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诗人,其笔下的《鹰》坚毅中带着孤寂和悲伤,为了挖掘诗歌的美学价值,作者一改以往对这首诗歌的研究分析仅仅偏重音韵美的角度,而从这首诗的音韵美、意象视角、修辞三个方面的文体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产生的文体效果进行分析,解析诗人如何塑造出鹰的形象并探寻诗人塑造鹰这一形象的目的及其价值所在,旨在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特色以及内涵。  相似文献   

2.
郑珍是清代末年的生活在贵州的一位诗人,他的九百余首诗歌已被很多学者锁所研究,认为其诗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这是与郑珍不流于时弊的创作主张所分不开的。他的诗论主要强调诗歌创作不能模拟抄袭,要不断加强自我心性和道德修养的锤炼,在此基础上再抒写自己真性情,率性作诗,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才是具有“清净”境界的诗歌。  相似文献   

3.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同科登第,在中国文学史上传为佳话。苏轼兄弟是如何创造这个佳话的呢?苏轼贬官黄州时曾说他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答李瑞叔书》),足以说明一个基本事实:一代大文豪的苏轼,青少年时代也和许多普通人一样,差不多将全部的学习精力都投入到“举业”中去。  相似文献   

4.
诗歌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诗歌,是人类抒情表意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诗大序》评价古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国人早就认识到诗歌是抒发情感、表达意志的重要方式;有人说,诗歌是文学语言的最高形式;有...  相似文献   

5.
乡愁诗是我国千年以来就流传的文学创作形式,近现代台湾诗人将这种创作形式发扬光大,寄托对祖国大陆无限的思念和爱恋。余光中是台湾最著名的乡愁诗人之一,本文通过对余光中本人成长经历、诗歌意象运用、诗歌内容的时空跨度、诗歌所表达的对祖国山川地理、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热爱进行了简要分析,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6.
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史上并称“苏辛”,而苏轼的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豪放勃发的特点更是不断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苏轼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作品,其词中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苏轼的形象特点,本文从《江城子?密州出猎》探寻苏轼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许多著名音乐家创作的作品都与当时所处的社会时期有着必然的联系,巴赫所处时期的德国是巴洛克风格占主导统治的时期,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具有典型的巴洛克特点。巴赫以在音乐的异化—宗教音乐中遵循着他的生活,开创了独特的风格,创作了世人无以伦比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是唐代极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有普遍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造诣.正是由于他充满坎坷的人生经历,才使得这位青年时就因才华而闻名于世的诗人,在仕途道路上长期遭受压抑和折磨,精神上多次遭受打击和痛苦,这些复杂的经历和情感必然在之后作者的创作中如细流般渗透到自己的诗歌作品中.李商隐在诗坛上出色地独辟蹊径,开拓出抒情婉转的朦胧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抒情诗中用朴素且生动的语言直接将感情表达,解放了当时冗杂含蓄的语言风格,不仅对当时社会,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华兹华斯的生平、其诗歌主张、诗歌的特点及风格,以及他的诗歌对英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的意义,来更深刻地了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体现大自然对其诗歌的创作所带来的无穷的灵感源泉,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其对返璞归真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耶律楚材西域诗思想情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律楚材是我国元代著名政治家。他创作的西域诗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有抒发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有功业未竟的失落之情,还有贯穿诗中不变的孤独寂寞和漂泊天涯的伤感。他的西域诗代表了其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宋初期的诗坛上,江西诗派影响了大批非江西诗派的诗人。张孝祥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江西诗派“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和“活法”等诗法理论的影响,其诗歌中常常借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或沿用前人诗意,并将其充分融合在自己的诗作中。这些诗法理论运用到他的诗歌创作之后,达到了推陈出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诗人李白登上黄鹤楼,看到楼壁上崔颢的许《黄鹤楼》时,据说李白很是欣赏,或许是他同诗人崔颢达到高度共鸣的缘故,高傲的李白认为有了这样完美的诗句,自己再写也是多余,也就放弃了写诗的念头。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白在诗歌方面造诣较深,不愿再浪费过多的笔墨,更不愿去生产文化“垃圾”,李白的这种精神真是可嘉,我每每想起这个典故时,从心里更加钦佩李白伟大的人格风范。 如果一个不精于诗歌研究的人,一个诗歌的门外人士,他大概会在崔颢的诗旁,题上自己撰写的诗歌。这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于诗歌的“无知”,写完诗后他或…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这首诗在结构的起承转合上,尤其是在修辞的运用上,立意的新颖上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对这三方面的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这首诗"天人合一"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上官仪是初唐诗坛上宫廷诗派后期的领袖人物,其诗受人推崇、拥戴、追随,故而形成唐诗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上官体”。其诗具有清丽典雅的词采、浑融优美的意境、属对精工、精通声律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唐曦兰(Anastasia Podareva),俄罗斯青年诗人、翻译家、画家、自媒体UP主。唐曦兰出生于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故乡——梁赞市,自高中在俄罗斯的孔子学院接触到汉语和中国文化后,便对中国产生了向往,18岁来到中国求学,在浙江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唐曦兰对中国哲学、文学,特别是对诗歌情有独钟,“曦”“兰”二字便是取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她先后用俄语、英语和汉语写了200多首诗,创作了《唐曦兰的诗》《夜梦》《幽兰凝香》《金色的雨后》四本个人作品集。此外,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迪金森的《我为美而死》写于1862年,正值她隐退初期,是她600多首以死亡为主题诗歌的首推。诗中绝妙的意象、突破传统的韵律、跳跃的标点,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迪金森的独特诗风。此诗意境悠然,两位为追求真和美的斗士终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无拘无碍地彻夜长谈。而不被世俗社会承认的迪金森终有真和美相伴余生。《我为美而死》是诗人隐退的宣言,是诗人对真和美的咏唱,也是为诗歌奉献了自己一生的迪金森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正李商隐、元稹均处在诗歌鼎盛的唐朝,唐朝开放的统治,开放的经济,造就了唐朝开放的思想,成为了爱情诗滋生的肥沃土壤。李商隐与元稹诗歌中都有大量爱情诗,元稹大量写一些与恋爱对象约会玩耍的真实情景以及很多悼亡诗;李商隐的爱情诗是唐代诗歌的一座丰碑,他的无题诗写出了爱情的痴情,在追求爱情中的失望与希望,幸福与苦闷相互交织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的诗僧,《全唐诗》存其诗十二卷,共计735首,数量之多仅次于齐己,可见贯休在唐代诗僧中的地位。作者在通读贯休诗歌的基础上,从六大方面对贯休的诗歌按其题材分类,旨在更好地了解僧贯休在诗坛上的卓越地位。  相似文献   

19.
陈流是云南一位有影响力的70后水彩画家、油画家,他的创作影响了许多青年艺术家.文章梳理陈流艺术的成长历程,解读他各个时期的水彩画、油画作品,分析其风格转变的脉络和转变的原因,旨在总结相关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环保领域,有一位活跃而超前的美国人,为在中国推行新的空气污染减排理念,常年奔波于纽约和北京。7年来,他以及他所领导的团队创造了不俗的成绩。这个在青年时期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心仪神往的美国环保专家,如今更是“言必称中国”。因为,他的事业在中国,他的家庭已经与中国紧紧拴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