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涉及三权分立学说、人权学说以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观等诸多方面,这里仅就近些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所谓"政治多元化"的主张作一番剖析.如何正确地认识西方的政治多元化理论"政治多元化"的思想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当时有人主张,在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城市,城市手工业者建立的行会、商人建立的商人公会,以及势力强大的教会等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因此,主权不能由封建国家独有,而应当由各社会团体所共有,政府仅是各社团中的一个.既然社会是多元的,主权当然也应当是多元的.政治多元化思想的提出,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这种思想代表教会、行会、公会等社会团体的利益,要求限制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75-179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西方国家为克服代议制民主的弱点,主张以"对话为中心"的协商民主替代"以投票为中心"的选举民主,发展出一种强调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协商民主理论。考察协商民主的理论发展逻辑,可知协商民主的功能兼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双重性。为此,要健全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先进经验,推进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效克服西方"选举—竞争"式程序民主的内在弊端,不断完善主要以"选举—合作"为实质内容的人民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民主建设的话语权,将西方式的"政治民主"作为评判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的标准。但是,"政治民主"具有天然的结构缝隙,主要表现在四个特性上:选举的间歇性;议题的空泛性;公共政策的断裂性与滞后性;制度的规范性。因此,"政治民主"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推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理解民主建设,即走一条"政策民主"的新道路。相较于"政治民主"而言,"政策民主"具有长效性、渐进性、实效性、明确性等特征,能够弥合"政治民主"的结构缝隙。对于中国而言,以"政策民主"为突破口,助推转型时期的民主建设将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4.
牟维珍 《东岳论丛》2008,29(1):195-198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媒集团实施集中化的发展战略,在全球拓展自己的网络,行销其文化产品。而传媒及其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传媒集中化必然对于传媒市场结构、多元文化和传媒公共领域产生冲击和影响,并破坏传统新闻事业和民主规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以媒介文化和媒介批判为主要业务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传媒集中化的批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政策不明、内容同质、平台限制、流通不畅和资金短缺等因素成为民营电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民营电视公司应从纵向的流程与横向的多元化实现电视产业链上的突破创新:一方面由单一的“点”式经营转型为规模化的“结构”型经营;另一方面开拓业务内容,促进发行渠道的多元化,逐步构建出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再扩展成一张覆盖目标市场的产业网,从而与传媒市场的多家主体竞争博弈。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2015,(4)
协商民主研究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基础。它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当代西方社会现实和民主实践危机,是对近现代西方民主理论成果的承继和扬弃,在理性理论的支撑下发展,并在理论批判中逐渐明晰。国外协商民主研究在纵向上呈现出一条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脉络,在横向上则表现为流派林立,观点多元。协商民主的研究内容主要偏重于"结构议题"和"实践议题"两方面:"结构议题"包括对协商民主规范性、结构性的探讨,试图阐明"什么是协商民主"、"理想的协商民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协商民主"等基础问题;"实践议题"则主要依循协商民主的基本理念作出相关设计与实践探索,注重对协商民主的实证性考察,以期回答"协商民主实际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应该如何推行协商民主"等命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制度化建设为基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表征的协同治理过程,其中,民主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治理模式,它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在协商民主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治理主体上遵循"党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相结合的逻辑;在治理过程上遵循"法治化治理与民主协商治理"相结合的逻辑;在治理评估上遵循"效率化增益与公平性分享"相结合的逻辑。沿着以上三重逻辑,以参与式协商为内容、以制度化协商为方向、以效能型协商为旨归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存在两种现代性理论,即文化的现代性与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论。前者将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视为西方文化变化发展的独特产物,后者将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视为所有文化变迁的必然归宿。基于文化现代性理论,泰勒主张民主文化的多元性,认为现实世界不存在单一的、稳固的、标准的民主文化,存在的是多元的民主文化,而多元民主文化之间的和平共在以彼此之间的承认和尊重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刘艳娥 《中州学刊》2014,(5):167-172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不仅涉及博弈主体多元化和政府、传媒、公众三大主体于传媒结构内的博弈均衡问题,也不单是传媒政策模式转换的问题,其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基于权力分割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的传媒制度安排。在中国社会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国际传播旧秩序日益解构和新格局日益成型的当下,"三权合一"的一元化行政管理分权模式已明显成为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发展的障碍与束缚。从制度分权的视角,以异权系数分割的民主分权理论范式,对传媒制度安排进行探索、修正与完善,不失为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传媒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赵罗英 《理论界》2014,(3):72-74
失独家庭作为特殊弱势群体,遭遇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精神慰藉、社会交往等困境。福利多元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政策理论范式,它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应由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共同合作提供。本文运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尝试建构了失独家庭保障政策。我们认为应将国家作为主导责任主体,市场作为有效的补充,重视家庭和社区的福利供给功能、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Several celebrated scholars argue that diverse preferences and coordination failure due to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hamper the social cohesion necessary for good economic management, leading to development failure. Using several measures of diversity, we find that higher levels of ethno-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ractionalization are conditioned positively on higher economic growth by an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which is often heralded as a good measure of sound economic management. High diversity in tur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economic freedom. We do not find any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high diversity hampers change towards greater economic freedom and institutions supporting liberal policies. The effect of diversity, moreover, is conditioned positively by higher democracy. Our results raise serious doubt about the centrality of social diversity for explaining economic failure, nor is ther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autocratic measures are required under conditions of social diversity to implement growth-promoting policies. This is good news because history and culture seem to matter less than rational agency for ensuring sound economic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以品牌意识创办特色明显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进党内民主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思想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思想问题不解决,党内民主不会有实质性的推进,设计得再好的制度也很难得到遵守和执行,不会使党内民主得到切实的保障和有效推进。文章探讨和研究了推进党内民主的思想机制问题,提出了破除党内非党思想、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思想、增进党内和谐思想、确立党内法治思想分别是推进党内民主的思想前提、思想基石、思想核心和思想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43件高校网络事件分析发现,主流媒体对负面新闻不再保持沉默,而是积极地进行舆论监督或引导;传统媒体作为信息源主要提供者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其对网络传播效应的正向推动作用依旧明显;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三俗”类议题和涉及“维稳”的议题面前,依旧保持惯有的谨慎和克制。  相似文献   

