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代人的诸多"时髦"爱好中,吸烟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支持者说吸烟可以带给人刺激、灵感,反对者说吸烟只会给人带来癌症。然而,无论如何,烟草只会在人类生活中幻化成长,却不会消亡。在中国近代史上,吸鼻烟就曾经是风靡一时的时尚。皇室贵族、世家子弟,乃至凡俗平民,都将吸鼻烟当做一种消遣和乐趣。而由吸鼻烟衍生出的鼻烟壶这一器物,也成为当时工艺界创造力的汇聚,甚至有人认为,在清代才出现却很快成熟的鼻烟壶,是中国工  相似文献   

2.
刘潇 《青岛画报》2013,(4):74-77
隋知兼先生是位至情至性的人,且笃好收藏。他自言兴趣博杂,且无投资升值之想。收藏于他只是乐享其间的雅事。90年代,喜欢篆刻的隋知兼渐渐对印石产生了兴趣,继而开始收藏。二十年来,他凭自己的喜好和眼力,收藏了近三千方印石,并由藏而鉴,渐知其中三昧。在中国,篆刻与诗词、书法、国画并称为"四绝"。印石还和笔墨纸砚为伍,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不可或缺的文房用品。中国的篆刻艺术与书画创作相结合始于宋代,及至元朝,王冕首用软质石材"花乳石"刻印,开石印先河。明清两朝,印家辈出,文人治印之风鼎盛。其后六百年来,  相似文献   

3.
刘潇 《青岛画报》2013,(8):80-83
被宋太宗赞誉为"君臣千载遇"的大学者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在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虽排在最末,但其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却居首。皆因砚质地坚实、能传百代,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见证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陶古精舍主人王文祥今年79岁,一生醉心收藏,以古籍善本为宗,次之文  相似文献   

4.
另类也是美     
正除了"四大名砚"中的澄泥砚是以河泥烧制,中国古代的制砚材料还有很多种,在石砚之外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晶砚在众多非石质砚中可谓出类拔萃。水晶材质名贵,古代称为"水玉",用来制砚其实是比较奢侈的,从中也可看出爱砚人对这一文房用具的厚爱,不计其费,不厌其奢。宋代米芾在其所著《砚史》中云:"信州水晶砚,于它砚磨汁倾入用。"民国马丕显在其所著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前人对明史作了许多研究,成果丰硕,但继续研究仍有空间。当前,明史研究面临进一步大发展的新局面,搞好明代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特别是搞好《明史》点校本修订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乐记》"和合"美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成 《学术交流》2004,(6):133-135
"和合"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乐记》是先秦"和合之美"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仅集中表现了艺术的"和合"美学思想,而且蕴含了和谐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表达"和合"美学思想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文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仁成  曹顺庆 《求是学刊》2013,40(1):119-126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必然要求对之进行学科考古学的研究,然而"学科"一词本为舶来品,其双重含义已经预示了中国古代文论成为学科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科学的"规驯"。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大学制度的学科设置考察发现,中国古代文论首先通过官方教育机构对西方自然科学的译介而渐渐拥有了学科建制,这一过程直到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文心雕龙》得到完成。"五四"前后,诉诸科学与逻辑而发生的"白话文运动",从语言上斩断了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之根,使之成为"国故"归入历史档案。接下来进行的"整理国故"运动与"科玄之争"确立起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科学研究的"立法"依据,以至完成"二次规驯"。最终通过郭绍虞与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所确立的内容与体系,完成了科学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改造,使之成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孙德林 《社科纵横》2014,(3):119-122
针对古代形而上学在古代中国存在的形态问题,对《道德经》中道的内涵与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追求道与现实世界的合一是古代形而上学存在的基本形态,而重"思"及"顿悟"则是它的主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蒋永福 《求是学刊》2013,40(2):147-156
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活动,不仅产生了文献秩序,而且还"参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秩序和统治秩序的建构。在古代中国社会,文献整理活动对于建立儒家思想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代统治集团大都非常重视文献整理活动,为此不惜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这就是中国古代官修史书、官修类书、官修目录传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通过"以经为首"的思想秩序来构建文献秩序,再通过这种文献秩序和思想秩序来为建构统治秩序服务,这就是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中蕴含的秩序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10.
杰森大概是除了昆汀-塔伦蒂诺之外,世界上收藏最多功夫电影的影迷了。一天他偶然在当铺里面发现了一根神秘的金箍棒,竟然因此穿越无门之门来到了古代的中国!他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惊世预言中:一个使者要将传说中的武器交还给它的主人,从而解救被困在石头中五百年的美猴王……这部混搭西游记的《功夫之王》,实现了54岁的成龙和45岁的李连杰的首度交锋,同时也是袁和平继《霍元甲》再次挑战高难度真功夫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