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学术》2007,(4)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也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研究也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一大批理论成果。从目前来看,国内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渊源、内容、贡献和缺陷的认识等几个方面。阿尔都塞在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都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甚至触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但其保卫马克思的"初衷"并未真正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2.
张一兵 《学术研究》2002,(12):54-61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说。他在马克思和曼海姆的基础上,明确指认了意识形态在社会存在中的实存方式,即社会无意识的想象体系。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自身是无历史的,但是它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依存现象却是永远存在的。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机器,成为统治者合法统治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阿尔都塞吸取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家庭、教育、教会这三种最常见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揭露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4.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独树一帜地建立了一种意识形态学说,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一文中,阿尔都塞阐明的意识形态具有非强制性的、永恒性的、主体性的主要观点,在本文中作者详细分析了阿尔都塞的论述,并阐发了各个特点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从结构主义出发,将意识形态定义为非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与之相对立的科学。阿尔都塞还注意到了与社会实践、物质相关的意识形态,把它与纯理论的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但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混合,这就难以避免其理论中的自相矛盾。最后,阿尔都塞陷入了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的理论困境,走向早期理论的反面,得出了意识形态不可能超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置于存在论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认为意识形态乃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他的意识形态观具有存在论性质的维度与特性;阿尔都塞的局限性在于,他只是批判现存的实践,而没有建议一个可供选择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欲从阿尔都塞的《皮科罗剧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一文总结出阿尔都塞关于唯物主义戏剧的特征,即批判的立场和离心结构,并分析这两个原则与其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与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提倡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原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与布莱希特“陌生化”、“史诗剧”理论之间的纠葛,进而从中窥探出历史唯物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张淑梦 《理论界》2020,(8):23-28
阿尔都塞以反思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学解读模式为契机,以结构主义为基本方法论,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和斯宾诺莎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解析和重建。其重建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意识形态一般"概念,从功能角度剖析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机制,挖掘出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实践抓手环节,而且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从无意识层面掀开意识形态控制人们的真相,从微观视角拓宽了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围,开了上层建筑领域批判的先河,启示了后人的研究维度。  相似文献   

9.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但是其功能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使人对世界产生虚幻意识。这种虚幻意识是由人的生存状况所决定的。意识形态不仅作为一种虚幻意识在人的思维中存在着,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我们似乎是主体,但是实际上我们都受到了生存状态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分别对以哈贝马斯、普兰查斯、拉克劳与莫菲等人为代表的当代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的思想是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回响。  相似文献   

11.
对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直存在多种解读,其中有很多富有争议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一种对"意识形态"概念作层次解读的思路,将意识形态理论层解为:意识形态一般、具体历史形式的意识形态,后者又呈现为实践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是具体历史形式的意识形态在国家中的运作机制;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与意识形态时期的断裂以及意识形态的超越性等问题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1968年"五月风暴"后,阿尔都塞从上层建筑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他深入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首次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的、家庭的、法律的、政治的、工会的、传播的、文化的等多种类型。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意识形态传播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还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莫雷 《晋阳学刊》2009,(1):68-70
阿尔都塞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都借鉴了拉康的思想,所以他们的思想存在着共同之处。区别在于阿尔都塞主要运用了拉康早期的镜像阶段的思想,齐泽克则主要运用了拉康晚期关于真实界的思想,由此出发,齐泽克认为阿尔都塞的质询理论并不彻底,他进一步发展了意识形态幻象理论。但是两者存在的问题也是共同的,一旦把意识形态的概念过度膨胀化,那么这个词也就失去了相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21,(2):183-190
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论再生产》中,阿尔都塞提出了著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这是他从社会再生产这一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意识形态问题后凝炼出来的。他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国家理论的深入分析,给我们留下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独特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视角思考哲学问题。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理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原则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都塞在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进而探究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及其运作机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齐泽克借鉴拉康的“镜像”理论,探讨了意识形态的想象功能,揭示了“意识形态幻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阿尔都塞的理论作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阿尔都塞与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新研究路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阿尔都塞晚期思想中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不是指构成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而是指一种现实的实践性原则和方式,强调的是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事物发展的一种过程。相遇的哲学思考历史的现实、政治的现实,在两种现实的相遇当中,在斗争中思考它们的联系。阿尔都塞强调,哲学是在理论上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不是纯粹的意识,而是在现实社会中被纳入国家机器、成为被物化的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7.
张一兵 《江苏社会科学》2020,(1):154-163+9-10
在《论再生产》等论著中,阿尔都塞针对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客观要求,新选取了劳动力再生产中的非物质条件视角,重点考察了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入门资格以及臣服于资产阶级统治关系的意识形态教化机制,进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意识形态国家装置。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过程中,意识形态绝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以现实存在表现出来的特殊的非强制国家装置。意识形态国家装置成功地掩盖起自己的统治意图,在镇压性国家机器为它提供的"盾牌"后面,保障了社会再生产。意识形态国家装置的物性实践使相应的机构得以生成,而不是相反。直接贯彻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是原初的、基始性的意识形态赋型,不同于次生的意识形态。这种以家庭、学校和宗教等建构起来的非暴力意识形态装置,通过日常生活可以践行的物质活动,起到了比暴力性的国家机器重要得多的支配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然兴 《理论界》2010,(4):102-104
通过对"阿尔都塞式效应"的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沃伦、萨莫斯等人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有其本质上的叙事性,意识形态把个体插入叙事结构中,将其质询为表面上的无矛盾的主体,掩盖主体在认知上的条件性,制造出自由主体的幻觉,从而使个体自愿地成为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代理主体。对意识形态叙事维度的揭示,为叙事的意识形态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元宇宙描绘了打破现实时空之维、接合虚实二元的“超未来”性社会形态,创造出杂糅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拟态世界的多维空间。在朝向元宇宙的媒介发展过程中,“身体-主体”隐喻、实践的“虚拟-现实”隐喻、“自由-规范”隐喻等一系列意识形态隐喻不断生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判考察了社会再生产中诸意识形态“唤问-规训”的实现机制,将其方法论范式导入元宇宙的分析视野中可以发现,元宇宙逻辑下虚拟空间与拟态仿真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沦为了意识形态唤问中非经验的绝对之思、非实在的指称代词和非自我的他性认同;实践活动堕化为了意识形态的技术欺骗、虚拟生产的异化模式和知识劳工的生产之源;自由成为了虚实重叠的空白假象、自在自为的意识悖论和国家机器新形态的规范自觉。破解元宇宙中意识形态规训困境,媒介发展需以人的全面复归与自由解放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特征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视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方针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 ,使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与深入把握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新特征 ,是科学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