14.
从新闻媒体传播功能的角度来看,在当代民生政治的构建过程中,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功能应是当代民生政治的社会化功能、关于民生问题的舆论表达功能及其当代民生问题的报道和传播功能。因此,在当代民生政治的构架过程中,新闻媒体传播应以民生关怀、人本关怀、正确引导民生舆论及其促进人民群众监督为其价值取向。而新闻媒体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取向规定了新闻媒体传播应正确传播民生政治理念和政策、提高新闻媒体传播的品质、规范新闻媒体传播者的行为规范及其传播内容能够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民生状况。  相似文献   

15.
徐珣 《浙江社会科学》2012,(4):33-39,156
在公共治理领域,现代传媒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规范性特征在于民主责任承担与民生事业关注两个层面.杭州民主民生的传媒行动,以现代传媒的实体化功能创新,建构传媒的场域效应、社会交往效应与治理效应.公共治理的现代传媒功能建构,关键在于建构合作治理的社会行动网络;其路径在于:导引社会行动,吸纳公众参与,促成制度规则体系的互动衔接.  相似文献   

16.
代议制理论及其实践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代议制暴露出种种弊端。作为对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一种批判和补充的参与制民主理论,主张所有人的最大程度的参与。当前,无论是从信息获取方面,还是从参与手段方面,高速发展的现代传媒,都使人们可以更为广泛、快捷地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参与制民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由于信息类型的多样性与社会分工的多元化,不论是在环境监测还是在舆论监督中,我们都不能对大众媒体寄予太多的期望.对媒体功能的分析不能忽视两个事实:一是媒体只是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承担了一部分的信息传播功能;第二,媒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它无法呈现全部的信息,其洞察、监督及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区分媒体信息与非媒体信息、媒体信息机构与非媒体信息机构,我们可以客观地审视其社会功能.正如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一样,大众传媒的功能也是有限的,受其他社会装置的制约.若从舆论监督的角度看,没有其他“非舆论监督”机制或机构的配合,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必然事倍功半,即便在最为民主的体制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媒介话语中的评价资源为读者感受和判断所报道的事实提供了重要依据。在 Martin等人提出的评价理论的框架下,统计分析了中外8家主流媒体对姚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旨在分析这些评价手段对姚明形象塑造的不同作用,进而探讨导致各评价手段使用频率不同的原因,从而说明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话语中的评价资源对体育明星形象的塑造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辰山 《文史哲》2006,4(4):141-149
韦伯“一般过渡理论”和“三个理想权威模型”的概念范畴,不具备对中国社会和政治权威作合理解释的效力。其“理性”是狭义的,其“法制统治理想类型”的模式化缺乏严格定义。中国政治不是西方那个攫取权力的角逐概念,是料理社会、人世事物。一个治理者的政治,取决于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和实行什么样的政策。中国的法,多是处理政事的具体办法或指导性规则的概念。实在经验中不存在这样的“理想类型”能表述的事情;关键不是理性不理性,也不是“魅力”还是“理性法制”,问题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人,把攫取利润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这个目的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一些人与媒体无关或媒体自身发展并不需要但却依托媒体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力谋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寄生现象分为游离层、松散层、紧密层、核心层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表现为:假冒记者,敲诈勒索;"稿件制作工厂",骗取稿酬;所谓自由撰稿人,追求稿件见报率以获得稿费,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编造假新闻;通讯员搞有偿新闻,招聘人员以记者身份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传统媒体行政人员缺乏敬业精神而勉为其难.解决媒体寄生问题,就必须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深化媒体管理机制、人事制度改革,让寄生者"无从下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