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鑫  邵彤 《理论界》2010,(7):13-15
本文通过对科技发达国家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职能性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政府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对于创新的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我国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在规划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进行研发投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职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红秀 《理论界》2013,(9):42-44
适合广西区情的科技创新道路的形成对创新型广西的建设意义重大,文章在梳理广西科技现状、分析广西科技创新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系统、科技创新过程、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等视角对现有的几种科技创新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广西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应实现科技创新系统由传统的供应链式合作向供需网式合作的过渡,科技创新过程实现原始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平衡;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实现由全包揽向市场导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之一,政府无疑对培育企业家精神和激励企业家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浙江和广东企业家精神兴起的制度基础,并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对两地企业家与公众的政府制度创新、行政效率认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企业家和公众对政府制度创新和行政效率的评价明显好于广东企业家和公众;对制度创新的评价,企业家和公众没有明显区别,而对行政效率的评价,企业家评价更好;除了区域和身份,年龄和教育水平同样影响制度创新和行政效率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受疫情冲击,美国先前被股市泡沫所掩盖的诸多结构性矛盾亦纷纷浮出水面,正在逐步演变成整体性的国家治理危机.中小科技企业创新活力不足是导致美国经济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创新主体经历了巨大转变,中小科技企业逐步取代传统行业的大型上市公司成为技术研发的关键组织,在信息技术扩散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构成了美国创新优势的坚实根基.随着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恶化,美国小企业的发展境况开始变得每况愈下,“次贷”危机后更是陷入了长期的创新僵局.美国表面上因规模劣势、大企业打压和风险资本歧视而起的中小企业创新僵局,实则是信息产业转型和金融化企业治理模式蜕变两方面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有鉴于此,我国应从合理评价初创企业发展实际、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成长、培育企业间创新网络以及正视政府创新推动功能四方面着手,切实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使其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深入分析了甘肃省科技能力不强的原因及制约因素.提升甘肃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和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提高创新经济绩效等.  相似文献   

6.
行业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层面,它高于企业又依托于企业。行业创新不同于科技竞争力、规模收益等概念,其内涵包括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利转化能力等内容。本文基于企业技术中心这一微观研发主体,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评价行业创新水平,为评价行业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从研究结果来看,电子、医药、建材业是河南省创新能力最强的行业。这一结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一手数据,基于迎合理论,对企业在R&D补贴申请中的迎合行为进行了识别,并实证分析了迎合行为对R&D补贴政策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存在策略性增加非发明专利投入、对标政府科技专项设立研发项目等行为,以向政府发送虚假的研发能力信息,迎合科技创新政策筛选标准;企业迎合行为会削弱科技创新政策的正向引导作用;政府R&D补贴目标导向的短期性和企业研发投入长期性间的冲突是诱发企业迎合行为的主要原因。研究建议,健全R&D补贴的遴选标准,综合考虑新产品产出等产出性指标;转变R&D补贴激励机制,实行"科技券"等后补助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研发创新中的主导性作用,减少政府替代性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8.
科技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在实践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创新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系统发展的阶段。有关经济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观点,科技创新的系统工程的观点,科技、生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创新观点等,为系统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轨迹。通过对系统创新内涵的界定,可以探索系统创新与相关概念(创新模式)的区别及系统创新的要素构成,从而对系统创新动态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加快西部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党委、政府要自觉做到一把手抓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管理制度安排与创新方面要有所作为,坚持用市场化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积极实施"人才强科"战略,提高科技资源的科学配置能力,千方百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力度,重视把企业培植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支持高校迅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走依靠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职能实效性不足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政府在财政支持、机制构筑、政策保障等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致使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资金配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不均衡、成果转化不得当等问题。而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问题必须要求政府在宏观上调整农业发展布局,提供保障;在中观上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引入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在微观上,建立系统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举措,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曹敏华 《东南学术》2003,(5):148-153
全面抗战爆发后 ,东部和中部的数家钢铁厂内迁西部。以此为契机 ,在国民政府的主导下 ,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建立了许多冶金工矿企业 ,冶金工业获得全面的历史进步 ,其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兵工企业 ,对战时军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为中国抗战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力 《兰州学刊》2012,(1):49-55
文章从新的视角分析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与深层次原因,认为只有从对垄断企业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进行适度的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结合国外经济与经济相关理论对具体解决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国际经济发展中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以中央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税费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基础能源。煤炭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能源的供应,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国家从宏观上调整、引导煤炭产业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税费政策,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及时且有效。根据不断完善的煤炭能源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已经建立起来的税费体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钱庄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继苍 《学术界》2008,25(1):260-269
钱庄是中国古代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近代中国发生了一场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巨大变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的各方面出现一种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状态,在金融领域就表现为传统钱庄与现代银行长期并存.对本课题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本文试图从钱庄的起源、性质与作用、与洋行、银行的关系、钱业公会、钱业区域性研究、钱业人物、钱业家族的研究等方面在学术史上进行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南京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服务业发展规律,考虑新经济环境因素和加入WTO对南京服务业的影响,提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几点建议一是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服务业协调发展;二是调整需求结构,挖掘需求潜力,尤其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消费;三是加快服务企业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加快管理创新,提高服务企业的竞争力;五是把握WTO契机,加快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关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对增强县域文化整体实力和加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包括文化娱乐业、影视音像制作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表演、美术作品等。文化产业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已经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文化消费在其国民消费中的比重已超过30%。本文就如何加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产品差异化是衡量产业结构和绩效的重要指标和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垂直差异化、水平差异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差异化结构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心理差异特征。结论认为,经过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差异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但在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同质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文化工业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一种批判,它的典型语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和美国。离开这两个典型语境,一切批判或将是无的放矢。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等一系列质疑,中间或有精英主义意识作祟,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在警示文化产品本能快感和艺术快感之间的分野。比较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术语来看,文化工业理论应是把意义的生产定位在编码一端,反之伯明翰学派则是将之移位到了受众解码一端。文化工业理论应是低估了大众媒体受众的主体意识,虽然,判定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已是明日黄花,也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20.
产业: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亮华 《晋阳学刊》2005,5(6):54-57
建立产业哲学既是产业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源于哲学自身演进的逻辑。产业哲学的恰当的学科定位是部门哲学,同时具有应用哲学性质,研究主题主要有:产业的元理论问题;产业创新与发展;产业现象学;有关产业哲学的应用研究;产业思想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