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综观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传播学边界模糊是学界同仁的共识。通过传播学与新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学科关系的讨论可以看出,传播学亟待从“新闻传播学”门户下突围,“权宜之计”是将“传播学”与“新闻学”设定为两个同等的独立学科,让二者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并立而竞进”;同时又要耐心地守望自己的领地。因为传播学无限制地扩大学科边界恰恰是其学科身份自我消解的开始,而确立自我边界比盲目扩张要紧迫得多。  相似文献   

2.
自传播学传入中国二十多年来,国内对传播学的研究基本上处于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框架内,还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传播学理论。要建立中国传播理论体系,必须在借鉴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同时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论。  相似文献   

3.
舒咏平 《河北学刊》2003,23(2):131-136
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知识的创新性,构成了当今时代的主潮。在这样一个以“创新—传播”互动为木质的时代,既体现时代特征又横跨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的传播学则凸现出如下特殊地位:其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性传播为具体体现方式,使得传播学成为必然的武器;其二,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而知识的创新则越来越依赖信息的传播;其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使命,离不开传播这一根本途径。这种特殊地位使我国传播学科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传播学的外延继续扩大;其研究更加贴近社会实践并形成诸多分支学科;原创性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大众传播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媒介研究;政治传播拓展为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崭新空间;广告学、公共关系的研究走向整合性的品牌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的本土化发展、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进行考察,传播学的本土化处于"短视"、"失语"、"跛脚"等"亚健康状态".其"健身策略"是在传播研究中保持平等而自由的思想位置;在现实传播实践中捕捉理论创新的灵感;海纳百川地吸收国外传播新方法、新观点.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处于发展不均衡的初步阶段,其具体对策是寻求嫁接优势,做好操作化定位、动态化监控、科学化管理、本土化栽培的"四化"工作.我们应该通过"传播学之树模式",以整体互动的眼光来对待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跨学科以及基础理论等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军 《学术论坛》2005,(3):155-159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全面引入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就开始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并作了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目前文化传播学研究仍存在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文章旨在对文化传播学进行深入探索,提出文化传播的新概念以及传播"四要素说"这一全新理论体系,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上对文化传播学进行系统的阐述,其中"文化传播比较"、"跨文化传播研究"等内容是文中极具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1982年起,传播学本土化”就成为中国传播学者追求的目标。如何将西方传播学真正消化、创新,是中国传播学界首要的工作任务。由于中国传播学研究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突破口,使得传播学研究仍处于因循模仿期。其实传播的故乡就在中国,我国传统文化里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传播理论和规律。因此要想在理论上获得创新和突破,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土壤里去寻根,该论文就是为此所做出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常聪 《社会科学论坛》2006,(24):157-158
传播的"功能"效果"与"影响",作为彼此相吸的理论散落于同一本书的不同章节甚至传播学研究的不同领域.比较、梳理三者的定义,"作用"完全可以将它们统一起来.这并非在"咬文嚼字",它暴露了中国传播学研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上.如果一味地铺放理论、堆砌内容,学科框架必然断层,理论体系必然错位,初学者也易于陷入思维的困顿挣扎.鉴于此,整合传播学理论应立足于结构简练、内容精辟,即"精于心,简于形",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这是由新闻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的这一功能,既要得到理论的印证,又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从传播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和事例上说明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刘淳松 《云梦学刊》2008,29(5):122-124
从心理学视野考察传播学会发现:传播学思想源流的心理学特色明显;在传播学经典研究中,这门学科凸现着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具体体现了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融;大众传播心理学学科逐渐形成.传播学发展史是心理学有关理论进入传播领域促进传播学不断完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应当从传播学家的书斋、课堂里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天下普通老百姓的有力工具.只有把传播学解放之路的起点从"信息"、"符号"退回到人类为何需用传播的原发点"传播的基元",点中普通老百姓理解传播学的"灵犀",传播学才易于为广大民众所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手机终端为依托的微信传播技术不仅给社会传播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且给社会风险信息的传播获取以及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判断,甚至政府的风险决策与治理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鉴于此,选取了比较典型的案例——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作为探讨对象,结合相应的统计资料,深入分析了在此案例中微信传播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即传播内容庞杂未见明显的“沉默螺旋”的显现,传播态度多元化但偏于激动,传播迅速集中但议题缺乏持续的关注.