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析清政府“闭关政策”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关政策”,清季对外政策一大措施,历行八十余年,播及、影响所在甚大。其历史作用究竟如何,学界颇多争议。提出新的观点,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具有民族自卫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2.
“理论战綫”1960年第5期发表了孔经纬先生的“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经济实质”一文,对我们编写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195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二讲,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清代闭关政策的实质是有启发的。我们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第二讲中关于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史研究述评孙占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鸦片战争史的研究,一向受到史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就有关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鸦片战争前的禁烟问题、鸦片战争时期的人物研究及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的影响等主要问题做些述评。一、关于清政府闭关政策的...  相似文献   

4.
陈尚胜 《文史哲》2002,2(6):159-166
我国学术界在近 2 0年对于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研究 ,基本上围绕着是闭关政策还是开放政策进行的。然而 ,这种模糊于政策的性质与内容之间的类型分析 ,已难以处理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复杂进程 ,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 ,也没有揭示出清朝海外贸易政策是如何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历史上 ,中国的明清时代正处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亦是中国由先进转化为落后挨打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 ,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学界一般把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政策称之为“闭关政策”。对于“闭关政策”的研究与评价 ,早在 19世纪后期即已开始 ,但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学术课题来研究 ,则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数十年来 ,经过学者们不懈努力和积累 ,“闭关政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拟就建国后 5 0年来国内学术界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述评。一、研究概况近 5 0年 ,国内关于“闭关…  相似文献   

6.
“十三行”名称由来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行商的职能来探索“十三行”名称的由来。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政策”。清代入关之初厉行海禁。康熙23年(1684)始开禁准许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等四口通商。到乾隆22年(1757)则只准广州一口通商。当时清政府在广州指定若干特许的行商(洋货行或外洋行)垄断和管理经营对外贸易,又被称为“十三行”。一直到鸦片战争后1842年订立江宁条约,才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十三行”的公行制度也随之瓦解。清代广东经营外贸业务的行商为什么又名“十三行”?过去的研究者有四种不同的意见:一说是以广东行商有十三个行数而得名。二说是这个名称,明时已有,  相似文献   

7.
论清朝雍正年间耗羡归公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雍正初年推行耗羡归公政策。事实上,耗羡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如果实行耗羡归公,就会面对如何让整个官僚系统不致瘫痪、继续维持国家机器的运作和打破潜规则的问题。但对于一个潜规则已经通行久远的帝国来说,打破潜规则就意味着对围绕这种潜规则的体制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制定。耗羡归公,实际上就是把官吏的非法加派改为法定的附加税,并把它的支配权,由州县一级提到督抚藩司一级。这种改革虽是法律形式和它的支配权问题,而且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亏空,保证清政府的赋税收入,但实行的结果,有利于加强财政管理,有利于财政逐渐走向规划化,在财政管理上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8.
19世纪40年代,中日两国都曾遭遇西方的殖民侵略。面临殖民地危机时刻,中日两国因采取不同政策而产生不同结果。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的开放政策,积极学习西方为其所用而迅速跻身列强;而保守的清政府却采取“悉如旧制”的闭关政策,遂成为列强刀俎之肉,其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史学界有人认为 ,二十世纪初年晚清政府实行的“新政”与十九世纪末年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戍变法毫无共同之处。前者是买办的、倒退的、反动的“变法” ,后者则是爱国的、进步的资产阶级变法。这种看法正确揭示了两者间的主观动机的实质不同 ,但忽略了两者在客观上具有的承续关系而产生的相互类同的资产阶级性质。这种理解看起来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评价很高 ,实际上恰恰低估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乃至整个资产阶级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影响。在此 ,笔者仅就两者在经济政策上的承接关系及其社会成因作一探讨。一二十世纪初年…  相似文献   

