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强  胡旻  马嫣然  张大永  郭琨 《管理评论》2022,34(2):102-111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于数字货币的需求迅速增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全球数字货币的波动也可能对中国金融资产造成输入性风险。本文测度了全球数字货币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大类金融资产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识别了影响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大类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因素。结果发现,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的极端风险关联性,长期看,全球数字货币在该系统的风险传导中占主导地位,受国内金融资产的影响相对较小;短期看,下行风险总体关联性波动以及瞬时大幅上涨次数要高于上行风险总体关联性。同时,市场中的恐慌情绪是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资本流动、外汇管制与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境内,通过外汇管制渠道提高外汇储备,一方面造成外汇市场供给增加,给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央行经常被动性购入外汇,造成外汇占款增多,在外汇占款日趋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应主渠道的情况下,我国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超额货币供应成为推动物价资产价格上涨的资金来源,人民币内外价值日趋出现背离趋势。本文认为,外汇管制使基础货币被动放大,放松管制使汇率波动和波动预期提高,二者合并产生了当前的货币现象。  相似文献   

3.
商品金融化,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和库存异象。传统库存理论和诸多关于美国商品金融化经典解释理论均无法诠释中国商品金融化的形成。为此,将库存因素和贸易融资套利交易分别引入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根据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建立一个具备微观基础和宏观视野的商品库存理论框架,借助参数校准和系统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永久性货币正向冲击下,商品长期均衡价格上升;若伴随市场利率稳步下降,商品长期均衡库存向上移动;同时,一旦触发贸易融资套利交易,会对即期价格产生负向效应,而对即期库存产生正向效应,并加剧市场波动。研究表明,宏观货币因素是中国商品金融化的主要动因,而贸易融资套利交易则是中国商品金融化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相结合的思想,力图刻画投资者情绪的生成机理。以引起投资者情绪变化的货币环境、市场收益、市场波动、相关资产收益等因素为起点,引入市场投资价值、市场预期两个中间变量,建立了包含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类路径的投资者情绪生成概念模型。使用中国股市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间的667组日度数据,在VAR建模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市场收益对投资者情绪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市场波动和相关资产收益两因素基于市场预期中介变量间接负向作用于投资者情绪,而修正后引入的经济周期波动变量可以基于市场投资价值中介变量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正向影响,并进一步发现了市场收益、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正反馈强化过程。研究揭示出了投资者情绪生成的影响因素体系及其实现路径,将该领域研究深入到机理分析层面,并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股市过度投机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经济周期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重受研究领域之一.经济周期现象的普遍性是促使人们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每当经济进入低谷期,经济周期波动就成为热点问题。但周期问题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是有区别的。本文考察了1978—2007年间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然后从需求方面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配形成机制,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秀娟 《决策与信息》2010,(11):183-184
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且改革开放前后的周期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分析,讨论了各个阶段的波动特点,最终从制度因素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周期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商品本位后,国际货币体系逐渐步入信用本位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逐步进入了国际化水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计量方法分析了主要影响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的因素有收入、利率和物价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论证了真实冲击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尤其强调以技术冲击为主,对经济周期波动成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利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技术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多角度选取了影响我国物价增长率波动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用阿尔蒙多项式回归对各个经济指标波动的影响强度进行了分析。从波动趋势来看,人均收入和PPI的增速上扬将给我国消费价格水平增长带来持续的压力;从影响强度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动的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汇率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汇率的波动将会引起国内经济变动,可能给国内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果能提前预测汇率的波动情况,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本文将对最重要的世界货币——美元的汇率波动情况进行分析。我将首先探究美元汇率波动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美元汇率自1994年1月以来的波动情况及原因;最后根据美国近期宏观经济变化情况预测美元汇率2015年的走势,得出美元将升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这一轮周期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和波峰、波谷转折点的位置 ,我们以月度指标来描述波动轨迹。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选择了以反映生产规模、市场环境、开放度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指标 ,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 ,按照一定的步骤 ,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周期波动的短期波动综合指数 ,通过该指数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个月的具体数值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进行统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本轮周期的波动特点 ,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我国物价波动剧烈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从物价波动的阶段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集聚性等几方面描述了我国物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蔡晓陈 《管理世界》2012,(6):8-16,59
生产率顺周期性的传统解释为技术进步、要素利用率(需求冲击)以及市场力量等因素的周期波动。二元经济结构波动是发展中国家TFP周期波动的另一可能原因。本文扩展了Roeger(1995)的分析思路,利用原核算与对偶核算TFP之间的差异检验了不同因素对中国1979~2009年TFP周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显著因素,在1995年之前这一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从劳动力市场视角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动态因子模型从各省份城镇单位人均工资变动和就业人数变动中提取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时捕捉省份城镇单位人均工资变动、就业人数变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程度,揭示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两条路径。然后,运用贝叶斯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三次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分行业通过上述两条影响路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为模糊,第二、第三产业在两条影响路径上对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加剧作用,而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主要来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当前如何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缓解经济周期波动下行压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升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都表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变动存在反常规关系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反常关系的存在 ,然后就现有的关于这种反常关系成因的种种解释及其缺陷进行了总结分析 ,最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资本市场提出了一个3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及金融资产囤积假说 ,试图对这一反常关系做出新的解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到金融资产这一新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后 ,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消失了。一、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反常规关系产生的背…  相似文献   

16.
利率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兼论加息之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央行会不会加息?支持者和反对者看法各异,对加息政策的有效性各执一词。对于经济过热、投资和信贷扩张、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波动、货币总量扩张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等问题的不同判断,成为最终左右加息与否的重要因素。笔者利用中国1997年5月至2004年5月的月度数据对利率政策调整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利率调整对于产量、物价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直接和明显,存在不同的时滞效应。利率对国内经济部门和国外经济部门、对资产价格和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利率的综合效应很不确定。利率调整应该注意协调好国内效应和国际效应、资产价格效应和产品价格效应、即期效应和时滞效应、结构效应和综合效应的关系。总的说来,加息能够抑制经济过热的观点没有得到实证的有利支持,加息政策的有效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物价波动的持续时间、波动幅度与溢值等3个方面,研究1978~2012年中国各地区物价波动的差异性。并从运输成本、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地区物价波动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石油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国际油价波动这种外部冲击对经济可能产生各种影响。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RBC(真实经济周期)模型,通过引入石油价格冲击和技术冲击,解释了中国实际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并探讨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于中国实际经济波动的作用机制。相较于已有研究,该模型更好地模拟了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特征。同时,研究发现,除贸易余额冲击外,石油价格冲击对经济也产生负向影响。因此,能源价格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防范石油价格波动对实际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2007年3-5月连续3个月同比涨幅超过3%,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文就近期CPI快速上涨原因作了深层分析,指出粮食价格波动是此次CPI上涨的主要原因。而粮食价格波动、资源品价格的波动和急速上涨的资产价格将是影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预测结果显示:2007年下半年将呈现先继续上扬然后下降的趋势,下半年及全年CPI涨幅将超过3%,但不会出现大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释放的流动性使得中国国外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如原油)价格上涨,并传到中国国内,使2010年10月CPI增速超预期。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MP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