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黎族人民举行了一次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黎族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壮举,在黎族历史和中国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后来琼崖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黎锦作为海南黎族的传统工艺,凝聚了黎族独特的文化精髓,承载了黎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体现了黎族女性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是海南黎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开始越来越注重民族地域元素和符号的使用;而当前海南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岛。在新形势下,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黎锦更应将其民族文化发挥到极致,充分发掘其极具价值和审美的民族元素、形象符号,不断创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在现代化社会中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3.
黎族的稻作文明是中国南方稻作文明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透过黎语稻作词汇,可以看到:黎族的稻作文明源于南方的古百越民族,分离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独立而缓慢地发展;近百年来,黎族稻作深受汉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黎族妇女文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族妇女的文身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它反映了黎族女性原始的一种审美观念和宗教意识,曾在黎族社会里广泛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达,这种风俗逐渐消失。然而,文身图案作为一种原始艺术,一种民族文化,是记载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应当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黎族是一个勤劳聪慧的民族。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同时创造了绚丽缤纷的民间文学。这些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口头文学,世代口耳相传,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  相似文献   

6.
黎族图腾崇拜与黎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发展的阶段,有着一种信仰体系,即对图腾的崇拜与对美的追求。这种图腾崇拜的遗迹,至今仍然表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顽强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审美心理。黎族的民间传统体育产生于黎族人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中,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特别是舞蹈和竞技都呈现出图腾崇拜的痕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总是处在(垂直方向上)连续的历史传统的前后联系中,同时又处在(水平方向上)与其他民族文学不断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之中。因此,继承先民的文化遗产和接受另一民族的文化影响都是文化的普遍现象。如果说前者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那么,后者则无疑是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子。就藏族文学而言,它是藏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广大藏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说,没有藏民族,便没有藏族文学。但是,藏族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曾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民族风格问题,是关系到各民族文学的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地总结和阐明民族文学的风格特征,对于正确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积极发展文艺创作,活跃文艺批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各民族的文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特点。斯大林说,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  相似文献   

9.
任何民族文学都深深扎根在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的土壤之中。由于地域、历史等原因,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在其速度和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随着民族封闭性的逐渐打破和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各民族的文学都得到丰富和长足的发展。由于中国和朝鲜的地缘关系、历史关系和汉文字的使用等诸般原因,两国之间的文学交流,较之东方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10.
海南黎族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20世纪初至今,海南黎族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纵观国内的学者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40年代,国内黎族研究兴起,对黎族“志”和族源的探讨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以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为主的黎族研究,沿着“志”、“史”两条线索展开;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黎族研究蓬勃发展,多领域、宽视角的民族文化研究越来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黎族现有742,112人(据1982年人口普查的统计数),主要聚居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市以及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崖县等县,此外,还有少量分散在海南其他各县与汉、回等族杂居。黎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富有反抗斗争的民族之一。黎族人民为了摆脱封建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2.
黎族是文身习俗传承时间最为长久,也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本文首先对黎族文身的传承历史和遗存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隔离、原始宗教信仰、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等视角出发,深刻剖析了黎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渤海民族文学自唐代到元初,有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出现了渤海国和金代两个黄金时期,尤以后一时期的成就为高,而它却是迄今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极有必要做专门的探讨。渤海民族文学在金代复兴的历史成因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两个方面。金代渤海民族文学最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它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在体质、文化方面融合的巨大历史功效和优势。王庭筠是金代最优秀的渤海作家,代表当时渤海文学的最高水平。李、张、高、王四大文学家族的出现,在渤海文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渤海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多元一体、优势互补的文学格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浅谈海南岛黎族妇女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黎族妇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服饰和面饰首妆文化、婚俗文化、纹身文化、传统礼节和娱乐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民俗,无不浸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了黎族妇女的民族信仰、审美意识和思想感情,有着十分深厚的民族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5.
<正> 文学是一定社会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从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它必然要对一个民族的社会现实生活,民族发展历史有所反映.因此,在编写文学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史与民族史的关系.土家族文学史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考查的结果证明,土家族文学是随着土家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土家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土家族神话产生在远古时代,有开天辟地神话,兄妹成亲神话,卵玉射日神话,太阳和月亮是兄妹神话等.  相似文献   

16.
高山族文学是祖国可贵的精神财富。她是高山族同胞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录,探讨高山族的文学将能了解他们的历史、民族特性,并对提高高山族同胞的民族自信心,发展其民族文学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文学与历史一、高山族跟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古老的民族历史是用神话传达的。神话是高山族祖先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无疑是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这既表现在作者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提出,而最终又超越现代性理论自身的局囿所获得的新知识视野;也表现在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学无论是创作、研究还是学科发展,包括其中存在的问题的把握和洞察,更表现在作者从思想史和学术史交叉点上对少数民族文学历史、现状和未来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反思和建构。将"少数民族文学"与"现代中国"相关联,不仅仅表现了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的职业意识,而且体现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国家使命。  相似文献   

18.
谈加拿大独立前的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主要由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组成,此外还有本地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以及其他民族50余种。自殖民主义者进入加拿大以来,英裔和法裔民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并形成了以英法为主体的加拿大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在文学方面,加拿大民族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独立前和独立后两个时期。由于历史内涵的不同,这两个时期的加拿大文学各具特色,在主题、题材和艺术风格方面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本文主要就加拿大独立前的民族文学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黎族传统歌谣,是祖国优秀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黎歌(特别是长篇叙事诗)的发掘、整理、翻译和探讨,不仅是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各个领域深入研究黎族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抢救和介绍黎族民间艺术珍品的重大措施。由于黎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本民族的口头文学作品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记录和保管,再加上封建统治及解放后极左思潮所造成的种种劫难,这些作品横遭摧残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黎族民歌更濒于灭绝的边沿。而海南汉族的歌谣(主要是崖州民歌)今天已风靡五指山区,普遍为黎族  相似文献   

20.
黎族文学的发展是相对缓慢的,因此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为黎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实现健康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很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第一代著名黎族作家龙敏的作品进行综合解读,揭示黎族作家创作过程中的困惑,探讨海南黎族作家文学创作应如何超越自我的局限性,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