研究认为,正由于这样的传播特征加之疫苗风险本身的特征与个体的偏颇性解读,使公众对“问题”疫苗事件产生了强烈的风险感知,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疫苗的污名化结果.因此建议微信时代一定要警惕媒介化的风险,风险沟通要在同理心的基础上进行,要引导公众对风险议题进行持续理性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空间是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和社会民主的表征。大众传媒是公共空间最重要的部分,是特殊的公共空间,是政府与公民、政权政治与政权外政治互动的桥梁,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着力沟通协调,能够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事实上的单向传播(灌输)模式,使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对称传播真正得到落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从而激发个体作为主体的内在追求,提高公民的自我管理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民众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中促进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发展。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这种作用与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要全面认识和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政治资源,就必须同时将其作为公共空间来认识和把握,使之在双向对称传播中扮演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角色,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汤景泰 《兰州学刊》2007,(9):133-136
作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网络传播研究在2006年继续拓展、深化。研究者针对网络媒介的基本属性、网络与社会文化发展、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理论的冲击、网络舆论与网络语言、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管理、网络与传统媒介关系、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网络应用类型等理论问题,重点展开了讨论;在关于网络实务的研究中,网络新闻、网络广告以及一些新技术在网络中的运用是研究重点;对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的网络"恶搞"成为2006年倍受关注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当代民谣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现象作了文学性和舆论性的回应,校园民谣就是其中一种。校园歌谣主要指在大学、中学校园私下流传的对校园生活、社会现象进行讽刺批判甚至批评的歌谣。它通过课桌、墙壁、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虽然蕴含了许多文化韵味,但也包含了一些负面内容,这应当引起人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政治秩序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锐军 《晋阳学刊》2007,3(2):20-23
获得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正是有了政治秩序,人类的公共生活才成为可能,人类才能维系和实现自己的个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旦脱离了社会、政治秩序,就没有人的存在。政治秩序之所以可能是由人类的人性本质所决定的,这可以通过“人来源于动物界”、“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交往的动物”、“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六个命题来获得解释和证明,它们正好对应了人的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这三个本性维度,共同为政治秩序的可能和建构提供了本源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技术优势及对新闻性信息的天然附着.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加速器”。在这类事件中,新媒体呈现出瞬间聚焦、疾速扩散、热点唤起和叠加互动的传播效用。而显露出多重特征的各类信息传播节点,又构筑了单中心、多中心、去中心和混合型传播模式。面对复杂局面,急需创新虚拟社会管理,通过基层社会建设、预警机制建设、制度保障建设、沟通渠道建设等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7.
电信基础设施是通信的网络和命脉,是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但是近些年来,通信基础设施防护一直是个难题,偷盗毁损通信基础设施的现象十分突出,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通信网络运行安全。通过内涵、外延的叙述对基础设施的概念作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助推作用及乘数效应两大特性作了分析,阐述了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列举了公用电信设施被破坏的几种现象,指出电信基础设施安全状况令人堪忧;通过观察分析,提出了在保护基础设施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打击不力、监管不严是其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传播学会2014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的盛况、主题、重点、内容等基本情况,阐述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新媒体与社会发展”、“传播理论与媒介融合”、“社会转型与网络舆情”、“影视传播与创意产业”五大分论坛专家学者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信对人际交流和沟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信通过特定的社会功能快速传播信息,实现以“朋友圈”为基础的信息共享,从而构建特定的社会意义。通过分析和回顾2013年我国微信研究现状得知,微信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微信-9自身研究、微信与社会影响研究、微信-9传播学研究、微信与广告营销研究、微信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