明;政府公开,社会参与;重视基层,综合培养;细化标准,具体明确;完善监督,前后兼顾。  相似文献   

15.
阿以冲突由来己久。自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协议和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阿以冲突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本文回顾了阿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及阿以冲突的演变过程,把2 0 0 1年12月以来发生的阿以流血冲突定义为第六次中东战争,同时对此次中东战争的特点、走向作了分析与前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英美法中规定的可以合同落空原则为由来免除违约者违约责任的几种情况加以分析,以使我国外贸人员在同英美法系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原则,避免本应避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项重要条约内容。从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起,美国即紧随英国之后在华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美国能够获得这项条款,与英国对华谈判的既定立场、清政府对美谈判所持的"一视同仁"方针、美国来华缔约谈判的既定目标,以及英美在谈判过程中的遥相呼应都有关系。而这项条款的措辞,界定了最惠国待遇极广泛的外延解释余地,并且在内容上规定了中国单方面给惠,由此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贻害无穷的广泛的片面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英国领主与附庸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分析,阐述了领主附庸关系的特点,揭示了英国中世纪社会关系的特征,以及这种关系下形成的土地保有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化史的角度出发,对为世界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古代希伯来犹太上帝化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古希伯来犹太上帝化的形成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民族特性有密切关系,由此形成特有的契约观念。对古代希腊、罗马化,特别是对基督教化、对近代西方化观念、对伊斯兰教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思想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