10.
自19世纪以来欧洲主流学术界认为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具有闭关性和排外性的观点,一直被我国学术界所接纳和认同。所谓"闭关"的观点,虽然揭示了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属性,但它却是英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强加于清朝的话语霸权;若从英国本身自17至18世纪末曾连续颁布的排他性的《航海条例》等法令看,当时英国指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虚伪性显而易见。如果对清朝关于本国商民出海贸易与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基本政策、关税征收和具体管理措施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清朝采取的是有利于外国商人却不利于本国商人的海外贸易政策。因此,清朝政策并不具有排外性。从本质上看,清朝在海外贸易方面对本国商人与外国商人采取不同待遇的政策取向,是"重农抑商"和"怀柔远人"两种传统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戊戌维新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研究,发表过许多论著和文章,涉及的问题颇多。限于篇幅,这里只就若干问题加以粗略的综述。一、关于戊戌变法运动的评价对于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看法。许多同志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基本上持这种看法。1980年,汤志钧又发表文章指出:维新派根本不敢提出土地问题,只是请求设农会、办农学堂以“兴农殖本”,小心翼翼地避免损害封建统治权力,希望取得封建势力的合作来从事某种改革。在舆论宣传上,提不出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纲领,仍然以“托古改制”的态度提出;所提倡的“民权”实际上还是“绅权”。维新派所争取团结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①“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邓小平同志认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③研究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回顾一下历史教训,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小平同志倡导的开放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执行这种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喇嘛教统治蒙藏民族,是清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不仅对清代蒙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而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着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所以一直是清史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本文仅就鸦片战争前这段历史时期内,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主要作法及其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它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影响极其深广。解放以来,学术界对其作了大量的研讨工作。目前,对于老子其人即老聃,活动于春秋末年;《老子》其书基本上为老聃所著,大家的看法已趋于一致。但对于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道”论的性质,学术界的意见还十分分歧:除了“文革”前的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观点外,最近又出现了老子的“道”具有“两重性”、“二元论”的主张。我们认为,老子的“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其它“唯物主义”和“二元论”的两种意见都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即拟就这个问题,作详细的辨析。  相似文献   

15.
文化概念是文化学最基本的概念,它对于很多学科都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提出的文化定义数以百计,但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普遍接受。本文提出独到看法,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能动地适应环境的方式,其实质是人的非遗传信息、特别是共体外信息”。并从三层含义和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长年 《理论界》2006,(7):210-211
为保证清末禁烟的顺利进行,清政府有意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在官方政策的激励下,民间蕴藏已久的禁烟热情迅速得到释放,组织禁烟会社、从事戒烟宣传、并且赠药医施,凡有利于禁烟的举措皆不遗余力的实行之。这种官督民辅、官民合作的禁烟模式有力的保证了清末禁烟运动的顺利进行。然而,随着运动的深入,这种官民同心同德的禁烟局面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在是否废除鸦片条约,争取恢复禁烟主权这一问题上清政府与民间禁烟会社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也正是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使清政府在禁烟初期所凝聚的民心迅速流失,为清政府的大势所去添上了又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7.
中法战争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在近代史上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清政府在中国军队取得一定胜利的情况下急于求和,屈辱地接受了有利于法国的议和条件。研究者一般认为,清政府的腐败和“投降卖国”政策是造成这次外交失败的原因。对此,笔者提出一点新的看法。中法战争后期中国取得一定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1885年3月24日的镇南关大捷和29日的谅山大捷。这两次大捷也就是茹费理内阁在3月30日垮台的直接原因。旧论认  相似文献   

18.
试论生态美学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在美学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突破就在于从“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生态中心主义”。学术界对于这种“生态中心主义”的看法分歧甚大,有人批判其为“反人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生态中心主义”中的“生态平等”是人与万物在“生命环链”之中的相对平等,而不是绝对平等。因此,它实质上是对于人的生存权利的充分尊重与保护,是一种更具普适性的人道主义,所以,它不是“反人类”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对于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当代存在论美学突破“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美学观的提出。  相似文献   

19.
对于杨献珍同志宣扬的而被某些同志所赞同的“合二而一”论,学术界已经作过许多讨论,指出了这种哲学思想的错误实质和对于革命实践的严重危害性。这里,我想从认识论方面来分析一下“合二而一”论,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私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对它的看法还很不一致,赞成的,反对的,疑虑的,都有。前些年,我们党采取了“看一看”的慎重态度,既不限制取缔,也不鼓励和宣传。学术界也没有认真地讨论过。现在是到了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地制定具体政策的时候了。下面仅就几个有关的理论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