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弯管注塑模具设计为对象,运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Moldflow对弯管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作为模具结构设计的依据,利用三维软件UG进行了弯管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根据弯管结构特点,设计了弯管的成型零件,完成了弯管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完成了浇注系统和顶出系统等各部分,最终实现模具的成功试模.以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指导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优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手机外壳外表面要求高,扣位多而尺寸小,结构复杂,是手机模具研制中的关键。运用UG、AutoCAD软件设计一 个翻盖手机外壳注塑模具,根据塑件结构,阐述了浇注系统、侧抽芯机构以及顶针与模仁等模具设计要点。侧抽芯机构 为该模具设计难点,共设有5个滑决机构和7个单边导滑的斜顶机构。其中,2个滑块机构由斜导柱驱动的定模滑块成 型2个内侧转轴孔,这2个滑决共用1个楔紧块。采用一模一腔,三板模结构,共设3个浇口以迅速均匀填充。采用镶 决式的组合式型芯模仁以便于加工利于排气。该模具设计思路新颖,在保证塑件成型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简化了模具 结构,降低加工和维修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通风盖板塑件瘦长形、体积大、形状不规则而易产生注射成型缺陷的问题,笔者采用Moldflow分析了注塑成型工艺 ,设计了热流道大型复杂注塑模具。通过采用顺序阀技术5点进胶,实现熔体平衡填充,有效抑制了塑件的翘曲变形,成功消除了熔料填充不足、熔接痕和变形 过大等成型缺陷。经试模,所制塑件满足量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注塑模具的设计特点和要求,在AutoCAD环境下开发注塑模具CAD系统,介绍了注塑模具CAD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汽车接插件进行质量检测时,人工抽检存在效率低、检测准确度不稳定等缺点,课题组设计了汽车接插件注塑生产在线质量检测系统。基于嵌入式技术,设计了由监测、检测和反馈3大模块构成的检测系统结构及实现方式;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汽车接插件的自动化图像检测模块;采用PLC技术,实现了整个质量检测系统的自动闭环在线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快速、精准可靠等特点,也可应用于其他注塑产品的在线质量检测与控制。该系统能提高汽车接插件质量检测的效率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游戏机手柄上盖塑料件的工艺特点,介绍了游戏机手柄上盖注射模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该模具采用浇口开设在顶杆上,在分型时实现自动拉断凝料,同时将曲面分型改为平面分型,降低模具加工的难度,节约成本和提高注塑、脱模的稳定性。生产实践证明,该套模具结构合理,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修模次数、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应用Moldflow软件对中心罩注射成型中可能形成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对注射模进行了优化设计。由于中心罩属于深腔塑件,为了保证塑件的质量模具采用了轮辐式浇口,为使冷却充分,在设计冷却水路时,加设了挡板水路。根据分析结果,所设计的模具流动平衡性良好,气穴、熔接痕、制品温差等均在合理范围内,经生产实践验证模具设计合理。这种模具分析方法与思路对类似产品的注塑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注塑制品收缩性能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利用注塑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 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工艺条件组合下的POM(聚甲醛)矩形长条试样成型收缩率的数值,以及模具温度、熔体 温度、注塑速率、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和冷却时间6个工艺参数对制品成型收缩率的影响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保压时 间、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是影响注塑制品成型收缩率较大的3个因素,对控制制品的收缩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更换轧辊过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及调节精度低等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冷弯成形轧辊快换机组。该机组采用PLC作为系统控制器,结合传感器检测信号与人机交互界面指令信号设计了轧辊位置自动调节系统,通过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左轮转盘装置旋转来实现换辊过程,并利用槽销连接实现装置周向固定;利用伺服电机驱动蜗轮减速器运动,进而使得丝杠带动左轮转盘装置上下移动产生位移;采用限位开关标定转盘零点位置,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控轧辊移动距离并构成闭环控制系统,从而精确调节轧辊间距;对机组关键部分进行了选型与有限元强度校核。结果表明:该机组能显著提高换辊精度及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该机组能完成6种规格轧辊的自动更换过程及辊缝精确调节,为冷弯成形机组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借助Moldflow软件对多筋类塑件进行初始方案模流分析,发现了塑件翘曲变形过大的缺陷。通过调整注塑 参数再次进行模流分析并与初始方案进行了对比,发现改善方案能有效解决制品翘曲变形量较大的问题,成功优化了注 塑成型工艺参数。实践证明,借助Moldflow的模流分析,可估定塑件成型时各个加工参数的合理值变动区域,减少试模 次数,设定最佳的模具注塑方案,获得质量更优的塑料制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脚椅子类塑料制品在设计气辅模具时,存在强度不够、表面质量差、成型困难等缺陷,利用CAE技术 进行进气系统优化,并用正交试验进行成型工艺优化,最终得到最优的气辅成型设计方案和成型工艺参数。应用结果表 明在制品明显需要进气部位直接开设进气口最有利于气辅成型,且对此类不规则制品,成型工艺参数对气道影响程度依 次为:预注射量>气体注射压力>气体延迟时间>熔体温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速淬冷装置的设计原理和研制,该测试台可以实现弹射速度的无级调节和沉浸速度准确测量,将其运用于研究球状小样品在液氮(LN2)中的超快速冷却,可实现较高的沉浸速度和冷却速度,发现随着样品直径的减小、液氮过冷度的增大,沸腾的最大热流密度和最大冷却速度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板料热成形过程中存在的能量浪费、板料氧化严重等缺点,文章对模内加热方案进行研究探讨,使用ANSYS-Icepack对板料冲压成形的模内加热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基础做出实物并调试对比模拟状况。结果显示:对于该模架,上下模1 000 W的热源同时加热时,加热组块最高温度可达近400℃,中间板材可加热到300 qC以上,10min之后散热和加热接近平衡。按该模型设计的实际加热系统的温度分布与模拟基本接近。该研究对模内加热模块的设计进行了模拟与初步的试验,将有助于板料热成形技术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树脂膜对缓解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有效性。方法将 156例牙本质过敏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树脂膜佩戴组(实验组)80例和极固宁脱敏组(对照组)76例。实验组患者制作全口牙列硬树脂印膜,对照组患者利用极固宁脱敏。观察其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个月的牙本质过敏症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硬树脂膜佩戴组效果明显优于极固宁脱敏组。结论硬树脂膜佩戴对中老年牙本质过敏感觉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汽车拆装实训模块化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汽车拆装实训,进行了汽车拆装实训模式模块化的建立,通过建立完整的汽车拆装实训模块模式并进行实践,使得汽车拆装实训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如何建立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CCHP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首先构建设计框架,再将指标整理并按属性归类,形成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最后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据此方法,建立了一套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固定指标体系和灵活性指标框组成,可用于不同场合的CCHP系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