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时间】 本诗写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陶渊明20岁。据李文初先生《陶渊明论略·陶渊明的思想分期与陶集诗文系年》所称:“当属出仕以前居田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如何变成朱自清?方一偶翻《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词典》(三秦出版社1990年6月版),该书在鉴赏陶渊明《移居》(其一)时有一段话:朱自清先生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先生说:“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检鲁迅《“题未定”...  相似文献   

3.
【写作时间】《闲情赋》写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陶渊明22岁。据丁洁然先生“《闲情赋》当作于《五柳先生传》以前,即21岁到28岁之间”之论(见《闲情赋》新探,载《江海学刊)1987年6期)。  相似文献   

4.
从“不求甚解”谈到语言的理解问题●李恩江“不求甚解”语出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中称:“(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梁·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指出:“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能是名人名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位生前文名不彰,但对后世影响却十分巨大的人物。在唐代,很难找到完全未受陶渊明影响的著名诗人。就笔者视野所及,在唐代诗人中受陶渊明影响最深最大者,当首推白居易。陶氏对白氏之影响几乎遍及其思想、性格以及诗辞歌赋的创作等一切领域。白居易对陶渊明的追摹学习,既积极主动,又卓有成效。慕陶遗荣利白居易对陶渊明的追摹学习,首先表现在对其“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思想的景仰上。众所周知,陶渊明因“不能为五十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宋书.陶潜传》)而去职归田的傲骨被历代抱贞守节的知识分…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一首《和刘柴桑》诗,引起后世众说纷纭。李华先生于《陶渊明酬和刘柴桑诗系年》①中,提出了新的看法,读后受益非浅.每自以为有所会意,现将原诗录于下:  相似文献   

7.
此中有真意——读谭时霖《陶渊明诗文英译》(全集)黄汉平记得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初读谭时霖教授《陶渊明诗文英译》(英汉对照),仿佛进入一个清新的“桃花源”境界,那感觉有如陶诗所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Acaptiveinthecageforyes...  相似文献   

8.
清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云:“古代作家能够在作品中把他的个性活现出来的,屈原之后,我便数陶渊明。”(《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明代王圻云:“情之所蓄,无不可吐出;景之所触,无不可写入;晋惟渊明,康惟少陵。”(清陶谢集在《靖节先生集民诸本评陶汇集》梁、王二人从抒情艺术着眼高度评价陶诗,把陶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屈原、杜甫相提并论,是颇有见地的。因而对陶诗的抒情艺术方法进行一些探索,是颇有意义的。我国的抒情诗,在陶渊明之前已经有了源远流长的传统。从峡经咕帼风》、饲。雅》,《楚辞》的《离骚》、《九章》…  相似文献   

9.
阮诗无酒说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同时留下诗名与酒名的是阮籍、陶渊明和李白。 陶渊明和李白都留下了大量关涉酒的诗篇。南朝梁代之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陶渊明集》中确实有《连雨独饮》、《饮酒二十首》、《止酒》、《述酒》等诗。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李白的诗,“说到饮酒上来的有一百七十首。”其中篇题涉酒的名篇就有《将进酒》、《金陵酒肆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四首》等。唯独阮籍在其毕生创作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却没有一首是咏酒的,只有其三十四中提到了酒: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享年岁说辨正□魏正申陶渊明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宋书·隐逸·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萧统《陶渊明传》:“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隐逸·陶潜传》:“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王质《栗里谱》...  相似文献   

11.
论陶渊明《饮酒》的美学风貌韩文奇《饮酒》诗二十首在陶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泣。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创作的这组诗歌,感慨颇深,境界超远,可谓卓尔不群。本文试为论之,并就教于方家。(一)《饮酒》二十首是咏怀之作。前有小序云:“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见训诂典籍和训治学专著,大都不涉猎“互足”这一术语和释义方法。我第一次接触“互足”这一概念,初步领会它的含义,是59年秋在大学里听黄体先生《诗经研究》的讲义。别年秋,我又读到黄老的专著《诗说》,从其“总论(下)”之“诗义重章互足说”这篇短论里进一步领会了”互足”这一概念的内涵,更明确地理解了这一训释《诗》之章句意义的方法。由周大噗先生主编的《训治学初稿》,87年7月问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才在第四章《训信条例·释义的方法、观境为训——据沈家义的方法》的一段文字里。从修辞的角度正式肯定了“互…  相似文献   

13.
1984年5月24日我写完《(锦瑟)非音乐诗而是(玉溪生诗集序)》,万余字篇幅,刊于《西北师院学报》]985年第一期;后来又作了补论,写成《锦瑟为李商隐诗集序》一文,刊于1985年第三期《艺谭》。拙著“诗序说”中,曾列出六项证据,证据之六,即当代钱钟书先生《管锥编机李商隐《锦瑟》则作者自送,颈联象“神思”,腹联象“作性”,两备一贯;别见《玉溪生诗》卷论《锦瑟》。(第三册第1184页。)钱先生虽只讲了《锦瑟》两联,已透露出他也认为《锦瑟肉描绘创作构思有关,为义山自道创作甘苦之作,这与明清二代认为《锦瑟》为义山诗集序…  相似文献   

14.
《全唐诗补逸》订补一首凌原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收入中华书局1982年版《全唐诗外编》第3编)卷五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凤台县志》卷十七辑录权澈《琵琶石壁诗刻》诗一首。按此诗又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七“权澈琵琶泓诗”条,诗题作《琵琶泓作并序...  相似文献   

15.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唐初著名的白话诗人。他的诗,“爱使用接近口语的平易语句”,“直言时事,不浪虚谈”,因此,从他的诗中往往可以透视到更多的当时“活的语言”。本文拟对《王梵志诗》中唐代新兴的词法现象作一初步的探讨。工作用书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项楚先生著《王梵志诗校注》。引例后数字为该诗在《校注》中的编号。一、连词《王梵志诗》中的单音节连词,大多承袭前代已有的用法,如“虽”、“若”、“且”等,此可不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单音节连词,如“饶”等。“饶”,《世说新语》中有二义:(1)多;(2)多余之物。…  相似文献   

16.
孙玉石先生的新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是他在新诗研究领域“灵魂冒险”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以下简称《诗潮史论》)中,孙先生“灵魂的冒险”是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的,即文化的、历史的、审美的三重视角。三重视角之间彼此独立而又动态联系。孙先生用摇曳多姿的笔调引导我们在现代派诗美丽的海里尽情遨游,在三维视角的互动中展现了现代派诗的丰富形态和复杂内涵,以历史态度和审美标准的辩证统一抵达了现代派诗的本质。首先看文化的视角。作者在前言中指出:“诗是一种带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马端临卒年考》作者王炜民原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马瑞临是宋末元初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但其生平事迹史书缺乏详细而明确的记载。其生年,白寿彝先生考证为宋理宗宝二年(1254年),可卒年则长期以来难以具体确定.新编《乐平县志》提出:“马端临应为八十七岁而逝,终年为至元六年(1340年)。”其依据是新发现的元人许瑶《故隐君尚志先生马公行述》中云:马志仁(马瑞临之子)“父李夫人年七十卒……时,父已耄……赵七年而殁”,并将“毫”字解为“八十”岁.然而据元人余谦《文献通考序》,马端临肯定卒于后至元元年(1335年)之…  相似文献   

18.
一年多来,我从“断代工程”简报上先后获悉李学勤先生关于“初吉”以及月相名词的解说,如:“吉的意义是朔。月吉(或吉月)就是朔日,因而是定点的。《诗》毛《传》暗示初吉是定点的。”(第41期);“经李学勤先生指示,我们相信《武成》《世俘》诸篇与金文中月相术语有不同的定义,而《武成》《世俘》诸篇的月相采李先生的定点解读”(第44期);“李学勤等从金文研究和文献学的角度都认为定点说难于成立”(第38期);李先生在《“天大曀”与静方鼎》中说“月吉癸未初三日,初吉庚申初四日。”(简报第62期);“这样的吉日多…  相似文献   

19.
《高阳说诗》是高阳的诗学代表作,曾获学术界很高评价。高阳说诗师法陈寅恪,注重以诗证史,以史说诗,这是传统诗歌考据学在现代的新发展。本文试图揭示高阳说诗与陈寅恪说诗的渊源关系,并试图通过两者之间貌同实异奇特关系的比较剖析,来探论诗歌考据学应有的学术方法、学术规范、学术性格及其现代型态。高阳私淑陈寅恪的直接证据,共有四条:(一)虽然,高阳写旧体诗的老师是“台湾首席诗人”周弃子(学藩)先生,在《高阳说诗》(增订本)序中,也说过“我在诗上的一点浅薄功夫,无论是‘作’还是‘话’,都颇得周弃子先生的教益。”…  相似文献   

20.
在苏轼留下的二千七百余首诗中,有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王十朋注苏诗序》说:“东坡先生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毕究.”作为“胸有万卷书”的北宋诗坛大家,为什么要花那么些笔墨追和早他七八百年的陶渊明?本文对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